05.11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在劉備自立漢中王時,曾大封手下,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冊封了四位大將,分別是: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後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右將軍。

在漢制中,比如人們熟知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按如今的說法,這就是“三大元帥”,除了三大元帥外,就是四方將軍,即:前、後、左、右四將軍。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劉備在自立漢中王前,其官職便是“左將軍”。所以劉備冊封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這四方將軍,堪稱是蜀漢最高級別的統兵大將。故而形象來言,這四位就是蜀漢的“四大天王”。

但恐怕至今,都讓人感到費解甚至惱火的是,趙雲為何沒有入選蜀漢“四大天王”?趙雲可謂劉備的老部下,又有長坂坡救幼主的大功。若說不敵關羽和張飛,還都理解,畢竟在劉備眼裡,關羽和張飛,幾乎沒人能動搖其地位。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但馬超和黃忠,論資歷,論加入蜀漢集團後的功勞,明顯都比不過趙雲,為何這兩人實現了反超?莫非劉備真的輕視趙雲?其實趙雲被排除在“四大天王”之外,有三點原因。

其一:山頭平衡。蜀漢集團內,有三大派系組成,第一個就是元老派系,其實用原始股更能說明問題,因為一提這個原始股,自然就誰都明白了,這些人是劉備的起家人馬,代表人物,是關羽和張飛,還有孫乾、糜竺等及最後才擠入的趙雲。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第二大派系,是荊州派系,代表人物是諸葛亮,手下有馬良、馬謖、廖立及後期的蔣琬、費禕等。第三大派系是益州派系,代表人物是法正和李嚴,還有許靖(半個)、黃權、費詩等,及後期的樵周。

有了這個概念,再來看這“四大天王”,會發現榜上有名的只有關羽和張飛。而馬超和黃忠,明顯則不屬於任何派系。且這倆人跟魏延一樣,都是後期加入。關羽和張飛任何派系的人都清楚,這倆大爺是惹不得。所以佔據第一和第二,無論功勳、資歷和同劉備的關係,誰都服氣。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那麼此刻若加入趙雲,再看這榜單就有問題了,因為這等於是元老派一統江湖的架勢了,皆知,排位其實就是利益分割的一種方式。這下好,利益全被元老派拿走,必然會引起各方不滿。尤其是益州本土派系。

對劉備來言,顯然他是不能犯這個錯誤,冒這個風險的。但這四方大將,若交給益州派,又是不能的。因為劉備屬於外來戶,強奪的益州,再給本土派系一個領兵大將的名額,這等於養虎為患了。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所以劉備便直接捨得荊州派系和益州派系,把左將軍和右將軍,給了不屬於這三大派系的馬超和黃忠,這即能堵住各方的口舌,又鞏固了自己的勢力。但終究益州派系要安撫,所以劉備封了這四大天王后,又果斷提拔起了益州派系的李嚴!

如此一來,蜀漢內部的各山頭都平衡住了,利益分割也很巧妙,軍權也死死抓在自己手上。且劉備在入益州後,重用魏延,也是這種套路,即全力培養自己的勢力,絕不能讓這些最後加入者,被其他派系拉走。所以,封賞四大天王,就只能犧牲掉趙雲了。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其二:趙雲肩負著重任。這個重任想必許多人都知道,就是負責保護劉備一家老小等。能接這個職責的人,除了必要的素質外,最關鍵的就是,忠心!這等於是老大的心腹。

觀察劉備早期的奮鬥史,會很清楚的看到,劉備只要一分兵,必是關羽帶一路,自己帶一路,張飛機動,趙雲保護自己和家眷。這種態勢,至關羽被殺,其實一直都延續著。所以這就造成了趙雲雖有救幼主的大功,卻沒有戰功。而這次是封賞的依據,其實就是依據戰功。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這一點趙雲吃大虧了。馬超拿下了成都,黃忠斬了夏侯淵。這都是實打實的戰功。所以也就只能舍掉趙雲了,但這並不表示,劉備不重視趙雲。天下哪有任何一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一個自己不重視的人的?這不是笑話了。

其三,劉備通過舍掉趙雲,達到招攬人才或激勵內部人員的作用。通過劉備的封賞“四大天王”,讓馬超,尤其是黃忠入選,這本身就帶有轟動效果,出人意料了。連諸葛亮都表示擔憂,怕關羽不答應。

趙雲不敵馬超和黃忠,落選蜀漢“四大天王”,是因劉備輕視嗎?

但劉備卻堅持如此封賞,恰是向外傳達出了一種姿態,即,看見黃忠沒有?別看上了歲數,別看加入我蜀漢集團的時間晚,但只要做出成績,就能得到重賞。這種宣稱或激勵效果,比加入趙雲要強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所以,趙雲落選“蜀漢四大天王”,雖可惜甚至無奈,但對劉備來言,卻是最優的選擇,絕非劉備輕視趙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