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高曉鬆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有個女人在後臺問我:發現男人在外面有情況之後,你會怎麼做?會不會跑去撕爛那個女人的臉?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從情緒宣洩的角度看,如果你愛這個男人愛這個家庭,那麼你心裡一定會湧起憤怒、絕望、痛苦等等之類的情緒,下意識地會想要狠狠地懲罰對方一把。

如果說你根本就無所謂毫無情緒波瀾,大概率上,你要麼壓根就不愛這個男人,要麼是自己也另有情感的第三方出口,要麼是沒有經歷真實婚姻生活裡生兒育女賺錢養家的殘酷洗禮。

但是憤怒歸憤怒,我還是不會跑去撕什麼小三。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為什麼不撕,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高的修為,也不是自己唱什麼高調,而是撕比不撕更讓人難以跨越這種感情上的傷害。

在感情上,我的態度就是願賭服輸。

我不太喜歡走極端地看待問題,一段婚姻出問題,跟男人有關,跟婚外的女人有關(被男人欺騙做小三的除外),但跟自己也必然有一定的關係。

任何關係的改變或破裂都不會是一個人的原因,絕對化地把問題完全甩給某一方,這不客觀也容易讓自己成為戾氣十足的怨婦。即便覺得自己在相處過程中沒啥問題,但這個人是自己選擇的吧?那是不是自己識人的眼光存在侷限性?

這麼去看待問題,才有可能在下一段感情中更多地規避掉同類失誤。

高曉松曾經有過一段關於”撕小三“的言論,比較契合我的態度。雖然這個男人幾段婚姻都以離婚告終,但對於這件事情的分析和立場,我不排斥。

他的核心論點我整理了下: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說得很實在,你在看到那樣一個難堪的場面之時,其實更大程度上會恨自己:為什麼我竟然會看上這種男人?

那種噁心感會讓你在很長的時間裡緩不勁來,並且會讓你從此對感情由相信轉變為懷疑一切的糟糕狀態。

而那個女人,因為被羞辱後一方面必定會給予原配反擊,一方面也會讓男人對她心生憐惜,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變相成全了他們。

所以,罵男人撕小三,除了讓自己得到更多更大的羞辱反彈之外,真的得不到太多有益的東西。

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哪怕你多琢磨琢磨怎麼讓自己跟孩子的利益儘量少受損,也好過去上演什麼可能會讓你觸犯法律的全武行。

傷心失望之下,當事人最應該思考的問題其實是這一點:

這段婚姻,你到底是要繼續還是乾脆不想要了?

還要繼續,那就說繼續的事,一開撕等於是魚死網破把不堪全搬在了檯面上,大家都沒了退路,那麼,這段婚姻在你去撕的路上已經是判定了終結。

乾脆不要,那就說不要的思路,不想要婚姻了那屬於你的權益要不要?要的話,那麼這件事情的關鍵點不在於撕逼,而在於收益,既然說到了收益,那麼就在商言商,你著手開始合法化地爭取利益的最大化就好。

撕一場,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即時宣洩,但無助於你權益的分配,你的男人很有可能因為你這樣的魚死網破,而對你失去最後一點愧疚感,在財產分割及孩子的撫養權上跟你爭個你死我活。

當然,婚姻裡遇到小三撕不撕全看各人修行,畢竟沒有人是聖人,你得允許一個被背叛的人對另一個人保留恨的權利,可如果因為撕一場撕進了局子裡,喪失瞭解決問題的主動權,就真的得不償失。


但如果是別人的婚姻(親朋好友)遇到這樣的事兒,我的建議是堅決不要瞎摻和。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讀者章先生跟我講了段積壓在內心許久的撕三往事。那件事情讓他多年過去都無法原諒自己。以下是他對那段往事的自述:

“8年前的一個晚上,姐姐帶著孩子回到孃家告訴了全家人一個爆炸性的信息:我姐夫出軌了一個女同事。

姐姐痛苦萬狀地說“我應該怎麼辦?”

父母聽了氣憤過後就是唉聲嘆氣,一家人的情緒都低迷了下來,許久,父母反而勸姐姐“先忍一忍,回去跟他好好溝通溝通,看看到底是兩個人之間的相處出了哪些問題?”

我當時還是未成家的小年青,憤怒異常,完全無法贊同父母的隱忍勸告,加上從小跟姐姐感情深厚,很自然地升起了想要為姐姐做主,替她出頭的念頭,於是義憤填膺地跟姐姐說:

“姐你別怕,他就是欺負你人老實善良,是欺負咱家沒人了嗎?家裡這不是還有我嗎!那個女人是誰?我去撕爛她的嘴!”

姐姐一臉惶恐地說:“你別把事情搞砸了。”

我讓姐姐放心,說一定會想方法把姐夫跟那個女人好好教訓一頓,讓他迴歸家庭。

後來的事情就不受控制了。


通過跟蹤姐夫的日常行蹤後,我很快掌握了姐夫跟小三相對固定的約會節奏,並且在某一天準確地掌握了姐夫跟那個女人開房的時間和地點,熱血上湧之下我叫上了兩個小兄弟,第一時間通知姐姐趕來現場捉姦。

姐姐開始不想來,並勸說我不要這麼做,我斥責她軟弱無能,怪不得人善被人欺,在我的言語激化下姐姐還是趕來了。

只是我沒有想到結果很難堪,姐姐親眼看到了姐夫跟小三衣衫不整躺在床上的畫面。雖然我把姐夫和那個女人打了,也拍了照片,但也被拘進了派出所。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這件事情很快在熟人周圍傳得沸沸揚揚,最後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姐姐的婚姻並沒有保住,姐夫因為徹底失掉了面子和退路,和姐姐離了婚。

姐姐帶著孩子回了孃家生活,這時,我父母怪我多事成天在家罵我,姐姐對我也沒什麼好氣,後來她為了生活,把孩子交給父母照看後不得不兼了幾份工,過得異常辛苦,孩子因為父母離婚也影響到了精神狀態,情緒開始變得暴躁也無心學習。

後來姐姐開始相親,嫁了另外一個離異帶孩子的男人,對方的收入也不高,姐姐的日子並沒有比以前過得更好,反而因為對方的孩子一直不接納她這個後媽,過得極度不順心。

她對父母和我的態度也日漸冷淡,以前三天兩頭回孃家,跟我也很親密,後來一年到頭也不怎麼回來,我結婚的時候,她甚至都沒有出席我的婚宴。

父母責怪她為什麼不來參加弟弟的婚禮,姐姐在電話裡對父母怨怪道:

”要不是因為他衝動搞事,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讓我的婚姻徹底沒了退路,我至於過成現在這個樣子嗎?他現在倒是甜甜蜜蜜地有了自己的幸福,可我的幸福呢,不全都被他給搞砸了嗎?“

一席話把父母嗆得再也說不出話來。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清醒過來,並對自己曾經的衝動行為後悔不已。我當時年輕,根本就沒有想過姐姐的實際情況,她只有初中學歷,找不到什麼好工作,姐夫這個人很有上進心,以前對她對孩子還是不錯,要不是因為出軌,右鄰右舍都說姐姐嫁對了人。

我光想著幫她出氣,卻忘記了這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從來沒有想過她今後的生活怎麼辦?如果我當年沒有去捉姦,起碼她還能擁有相對下穩的生活。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我無數次在問自己?你為什麼就去捉姦了呢?誰給你的權利?又是誰給你的勇氣?這一切的後果你承擔得起嗎?

揹負著破壞親姐姐婚姻的罪名,我整個人都抑鬱了。

我的腦袋裡始終有兩種聲音,一個跑出來啪地給我一個耳光,指責我越界了。一個跑出來正義地罵兩句,安慰我好歹替姐姐出氣了。


可我沒敢在姐姐面前為自己辯解半句。

姐姐因為生活得並不順遂,性格也變得更加內向,我多次上門去找姐姐給她送點吃的穿的過去,但她一概不接受,並冷漠地對我說:”我又不是乞丐!“

這8年來,我過得有多好,對姐姐的愧疚心就有多強烈。雖說姐姐家庭的破裂不全是因為我,但是我精心安排的那場捉姦,把姐姐和姐夫之間最後的退路給拆了,直接把他們倆推到了前面,攤牌、解決問題。換句話說,我做了加速他們離婚的一件事。

現在我只想盡力多賺點錢,在姐姐有需要的時候儘量幫她一把,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減輕一點我內心的罪惡感。"


聽完章先生的故事,我對這世間的婚姻有了更多的理解,每對夫妻的婚姻都有你看不見的脆弱與傷痕,但身處其中的人,又都是婚姻的共同作用體,一段婚姻的最終走向如何,當事人才最有發言權。

所以我不再勸別人離婚,能離婚的人一般也不會輕易以別人的意見做參照,她們自有自己的主張。

遇上這樣的事情,你能勇敢離婚,跟這段糟心的感情說再見,很好;

你不能離婚,仍然選擇嚥下內心的苦楚苟且偷生,也是自己的選擇,外人不必投以嘲諷奚落。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曾經我也是那種“不離還留著過年嗎?”的論調者,但在看盡人間煙火後也開始漸漸明白,曾經的自己是多麼淺薄和自以為是。

真實的生活包涵了太多無法用簡單的“愛與不愛”就能解釋的東西,哪裡是“感情有無“這四個字所能概括的?

尊重別人的選擇就是對這個世間最大的善意,參差多態才是萬事萬物的本源,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強大到經濟精神雙獨立。

對於有些人來說,離婚並不是她最好的出路,這種委屈求全的生活或許就是她最好的選項,你替人家衝上前去開撕,撕完之後呢?

沒有什麼“值不值得”或說惋惜,她內心的權衡取捨你不會懂。

撕了又如何,你終究不能包圓了對方接下來的人生啊。

——END——

如果你正經歷著情感困惑,歡迎留信諮詢,感謝您的關注!

高曉松談原配撕小三:那個難堪的畫面會越放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