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阻擊疫情(上)丨四川生態環境系統全力出動共克時艱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高度重視,在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的統一部署下積極行動,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重點圍繞涉疫醫療廢物處置、社會零散防護廢物處置和涉疫醫院及醫療廢物處置企業周邊環境應急監測等方面採取務實措施,協同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效。


成都市

1月26日上午,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張軍主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第二次專題會議,重點對療廢物安全處置和環境實時監測監控、系統內部疫情排查防控、值班值守及信息報送等作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不斷完善環境保障聯動機制;

26日中午,張軍在市智慧治理中心同市經信局、市衛健委、市城管委溝通協調醫療廢物和廢棄口罩的處置工作,廢棄口罩的收集處置由城管委負責;醫療廢物的轉運處置由專業醫廢處置企業負責,市衛健委加強運輸過程和處置過程的監管,生態環境部門對涉及醫院暫存點進行環境監管並對醫廢處置中心駐點監管。

26日下午,張軍率隊赴龍泉驛區督導檢查瀚洋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現場查看了醫廢焚燒設備的運行情況,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要求企業做好員工個人防護工作的同時做好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置,防止疫情擴散。同日上午,副局長易波陪同敬靜副市長調研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二期裝修改造工程現場情況,下午,易波參加劉玉泉副市長和敬靜副市長召開的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二期裝修改造工程專題會議,針對工程環保手續辦理情況做了詳細彙報。

1月20日-25日,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共處置醫療廢物316.49噸,接收並處置新型肺炎感染醫廢144.7公斤。


攀枝花

目前,攀枝花市生態環境系統已取消年假,人員歸位,全力落實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成立了肺炎疫情領導小組,制定了應急預案,防控工作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職責、細化措施、落實到人。25日晚召開專題會議對省廳當天的會議精神進行了傳達和部署。

1、規範醫療廢物處置。嚴格落實“三個專人負責”。對攀枝花市的醫療廢物處置企業中節能公司開展監督檢查、實施駐點監管,重點檢查收集轉運情況及無害化處理是否到位。1月20日至27日,該公司共收集處置醫療廢物23.05344噸,確保了應收盡收。

2、狠抓社會零散醫療廢物處置。主動協調市城管部門加快零散醫療廢物收集設施的布點、設置。協調中節能公司安排2輛專用運輸車用於轉運。

3、

開展環境監測。密切關注醫院周邊空氣質量變化,目前未發現異常。同時,做好醫院排放廢水的監管並落實應急監測的各項準備工作。

截至目前,已組織城管、衛健等部門召開2次協調會議。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及時共享相關信息;對攀枝花市10家醫院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開展聯合執法檢查20次,從檢查情況看,被檢查單位均制定並落實了管理制度;做好一線工作人員防護、防止發生二次感染,做好應急物資的調配和儲備。


瀘州市

瀘州市生態環境局組建完善應對肺炎疫情領導小組和7個督導組,印發《關於做好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的通知》和《應急預案》,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先後召開5次會議,及時傳達上級黨委政府和省廳有關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守政治紀律。今天上午,郭慶副市長帶隊赴醫廢處置單位綠行公司開展現場督導,督促企業及時、規範、安全處置。

同時,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衛健委組織2家醫廢處置單位召開專題工作會,印發《關於做好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通知》,要求企業全力服從,加強在線監控設施運維管理,嚴格落實過程管控責任,1月23日以來,共處置疫情醫廢32.7公斤;制定《肺炎疫情應急環境監測方案(試行)》,加強對水、大氣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維護,密切關注區域環境空氣、水環境質量狀況;邀請衛健系統專家對2家醫廢處置單位和全系統幹部職工開展肺炎疫情衛生防護培訓,同時,要求相關科室和直屬單位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日報告制度,切實履職盡責。

另外,協助起草《關於肺炎疫情期間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置工作的緊急通知》,協調綠行公司予以處置,目前共設置廢棄口罩收集點521個,配套運輸車輛35臺。


綿陽市

1月22日,綿陽市生態環境局即刻成立環境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具體分管領導、責任科室,先後召開領導小組會議3次並在26日召開全市系統視頻會,印發總體應急預案、環境監測方案、加強醫廢環境管理工作通知等文件5個,對環境應急工作進行系統安排部署。

一是單獨收集。強化與衛健部門銜接,對醫療機構產生的醫廢開展分類收集、單獨存儲,在前期使用黃色標誌的基礎上,更換為紅色區分疫情醫廢。

二是規範處置。對醫廢處置單位應急預案開展備案審查,26日會同住建部門組織4家醫廢處置單位再次召開專題會,進一步確保醫廢運輸、處置的科學化、規範化。同時,落實具有資質的市環衛處作為後備力量隨時參與處置。

三是強化監管。23日起,市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分別帶隊對醫廢處置單位開展指導檢查3次,並落實專人蹲點檢查,累計出動32人次,每天開展現場監管。截至1月26日,全市共收集處置醫廢53.19噸,其中疫情醫廢361.75千克,做到日產日收、日產日銷。

針對零散醫廢,會同住建(城管)部門共同開展社會零散醫用防護廢棄物處置,新增紅色專用垃圾桶2162個,實行單獨收集、運輸、處置。自26日起,每天出動人員巡查垃圾集中點,累計檢查點位17個,並及時反饋整改。

另外,安排專人對大氣、水、汙水處理廠、醫療機構等相關自動在線監測數據進行校核,對3家重點汙水處理廠、醫院汙水處理站開展執法檢查1次,並落實異常數據監督性監測人員在崗待命。目前,全市環境質量穩定。


眉山市

眉山市對涉疫醫療廢物在定點醫院實行“四個單獨”,即單獨收集、單獨包裝、單獨暫存、單獨建賬;對涉疫醫療廢物轉運實行“三個落實”,即落實專用車輛、落實專人蹲守、落實專員押運員;並堅持做到日收日清,每天安排市局領導帶隊現場督導。自1月20日以來,累積收運、處置全市醫療廢物共計27.6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0.0221噸。

1月26日,市衛健委、市住建局聯合下發通知。對疫情期間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置等工作進行明確安排,並確保1月27日前完成全市近30000個容器設置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官微同步實時跟進宣傳報道。

另外,建立市縣(區)聯動應急監測指揮聯絡體系,1月26日起,對全市兩家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和接收新型肺炎病人醫院周邊開展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每天上報城市汙水處理廠、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在線監測數據,水、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數據。


南充市

南充市已明確閬中市時代安全處置公司為當前處置疫情醫療廢物的定點企業,南充潔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作為預備處置企業待命。對疫情醫療廢物處置實行臺賬管理,已產生的190.24公斤疫情醫療廢物均得到安全有效處置。

社會零散醫用防護廢棄物則從“設置專用容器、引導規範投放、及時清運消殺、強化規範處置、做好作業防護”五個方面做好處置。目前,南充市收集的社會零散醫用防護廢棄物統一由閬中市時代安全處置公司處置,處理能力不足後,由衛生健康系統指導消毒後由中航工業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置。

在醫院及處置企業周邊環境監測方面,市局組成3個工作組,重點對閬中時代安全處置有限公司焚燒爐排放的廢氣和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老區)、南充市中心醫院嘉陵分院周邊空氣環境和外排廢水進行監測和數據報送。6縣(市)自行組織對定點醫院廢水和廢氣進行監測,我局組成3個指導組開展業務指導;對監測力量薄弱的西充、營山2縣由市本級監測力量支撐。根據監測顯示,目前南充定點醫院及處置企業周邊環境無異常。


雅安市

雅安市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環境應急預案。領導小組下設“醫廢和零散特殊有害垃圾專項監管工作組”“應急工作監測組”和“突發事件現場處置組”,組長分別由三位分管領導擔任。召開領導小組會議3次,專項工作會議4次。各縣(區)局共計召開專題會16次,下發通知10個。落實專人蹲守醫廢中心、垃圾焚燒廠。按照市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安排,從1月26日起,所有幹部職工取消休假,到崗到位。

目前,專項監管工作組召集相關企業2次安排部署工作。由蹲守人員對醫療廢物和零散特殊有害垃圾的處置進行監督,完善相關臺賬。25日以來,會同衛生部門檢查醫院69家,醫廢暫存儲運點44個,醫廢處理企業1家,運輸醫廢10車次,收集醫廢5.42043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252.03kg。出動總人數181人次,47車次。

同時,積極配合住建、綜合執法、環衛以及雨城區政府加強對廢棄口罩、其他醫用防護垃圾處置監管。全市目前已設置丟棄口罩收集點位213個。

另外,明確市監測中心站、支隊、縣(區)局具體任務,組織開展應急監測。目前,全市醫院及處置企業周邊環境監測數據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