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移動電影院的誕生對實體影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

傳統電影院在時空覆蓋及電影排片機制上存在明顯瓶頸,移動電影院的正式發佈則是及時的解藥。但無論如何,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移動影院才剛剛起步,其商業模式的成功與否也有待時間考驗。

作者 | 袁昌佑

採訪 | 尹航、袁昌佑

自點播影院管理規定正式落地之後,中國電影市場再度迎來新的遊戲玩家。

5月9日,移動電影院產品在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定軍山分會場正式發佈。有別於傳統電影院,移動電影院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作為放映設備,向觀眾放映取得龍標且正處於公映期內的電影。

與被納入規範管理的點播影院一樣,移動電影院同樣是以新的放映手段及電影消費場景增加電影產業收入的新渠道之一。不同的是,移動電影院將電影消費場景從線下擴寬至線上,開啟了線上同步觀看院線電影的先河。

在北京雲途時代影業科技有限公司CEO高群耀看來,用戶對於線上同步觀影的需求是空前的。高群耀的雲途時代影業推出了本次移動電影院產品,在深圳文博會會場上,他指出當今傳統電影院在時空覆蓋及電影排片機制上存在的瓶頸,而移動電影院的正式發佈則是及時的解藥。

傳統實體電影院的瓶頸顯而易見。除去時空覆蓋的觀影盲區之外,傳統實體電影院的競爭排片機制導致每年約一半的新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從今天用戶的消費習慣而言,他們已經沒有辦法來承受如此對待消費者的商業模式。”高群耀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說。

隨著移動電影院的出現,現有的電影產業結構預計將會重新洗牌。不同於許多人關於移動影院將會極大衝擊傳統影院行業的看法,高群耀認為二者更是互補而非互斥的關係:“我們相信,移動電影院的誕生對實體影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

“移動電影院的誕生對實體影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

北京雲途時代影業科技有限公司CEO高群耀

作為本次中國電影市場自上而下試水移動影院領域的唯一試點,雲途時代影業暫時在業界沒有競爭對手。高群耀坦言,將電影放映的整套技術嵌入移動手機端,並不斷完善版權保護技術將會是今後雲途面臨的考驗之一。此外,用戶對移動影院的瞭解與使用是逐步深入的過程,移動影院商業模式的成功與否也有待時間考驗。

無論如何,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移動影院才剛剛起步,而云途時代影業仍舊握有為期五年的試點實驗期。高群耀希望移動影院的誕生能為中國電影界各方帶來多贏的結果,同時,他也表示,雲途未來五年的目標在於獲取10億個消費者,“壓力蠻大的,一定要把電影產品、技術、服務體驗等都做到優秀。”

以下是高群耀與《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及其餘媒體的對話摘取:

記者:移動影院是嶄新的行業,之前有沒有人在做這個事情我們也不知道。您當時是怎麼樣考慮做移動影院的?

高群耀:電影行當有近百年的歷史。電影的行當原來的特徵是以製造者為中心的,消費者被稱之為電影觀影人,他們沒有反饋,電影院放什麼,消費者就看什麼,這是傳統的做法。

目前,電影行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變化首先發生在創意領域。今天製作電影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很多電影,包括優秀的故事電影、分眾電影開始在民間出現。另外,消費者對內容的需求大大增加,今天對於視頻的需求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原來的商業模式就面臨極大的挑戰,原來的發行環節成了兩邊重大需求溝通的瓶頸。

實體電影院在地理位置上的覆蓋永遠是有限的:中國不停地修電影院,但電影院目前為止在中國的覆蓋面依然極其有限。中國有350個縣沒有一家電影院,有912個縣僅有1家電影院。儘管是有電影院的地方,方圓10公里的覆蓋面積也是很有限的。

除此之外,傳統電影院的商業模式被當下青年徹底打破。當我和年輕人溝通時,他們的反饋是:有三個因素讓他們沒辦法常將電影當成消費品,即傳統電影院定時、定點、定片的模式。從今天用戶的消費習慣而言,他們已經沒有辦法來承受如此對待消費者的商業模式。

中國去年有2.5億左右的人看過電影,換而言之,85%的國民還沒有機會享受過電影院線所提供的電影服務,所以用戶端的需求是空前的。

記者:移動影院出現後,首先是要解決那些可能在傳統院線中不太能排得上的影片,或者相對來說小眾一點的影片的放映時間。

高群耀:沒錯。移動電影院的出現,實際上是把屏幕變成銀幕,把手機變成放映機,把1萬多個電影院變成近10億的熒光屏。這個瓶頸打開意味著什麼?一是在原來電影產業的基礎上提供一個巨大的增量,此增量來源於盲區,即從來沒有機會看到電影的人。第二,以去年為例,能夠在有關部門同意備案的電影項目近4000多部,在這裡面有970部拍成電影並拿到了龍標。但能夠在院線排片放映,票房在1億以上的電影數量不到100部。這意味著,一多半的電影永遠無緣與觀眾見面。我們將無法在院線上映的電影跟廣大用戶連接起來,這個瓶頸的打開會大幅度刺激萬眾創新和電影藝術的崛起。

此外,傳統的電影商業模式存在三個問題,我稱之為三個單一化現象。

首先,電影片的類型單一化。中國將電影分為14種類型,但由於電影銀幕的侷限性,影院大多隻排商業大片,分眾電影幾乎沒有機會。所以,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只侷限於某幾類類型片,娛樂片、劇情片幾乎霸佔了所有的銀幕,從而使得電影藝術類型單一化。

第二,成功藝人單一化。新人的電影作品無法與觀眾見面,導致了中國電影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成功藝人會被追捧,某一個演員的成本巨高無比,帶來了某種程度上的單一化。

第三,進口國別單一化。從票房上來看,中國電影票房的一半天下幾乎全被好萊塢所佔據,美國進口片比重極大。

這對電影藝術創意和商業服務而言是非常大的侷限。電影主管部門本身在大力提倡多元化。而移動電影院則是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改變的一個重要渠道。

記者:歐美的電影產業相對成熟,但移動影院卻沒有首先誕生在歐美,為什麼?

高群耀:因為中國移動智能手機應用遠遠走在世界前列。技術發展快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廣闊。如果一個國家有85%的國民都沒看過電影,那麼觀影的需求明顯要大得多。就像中國移動智能手機應用比美國快得多,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原有的基礎設施太好了。我在美國時,他們家家有電話,車上有電話,商店有電話,對手機方面的需求就小很多。

2014年,微影時代最開始做微信電影票,以移動設備來賣電影票。這聽起來是小事,可對電影院的用戶體驗而言卻是大事。當時微影時代的創業者在我的辦公室裡面,我出了這個主意,最後網絡票務對整個電影產業的改變是巨大的,全世界都還在跟我們學。在移動應用方面,中國是遠遠走在世界前列的,這和我們的發展階段有關,也和我們的市場情況有關。

記者:過去幾年,網絡票務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是很市場化的,但移動影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謹慎,需要按試點的方式去探索。為什麼在移動影院方面,國家最開始選擇了試點探索的方式?

高群耀:在中國整個宣傳體系當中,電影院線本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電影票是產業中游的一塊業務,不在國家內容監管體系之中,而電影院線本身是國家管理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對電影行業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遠遠大於票務服務這一塊。

記者:您當時加入雲途時,電影主管部門是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要做移動影院這件事情,還是您加入雲途之後,才推動移動影院項目的立項的?

高群耀:我想,電影主管部門和創業公司一起早已要決定要做移動影院,這個項目已經進展快一年了。對電影主管部門來說,線下點播院線和移動電影院線是一個系列的事,這事不是昨天發生的,而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發生的。

記者:同電影行業其他從業者一樣,移動影院的主管部門是電影局?

高群耀:是的。我們所做的工作並非獨立的,一定程度上是政府項目的執行者,是國家行為的標誌。我們非常高興也感謝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把我們當成唯一的戰略合作伙伴,作為移動影院項目執行者及商業模式的探索者。我們相當於一個試點,時長為5年,要在移動影院上找到突破口,來大幅度提升中國電影產業再上一個大的臺階。

移動影院的商業模式同傳統影院是一模一樣的,計費系統、分成比例都參照了傳統影院的商業模式。除了在後臺的技術上同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打通配合之外,我們幾乎把公司所有的資源都扎到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上。

記者: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電影局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高群耀:在中國電影的主管部門裡,電影局負責審核內容,而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則負責技術標準、放映模式等標準的設定。與移動影院一樣,線下電影點播院線也在試點。而我們所做的是移動電影院的試點,花五年的時間,逐漸將商業模式探索成形,從而使它變成一個常規動作。

“移動電影院的誕生對實體影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

移動電影院引導頁面

記者:在5月9號之後,一個消費者能感受到的變化是什麼?

高群耀:移動電影院線到此誕生了。消費者只需花10秒鐘下載我們的“移動電影院”App,就能將手機變成放映機,手機的屏幕變成銀幕。這個App目前主要是在手機端上,ipad終端會逐步推出,它的誕生在整個中國電影行業中應該算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但影片能否在移動電影院上映需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條件。首先,影片需要取得國家電影局頒發的影片公映許可證,即龍標。其次,基於該部電影的發行檔期。最後,取決於製片商與院線之間的商業合作。在5月9號,會有不少於3部正在院線放映的片子同步在移動電影院上映。

記者:未來影片內容的擴充相當於是市場行為,雲途要與不同的版權方談這個事情。

高群耀:當然,但前提是獲得龍標與公映檔期的電影。當公映電影撤檔之後,可以在新媒體上繼續播放。但我們不是新媒體,我們不做版權交易。至於影片在移動電影院播放,這是移動電影院與片商的交流。但我們與傳統電影院巨大的不同是,我們再也沒有銀幕個數的限制。

記者:與傳統院線同步上映期內的片子相比,在移動電影院上映的影片如何定價?

高群耀:定價是件大事,既要考慮用戶的需求,又要考慮產業本身的特點。移動電影院目前單片單價的定價標準是25元人民幣,具體情況視地域、時段、片子而定。傳統院線的電影均價是35元,移動電影院的電影均價比其低10塊。

記者:移動電影院會面臨著單屏(票)多看的情況,這樣是否會導致流失了很大一塊票房?

高群耀:首先,移動電影院擴大了觀影人次,這個體量是相當可觀的。你說的場景偶爾也會有,但是絕大多數時候並不是一個普遍現象,因為移動設備基本上是比較私密的。其次,我們現有技術保證了移動電影院手機端的屏幕是不能連接到電視、投影及電腦上的,這也避免了你所說的上述情況。

記者:我們能看到,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移動電影院是一個增量市場。但是某種程度上,移動院線直接搶奪了傳統院線的客戶。對此您怎麼看?

高群耀:移動院線的爆點一定是盲區。對於那些實體電影院線沒有覆蓋到的人群,及缺乏時間觀影的人群,其中明顯蘊含著巨大的商機。與其說移動電影院與實體電影院之間是零和博弈的關係,倒不如說是互補關係。電影院作為一個藝術形態不會消失。人為什麼去電影院觀影?第一,視聽效果好;第二,新片上映;第三,存在互動觀影的需求。那麼,想隨時隨地觀看新片的觀眾自然就會選擇移動電影院,但如果是追求視聽效果,以及出於互動觀影需求的觀眾,他還是會去實體電影院觀影。因此,我認為二者的互補性要大於互斥性。

記者:傳統電影院有很多增值服務,移動電影院需要怎麼補充這塊收入?

高群耀:移動電影院本身要提供線下無法實現的用戶體驗,如解說版電影。解說版電影本身的想象力還是相當可觀的。解說版電影的增值作用太重要。電影是門藝術,欣賞電影藝術取決於人的見識多少,而見識一定與學習有關係,所以解說版電影會大幅提升觀眾的欣賞水準。隨著移動電影院的出現,解說版電影這一增值服務的增加,會大幅提升傳統電影商業模式中不存在的部分。

記者:雲途會涉及電影發行業務嗎?

高群耀:移動電影院是我們唯一的業務,我們集中精力做電影院。

記者:如果未來移動電影院的商業模式被證實是可行的,市場是否可能會放開?

高群耀:這個由有關部門去界定,不由我們界定。

記者:在試點的五年間,你們的首要目標是什麼?

高群耀:讓這個商業模式趟出一條路,探索電影行業再上一個臺階的方式。這實際上是趨勢的必然。5月9號是我們的誕生之日,我們考慮過百日,考慮過週歲的目標,而我們五年的目標是想達到10億塊銀幕,也即10億個消費者。目前來說,我們的工作幾乎集中於產品打磨,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用戶體驗等,花了幾乎所有的精力。說老實話,目前根本沒有顧及營銷的事情。

記者:雲途目前是否有同手機硬件廠商合作來做軟件強制性安裝的計劃?

高群耀:這不是我們第一要務,我們的第一要務是將產品做好。但對消費者而言,高質量視頻的觀看體驗是不言而喻的,而對移動電影院App而言,具備2k觀影功能的高檔智能手機勢必是最好的。目前,95%以上的智能手機設備都是可以用我們App播放電影的。

記者:在整個鏈條中,移動電影院行業目前是否遇到阻力?

高群耀:作為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移動電影院要走到世界前列,一定會遇到各種技術問題,我們也一直在準備不停地進行技術迭代。比如知識產權保護就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因為沒有一個鎖是永遠打不開的。除去技術因素,大家對移動電影院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的缺乏瞭解與認可是眼前一個很大的阻力。

記者:目前片方、發行方對移動電影院的態度是什麼?

高群耀:對製片商與發行方而言,他們自然興奮不已。因為原來用戶接口的通道嚴重狹窄,所以這幾乎是行業的一個重大喜訊。從片方來說,移動電影院意味著發行渠道增多,這對片商所帶來的效果不言而喻。對發行方也一樣,蛋糕做大了,大家賺的錢才會越多。

移動影院本身是件大事,牽扯的量是相當可觀的。從主管部門到電影創作團體,再到消費者,所有參與者始終會是多贏的狀態。所以我們壓力蠻大的,一定要把電影產品、技術、服務體驗等都做到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