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贾宝玉强拉袭人“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给出答案

《红楼梦》里,袭人和平儿是出场最早的丫头,在第三回,黛玉进府当天因被宝玉摔玉吓到,夜间自责哭泣时,文中写到袭人赶来劝慰,并对袭人之名、性情略作了介绍。袭人首次亮相,作者采取了虚写的方式。

贾宝玉强拉袭人“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给出答案

直至第六回,袭人再次亮相,而此番亮相,竟然是和宝玉的儿女之事,不可谓不特殊。

话说贾宝玉九岁那年的冬天,宁府会芳园梅花盛绽,尤氏、秦可卿婆媳亲自治酒邀贾母等人前去赏梅,宝玉亦跟了过去。至午间,宝玉困倦,贾母便命人带下去哄睡,秦可卿主动站了出来,称已为宝玉准备好休息的屋子。

接下来的情节我们都很熟悉了,宝玉因看到准备好的上房壁上有劝学的字画,便不肯再在里面,随后在秦可卿的房中安歇下来。在这短短的午睡时间,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梦中领略的仙闺幻境各种风光,尝试了警幻仙子所训之事,最终被夜叉惊醒。

宝玉惊醒后,众丫头婆子都赶上前来服侍,袭人为其系裤带时,碰到了其大腿处一片冰湿,忙缩回手来,再问宝玉,宝玉也不答,只是红着脸在其手心捻了一下,文中写道袭人的反应: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


贾宝玉强拉袭人“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给出答案

论理,宝玉到底经历了什么,袭人都一清二楚了,然而在回去吃过晚饭后,袭人趁着周边无人,忙替宝玉更衣,期间再次提起了这件事。此举难免有挑逗之嫌,而宝玉毕竟单纯,听到袭人问,主动将梦中之事道了干净。有趣的是一般女子听到这种事,早该掩面逃走了,可是袭人没有,她是“伏身而笑”,虽然不确定是伏在哪里,但于刚在梦中经历儿女之事的宝玉来说,有着无限的诱惑,文中写道:

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若是晴雯这样的丫头,早该啐一口跑了,当然,晴雯姑娘也不会主动挑逗宝玉的情绪,所以这个局面也不会出现。可是袭人呢?自觉是“贾母早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便应了,二人遂有了初试。

然而,袭人之所以会答应宝玉,仅仅是因为“贾母将自己与的宝玉”吗?且不说贾母未曾有将其作为宝玉姨娘人选的想法,就算是有,彼时宝玉尚且不到十岁,是贾政王夫人都认为的“年纪还小”,袭人也当知道暂时回避宝玉的请求,在宝玉强拉时完全可以跑出去,以宝玉之怜香惜玉,完全不会责难于她。可是袭人没有这么做,到底为何?

贾宝玉强拉袭人“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给出答案

其实,袭人在贾府的一系列动作,都是有缘故的,作者就用四个字对袭人的一系列行为作了解释。

在第三十回,宝玉冒雨敲门,良久,在将门“敲得山响”时,袭人才来开门,憋了一肚子火的宝玉对着开门处就是一脚,袭人被踢中,是夜,袭人梦中被痛醒,起来嗽了两声,吐出一口鲜血,文中写道: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争荣夸耀,根植于袭人内心,正因此,袭人才会看到吐出的鲜血时心冷了半截,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步步为营、处心积虑这么多年的结果,将要功亏一篑,这是多大的打击啊?

袭人是贫寒家庭出生,因为老子娘快饿死了,才卖入贾府为奴。在此之前,袭人是受尽了穷苦的,进入贾府后,吃穿与主子一般,没有朝打暮骂,让袭人有地狱到天堂的错觉,这坚定她永远留在贾府的心。而要满足这一颗争荣夸耀之心,袭人只有一条路子,就是成为贾府的姨娘,很巧的是贾母的安排给了她这种机会。

贾宝玉强拉袭人“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给出答案

袭人贴身服侍宝玉,论理已经是最有机会成为宝玉姨娘的丫头了,然而袭人有自己的顾虑,这个顾虑源于晴雯。晴雯不仅是贾母与了宝玉的,而且在贾母看来,她是“将来只她能给宝玉使唤的”人,可见贾母已取中晴雯,而袭人比起晴雯,针线不如,相貌更次,言谈更逊,她怎么能争得过晴雯呢?所以袭人在最先发现宝玉的“不一样”后,当机立断要借此机会与宝玉发生点什么,以便在实质上与其他丫头区分开来,所以,袭人才会在明白宝玉梦到何事后,旧事重提,挑动宝玉的情绪,顺水推舟,一气呵成。自此,袭人成了宝玉眼中“与别个不同”的丫头,而袭人对宝玉更尽心竭力服侍。

当然,袭人拿下宝玉不过是第一步,后面结盟薛宝钗,背叛史太君,投靠王夫人,中伤林黛玉,暗算晴雯等,都是袭人在为这颗争荣夸耀之心而努力,然而,如此费尽心机,到头来不免嫁给戏子的下场,这结局反转的,不可谓不讽刺。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