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們單位有三個領導,一個正職兩個副職,最近三個領導關係水深火熱,我該怎麼避開?

想變瘦的醜醜


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三個領導都在“打仗”,這麼濃重的火藥味想必所有員工都應該知道了,題主覺得自己能避開嗎?還不如化被動為主動,表面上的危機,往往蘊含著機會,如果你總想著不參與,不站隊,主動規避,很大概率上是當炮灰的結局。

我在事業單位工作時就遇到過這種事,當時空降來一個領導,家裡背景雄厚,雖然身擔副職,但是有些瞧不起,人家身擔正職的一把手。

一個是大權在握,一個是背景夠硬,表面上還說得過去,但實際上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彼此都在暗地裡較勁,我們這些做下屬的可就苦了,畢竟兩方都得罪不起,有一個照顧不好結果就可能捲鋪蓋走人。

恰巧因為我PPT做得還不錯,還挺受重用的,基本上領導的課件都是出自我手。有一次在工作時,副職找我談話,反正話裡話外那意思就是以後給正職做課件動點手腳,讓他出出醜,以後少不了好處。

這下子真是左右為難,一方面正職領導待我不薄,這麼做明顯陷自己於不義,另一方面如果我直接拒絕,以後副職領導免不了會給我穿小鞋。

不過事業單位就有一點好,凡事打官腔,絕對錯不了。我當時就跟他扯了一大堆上綱上線的話,大概意思就是我這麼做不光是為了領導,也是為了單位,為了人民心中的形象,領導是單位的門面,所以領導要是丟人了,那單位也會有所影響,對您也沒有好處。

估計副職領導也是被我這一套一套的官腔搞得煩了吧,揮揮手直接讓我走了。這次事件之後副職領導也沒有難為我,估計是認為我是個“養不熟”的人吧。

朋也觀點:

領導之間的關係緊張,水火不容,作為下屬一定不要保持中立,以“隔岸觀火”的態度來應對,更不要主動規避,讓領導感覺你另有所圖,這樣的話很大幾率會遭受到來自兩方的雙重打擊,想繼續在公司待下去很難。

主動起來,趁機挑選是個追隨的領導。

這一點十分重要,以“過來人”的角度來看,首先要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觀點,在不觸及自己原則底線的情況下,物色哪位領導能夠笑到最後,接下來就是主動站隊。

我之所以沒有接受副職領導的“招募”,主要還是覺得這人品質不行,總想著玩兒陰的,保不準哪天陰我一下子,沒有安全感。

因此建議題主不要想著怎麼避開,而是要尋找機會。第一,既然身在公司,領導們打得熱火朝天,底下人也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第二,身為員工,不要搞中立那一套,除非你有足夠的能力站穩腳跟。

凡事上綱上線,以格局說話。

別管是領導還是同事,只要鬥爭起來,根本上就是為了個人利益。題主如果當真不願意參與其中的話,那就需要把自己的格局立起來,站在公司的角度想問題,做工作。

但是這麼做有兩個前提,首先是你的格局要真的夠高,不能摻雜個人,其次是本事夠硬,誰都動不了你。既然表明自己是為了公司而工作,那麼就得拿出點“奉獻精神”,以示誠意。

寫在最後。

這年頭沒那麼多人會講奉獻,畢竟誰都需要養家餬口,“雷鋒精神”適合作為信條,但不適合在職場中應用。

“神仙打架”,“凡人”是避不開的,除非真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覺悟。領導們都在四處招兵買馬,擴充實力,題主身在其中,又怎麼會安然無恙。


朋也


我們單位也是三個領導,一個正職兩個副職,這好像是一種規律吧!

以前的正領導被調走了,原以為會從兩個副局長中選擇一個,誰知從上面空降了一個,真的是大出所料。

新調來的正領導,或者說正局長,因為調來的時間不長,對我們單位的情況也不是很熟悉,單位裡之前也不規範,他發現了很多的問題,當然與副領導的關係相處的也比較微妙,可以說兩個副局長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話說的,其實各自心裡都有各自的小算盤,而有時候副局長對正局長也有不滿,比如說你想讓我怎麼做就必須給我提供什麼樣的條件。

尤其是分管我的領導也是一名副局長,他其實也在不斷的籠絡人心,因為現在的正局長,也快到了退休的年齡,副局長自然有接替之意,但卻是兩個副局長,接下來也不用我多說什麼了,反正這種情況可以說禿子頭上的騷明擺著。

而我卻是一名踏實肯幹的普通職員,而且態度很好服從組織的安排,我也知道他們想踩在我的身上往上竄,你幫了這位領導自然也就得罪了另一個領導,現在的得意也許就是未來的失意,現在的受寵若驚也許就是以後的兔死狗烹,在他們眼裡我也許就是他們的一顆棋子,深入職場的我豈能不知道這一點。

那麼如何才能避開,可以說想要避開是不可能的,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在這裡上班是為什麼,不是為了他們升官發財,而僅僅就是想得到一份兒自己該有的薪水,或者說我們來到這裡是來辦事兒的,是來掙錢的,是來打工的,而不是來搞好人際關係的,因此置身事外是最佳的選擇。

看到領導們之間的關係水深火熱,最好不要摻進去,有一句話叫禍從口出,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做自己該做的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鄉村小二哥


職場如現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自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領導不和,肯定會波及員工,這就要考驗員工立場與態度,那麼如何在三個領導之中斡旋,不被波及呢?小編髮表一下拙見:

一 不隨“大”流,堅持底線

一正兩副,肯定正職職務大,有些人就認為選在站在“大”人物一邊,肯定會獲得好處甚至得到重用,殊不知,“大”人物不一定就對。當領導不和時,我們要擦亮眼睛,分析問題出在哪?如果他們的不和沒有波及自己,那就值得慶幸,如果哪一方領導有意拉攏自己,小編覺得要果斷拒絕,不要被他們明爭暗鬥以及給的好處所矇蔽。因為他們一方隨時都有可能被更高層辭退。

二 不和稀泥,不做和事佬,不做牆頭草

兩邊倒的牆頭草,遲早會被推上斷頭臺的,不能因為一方有優勢就選擇現在那一方,職場瞬息萬變,指不定哪天“風水輪流轉”。

不和稀泥,不做和事佬。領導遠比你精明,你的態度他們都看在眼裡,只不過他們鬥得不可開交,一旦分出勝負,秋後算賬,和稀泥當和事佬的你就危險了。

三 敢於直言,陳述利害關係

領導是決策者,員工是執行者。既然領導不和,肯定出在決策上,這個領導要你那樣做,那個領導要你這樣做。你如果執行其中一方,那麼必定得罪另一方。但無論執行哪一方,一旦結果出問題,歸咎於員工。這時我們要不帶偏見、敢於直言,陳述決策的利害關係,執行正確的決策。

“千里為官只為財”,領導不和最終的不和在於利益,小編認為調和雙方利益,就在於執行正確的決策。


阿真愛上了阿強


我是職場贏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能做到領導,都是有兩把刷子的人,這樣的人在一起,鬧出點矛盾,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這裡有個領導,現在已經退休了,在好幾個單位當過一把手。凡是他主政過的單位,都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領導班子之間水火不容,鬧得是雞飛狗跳,連正常的班子會都開不起來,下面做事之人苦不堪言。

究其原因,是這個領導太強勢霸道,不按規矩出牌,經常越過分管領導向下面佈置工作,等於是把分管領導架空了,而且他仗著資格老,不將班子成員放在眼裡,不分場合,動輒批評。

我的建議是,領導之間吵歸吵,鬧歸鬧,那都是“勞心者”之間的事情,作為下屬,必須注意的是:

1、不摻和。有人說緊跟“一把手”,這話看似沒錯,但是要注意,鐵打的單位,流水的領導,今天是一把手得勢,明天就有可能是副手轉正,“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時你的日子就難過了。當然,得罪“一把手”的話,不用等到明天,現在他就能讓你度日如年。所以,對於正職、副職,要一視同仁,全都是你的領導,不攀附,不站隊,做一個“技術性”人才。

2、做好份內事。實際上,無論領導之間是什麼狀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都是我們的立足之本。“一把手”交辦的事也好,副職交辦的事也好,按照輕重緩急,一一都予以落實,不授人以口實。


職場贏家


這種情況大概率發生在體制內。因為民企如果領導層出現明顯矛盾,老闆肯定早動手清理門戶,要麼調走,要麼滾蛋,絕對不會允許出現宮鬥消耗資源,耽誤掙錢。

如果發生在體制內,事情就要具體分析。

我曾經有幾個領導,相互之間一直頂著幹。正職是北京來的,背景深,加上級別高。副職是頂頭上司,土生土長,年齡大,關係硬。兩個人個性都很強,意見經常相左,相互之間鬥得很厲害。我這個下級夾在中間就很難受了。我這邊傳話,那邊協調,很多事情都是到了最後階段無奈之中才定下來,但是出現了不少險情,幾乎耽誤大事。

兩年後,正職終於發威了,通過各種手段強迫副職退休。副職鬧到更高級也沒用,不得不灰溜溜地走了。他清理物品走的時候,除了人事部門在陪,無人相送。

這件事對解答題主的問題有一定參考意義。

一、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能中立就中立。

能夠當上領導,自然不是一般人。你一個下級,保持中庸就好,沒事不要瞎摻和。

保持中庸並非沒有底線,你的底線就是把工作幹好,這是你的基本職責。所謂鬥爭,必定有勝有敗。無論誰勝利,都需要有本事的人撐場子。因此,你把工作幹好了,並不耽誤發展,不但風險小,還可以後發制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不主動站隊,是一種智慧。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萬一跟錯人,大概率跟著倒黴。領導家底厚,就算倒臺也不至於影響生活。你一個草根,倒黴之後可能連飯碗都端不上。

退一步來說,就算跟對人,你付出的代價也不少。而且,勝利一方必不缺少用泵,那時的你可能只佔一個忠誠要素。勝者更關心能否站穩腳跟,需要有本事的人。因此,你被冷落也是大概率事件。

算來算去,還是中立為好,集中精力成為有本事的人,也成為各方拉攏的對象。

二、必須站隊時保持清醒頭腦,正職具有優勢力量。

在體制內工作過就知道,很多時候身不由己,想不站隊都不行。

一般情況下,正職佔有絕對優勢。

因為管理體制是下級服從上級。文件從上往下傳達,上級先知道情況。考核幹部先聽取上級意見,下級反映只是參考。如果要列為後備幹部,必須得到正職領導同意且簽字。因此,只要上級不軟弱,下級敢犯上,絕大部分是找死。你跟著找死的人混,是不是嫌命長呢?

特殊情況也需要考慮。比如副職背景深、來頭大、關係厚重,或者直接就是二代。他們就算業務差一些,但是人家命好,隨時可能接班。這種人是絕對得罪不起的。

另外,有些副職資歷高,與高層關係深,甚至是老戰友關係。把他們惹急了,事情鬧大,正職一樣很麻煩。說不定,人家兩個大領導一碰頭,矛盾就沒了,下一步就要處理你這個兩面派了。

如果必須站隊,掌握以下技巧:

1、公開場合下級服從上級,現場哪個官大,服從哪個,誰也說不了你。

2、私下場合,哪個領導在就說哪個領導好話,但不能說另一個領導壞話。你一說壞話,就會傳到另一個領導耳朵裡。

3、你不同意的事,可以不表態,或者模糊一點。如果真有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釋。

4、你不想做的事,可以做慢一點。頂多挨一些罵,但不會有後遺症。有些事,拖一拖也就過去了。

三、領導矛盾突出的單位,風氣肯定不好。

按理說,領導資歷深、級別高,不應該出現低級的矛盾問題。但是,我們在體制內,卻對這些現象屢見不鮮。出現這些情況,想一想也好理解。

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有些領導拼了一輩子,到調整崗位、提升級別、退休等關鍵時刻,更是不能讓。讓了,損失無窮。不讓,衝過去就是另一番天地。因此,即使有些情況犯忌諱,甚至風險大,也顧不得了,勝從險中求。

但是,只要在官場上混,都知道一個臉面問題。不僅有個人,還有單位。

如果矛盾公開激化了,說明大家做事都沒有底線,這個單位的風氣一定不好。風氣不好的單位,烏煙瘴氣,腐敗混亂。別說發展,難保個人不會出現問題。有的是牆倒眾人推,你被連帶拖下水。有的說不定被上級“一窩端”,冤死不論。

因此,遇到這種領導相互鬥爭的情況,走為上。走不一定是辭職,也可以想辦法調離。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至少保證了個人平安。至於富貴,看命。急不得。

認可我的說法,就關注我這個在體制內外職場混跡20年的老油條,經常有故事分享。


樸素文明


【職場一得】回答:單位有三個領導,一個正職兩個副職,最近三個領導關係水深火熱,該怎麼避開?

職場就是江湖,爭奪在所難免。處在戰場下面,進退兩難,工作實在不好乾,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認清自己的職責。

首先搞清楚自己到公司幹什麼來了?打工或是有一份穩定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基本要求就是做好工作。

要清醒認識到,自己現在還不是領導。不要參與到領導的爭鬥裡去,那是超越自己職責範圍的事情,更不要急著去站隊。

在職場,一定要先生存再發展,千萬不要跑去當領導的鬥爭工具,要拒絕,不要被領導當槍使。

二,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中立。

01,在職場,每個領導都有自己的勢力,會有自己的得力干將。當領導爭鬥時,雙方都幹不掉對方的情況下,那麼很可能就會向對方的能力干將下手,這樣作為某一方領導下屬的你,就要有難了。

選擇中立,就有較強的靈活性,比選擇站隊更加利於生存,也避免了站錯隊後被打趴下。所以在領導的政治鬥爭之下,不要選擇站隊,而是保持中立。

02,但要注意:選擇了立場中立,執行命令和做事都要中立,每一方領導的命令都要執行,也都要彙報工作,這樣你才可以不那麼被動,而也不受任何領導的制約。

領導會發現你和他不是一夥的,同時也確認了你也不是對方那夥的,這時領導就不會針對你的,畢竟你也在聽從他的指揮。

當然有時你可以為了公司的利益,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去和你的領導分析利弊,不必完全按照領導的安排去做,而以有利於公司的辦法去做。

這樣做的話,對方當中的為公司著想的領導也會支持你的。

03,政治鬥爭總有結束的時候,當政治鬥爭結束時,不站隊的做法,能讓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接下來就看自己的能力和機遇了。

面對政治鬥爭,選擇成為某一夥人的同時,你也就成為了另一夥的敵人。最後,無論你選擇如何站隊,你都很可能會成為雙方領導爭鬥下的一個犧牲品。

三,絕不亂說話:

在職場,你被捲入了領導的爭鬥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要說的話,加倍小心自己的言詞,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做某一方領導的傳話筒。你傳的一些話,可能原本的意思不是這樣,但是經過別人傳來傳去或者對手的故意添加及修飾,到最後就真的變味了。然後爭鬥或者追責的時候,那躺槍的一定是你。

總結:在領導爭鬥的情況下,認清自己只是工作掙錢來了,保持中立的態度,兩方的工作都接受,一定管住自己的嘴,絕不亂說話。

歡迎關注【職場一得】,多年職場經驗,分享實戰逆襲乾貨。


職場一得


大嘴認為:分析好當下的實際形勢,權衡利弊,找找最近有沒有外出學習機會,或者抽調去某它單位實習的機會,暫時離開一段時間,在外圍靜觀其變,再定下後期行動的方案。同時仔細觀察,選擇好一位領導適當的站隊進去。亂世出英雄,此時正是你投桃報李、以表忠心的大好時機。

第一,為什麼要站隊?

自古以來單兵作業是趕不上團體作戰,站隊只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長久一些。

不管是體制內的還是職場都是需要站隊,抱團取暖。有可能你會認為團體作業所分的蛋糕會比較少,但是至少能讓你有溫飽,如果不參加團體而單打獨鬥的話,可能連塊蛋糕都分不到。

在體制內的提幹、評優的指標就那麼幾個,總是會有人去競爭的,而體制內的升遷速度較為緩慢,有些時候錯過了一個機會,可能就需要等上幾年時間。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我曾見過一個拿全國大獎的宣傳高手。他寫的稿子領導可以直接拿來就用,連個標點符號都不需要修改,但他的脾氣卻非常的臭,誰的面子都不給,但是領導就是會容忍他,走到哪都不愁沒人要。

體制裡的戰隊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培養勢力,起碼當別人想陷害你的時候,不會輕易下手。

第二、如何站隊更有效率?

1.時機很重要。

曾有一個朋友,但是沒有什麼根基,進入階層在做雜活,正好碰到一個到基層攢資歷的領導。也不知道是這位朋友看人本領其神,從此投效,幫助這位領導開拓局面,開展工作。當領導調走後,直接帶他走,鹹魚翻身躍入龍門。

如果在領導飛黃騰達的時候投入門下,估計那個時候會有一定的難度,領導考量的因素會比較多。

2,分清形勢,

如果你只是職場裡的小透明,享受體制內的穩定清閒工作,那麼建議以自保為主。

當局面較為動盪的時候,先靜觀其變,靜靜地等待勝利的一方露出水面,再去臨時拜個山頭,雖然時機已晚,得到的蛋糕不多,但是力求穩定實為良策。

如果君有鴻鵠之志,那麼在平時要擦亮眼睛,分清複雜的人際關係,看清系統裡的勢力走向,做好自己的技能儲備。比如體制和職場類都不可或缺的寫作能力,Ppt功底,演講技能的等。

3、保持低調為人謙和。

收起你的鋒芒,謹言慎行,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與人相處時主動一點,嘴巴甜一點,禮貌多一點,說話有分寸一點,為人包含一點,自然大家也會對你客客氣氣。減少樹敵的幾率,像朋友一樣對待他人。

保持中立和站隊都是一種選擇,主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第三、要考慮哪些問題?

1、原則,站強不站弱,站高不站低,站老不在新。這個從字面就很好理解,如果領導實力不夠,自立自保能力不夠,那他如何保你呢?

2、 三觀統一很重要。找好值得讓你站隊的領導,與隊友結盟達成利益共同體。人都會犯錯,犯錯的時候,如果隊友、領導能夠幫你彌補,勝過自己去挽回,為什麼形成一個團體,就是為了能夠互相的去長補短。這個點很好看出,當你遇到問題時,看你的領導會不會上前幫你,多試幾次就能知道領導的本質。

3、不要太老實,一定要有聰明。任何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歸根到底是一個價值的交換。看清楚領導只是把你當成一個墊腳,還是真的有心培養你。我們任何的付出都應該要有相應的回報,要麼是能力提升,要麼是職位上升,如果兩者都不可得,那就要好好反思,是不是被人利用了?

4,在體制內,要時刻保持著脫離體制的能力。靠人際關係,命運永遠是掌握在別人的手上,如果遇到一個好領導還好,如果遇人不淑呢。所以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你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利用的人。出色的業務能力永遠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提高議價能力,建立一般人不具備的業務能力。

大嘴總結,職場和體制類的是否能夠獲取和逆襲,沒有通用的秘籍。也沒有包治百病的藥方,但又努力的方向路徑和可供遵循的規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當你弱的時候,欺負你的日子最多,當你強大了身邊全都是笑臉,他們只會思考不會為敵。無論什麼選擇,都是為了在體制和職場中活的長久。


我是大嘴聊職場,前大型連鎖企業營銷策劃經理,堅持原創,實用的職場成長乾貨分享。您的關注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大嘴聊職場


情況分析:單位領導正副職之間有矛盾,是常見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最普遍存在的是正職拉一打一,但同單位的一正兩副,三個人互相鬥爭真的不多見。三方爭鬥火力肯定不同一般,甚至在本單位裡會驚天動地。

三個領導的爭鬥可能是因為以下4種原因:

①正職和副職、副職與副職之間的工作工作理念、方式、方法不同。

②存在著個人待遇、利益方面的不公。

③在業務工作上意見有了分歧,或者是人事管理等方面有不同的看法。

④一正職兩副職,這三位領導辦事各有各的風格和能力,互相說不服對方。

在一正職兩副職互相爭鬥的單位裡工作,作為下屬夾在中間很難辦的。因為如果多和其中的一個副職多說話、多交流,就會引起正職和另一副職的不高興,同時在工作中很可能還會給你添麻煩,因此每個員工都不願意捲入他們的是非之中。

我認為你應該選擇以下3種方式來避開:

①除了工作,不要跟這三位領導多說話。如果其中一位領導跟你說工作以外事情,特別是說另外兩位領導的壞話時,你一定只聽不參言,保持中立。

②不管這三位領導怎麼鬥,只要你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OK啦,這樣做也是最安全最正確的。

③領導之間的內耗,對工作極其不利,自有組織和紀檢部門的處理,也有上級部門的協調。你不能充當英雄,妄想通過你一個來調解三位領導的矛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更不要胡亂站隊、推波助瀾。

綜上所述:

不管這三位領導怎麼鬥,從始至終你都不能捲入其中,而應當採用上述3種方式來避開。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你認同,請點贊、收藏和轉發。如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我是[老廖說職場],歡迎關注我。經常看我的回答,可以讓你在職場上少走彎路,也可以讓你更早成功。


老廖說職場


【長鹿生觀點】:在單位,領導之間的矛盾,一般就是權力利益的爭鬥。作為下屬,要想避開,絕無可能。應該積極想辦法如何應對,而不是想怎麼避開,所以說,題主的思路和出發點就錯了。


題主應該首先搞明白領導之間關係水深火熱的具體原因是什麼?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領導之間為組織人事安排,沒有統一意見,導致之間互有矛盾。

2、 領導之間職責、權力和利益劃分不清晰,存在交叉區域,導致之間互有矛盾。

3、 主要領導管的過多過細,使得分管領導束縛手腳,導致之間互有矛盾。

總的來說,單位領導之間的矛盾,無非以上幾個,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不再詳細列舉。搞明白大體原因,作為普通員工應該怎麼做呢?首先分享一個知識:

小貼士:在一個單位,一般情況 是,正職領導統管全局,副職領導協助正職領導工作。各個領導都有自己的分管領域。副職之間互不干涉,但是正職領導對副職領導分管範圍,有過問拍板的權力。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領導之間關係不和,必然會波及到具體工作上,那麼,下屬員工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做到以下“三個不”:

1、 不參與領導矛盾。領導關係水深火熱,自有他們的原因,作為下屬員工,絕對不要參與到領導之間的權力利益爭鬥中。

2、 不搬弄是非。不在主要領導面前說副職領導壞話,更不在領導之間挑拔離間,搬弄是非,不利用領導之間的矛盾來謀取利益,

3、 不妄議領導。不對領導安排的工作指手畫腳,不對領導的為人處事亂加評論。

做到以上三點,在工作中,作為普通員工,還要應該主動的有所作為:

1、 做好本職工作。

兢兢業業、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自己的工作能力樹威信,以工作業績立品牌。領導們之間有矛盾,但是領導一定喜歡工作能力強,老實肯幹的員工。

2、 嚴格遵守不越級彙報的原則。

工作上的問題,先請示分管領導,分管領導定了,就按分管領導的意見辦,如果需要向正職領導彙報,必須徵得分管領導同意,具體由誰彙報,怎麼彙報,聽從副職領導意見。

3、 當好領導關係潤滑油。

儘自己最大努力協調領導之間的關係,而不應該置之度外。畢竟,領導關係和諧了,最受益的還是下屬員工。領導關係要是水深火熱,最受苦的也是下屬員工。

總之,在單位妥善處理各種關係,也是一門複雜的學問,需要極高的情商來進行應對。最後祝題主在單位左右逢源,如魚得水,職場之路越走越寬。

END!


歡迎【關注】長鹿生,專注解答職場類問題,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咱們共同探討。謝謝


長鹿生


樓主說的情況,和我在三門峽一家單位時的情況雷同。

結果是:正職調離,副職(合資方)離職,單位倒閉,可是投資九個億的國有資產啊。

單位領導之間起矛盾糾紛,是非常常見的事。有可能因為一把手和副職的工作理念不合,或者個人待遇、利益方面起衝突,或者是業務工作有了分歧,或者是人事管理、矛盾自理等方面有不同的意見。正副職之間有矛盾很正常,有事情大家互相溝通協調,把工作幹好的同時,也珍惜彼此之間的緣分,這是最好的結局,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人生難得一起共事。可是也有正副職弄得不可開交的,甚至有勢同水火的。常見的是正職拉一打一,但一個單位一正兩副,三個人互相鬥爭,還是很少見的。

結合咱的實際情況,如果只是一個普通員工,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作為一名普通員工,本身就不應該參與辦公室政治,明確好自己的組織架構,自己的工作應該向誰彙報,那你只需要對她負責就可以了。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那麼大真的可以殃及池子裡的小魚嗎?我看未必,當城門失火的時候,總有人出來滅火,也總有人出來換一個城門,所以作為小魚的你就安心在自己的小池子裡遊蕩就可以了。

一個正職,兩個副職關係可以到用水深火熱來形容,請問他們每天工作都很閒嗎。另外兩個副職敢跟一個正職去叫板,可見公司管理存在很大的隱患。

一般情況下正職手裡應該掌握著副職的績效考核,不要小看這種績效考核,它即是對於員工的正向評價,同時也是掌控員工服從和忠誠度的核心手段。一個聰明的管理者,一定會把自己能夠掌控的績效掌握的非常好。

其實很多人都講互聯網公司扁平化管理,但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官僚思想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特別是看一些權力鬥爭的電視劇,總會把這些隱晦的潛規則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讓很多作為領導的人特別反感那些不服管的下屬。我在國企的時候,我的第一任組長就給我傳達了一個思維“我是領導,我說這麼做就這麼做,即便我說錯了你也依然需要給我這麼做”,這就是國企裡的一些人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