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孩子“假努力”,父母“亂操心”,高中生活怎麼越過越辛苦?

寒假要到了,剛剛上高一的同學已經接受了一整個學期的高中生活的努力,一部分同學過的如魚得水,卻還有一部分同學感覺到生活和學習都還有各種不適應。

首先是老師沒有初中的老師那樣和藹可親,更不會面面俱到的主動監督自己了。

然後是認識的新同學彷彿沒有以前的朋友那樣親近了,聊天聊不到一起,班上都有了小圈子。

特別是,有些同學第一次住校或者第一次離開家鄉去了外地讀書,離開了父母的陪伴。

學習上,明明上課認真聽課,下課認真完成作業,成績出來就是不理想,同班同學玩兒著都比自己考的好。

其實成長就是伴隨著各種變化,應對著各種不同的新問題,你不一定馬上適應但你總會習慣。

但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孩子“假努力”,父母“亂操心”,高中生活怎麼越過越辛苦?

孩子的“假努力”:

1、低質量勤奮。

上課勤奮抄筆記,下課不復習的;上課不愛動筆,光用眼睛看腦子想的;機械的記筆記,下課不分析瘋狂刷題的。

高中的學習已經和初中不同了,知識更深刻也更成體系,除了上課聽課,下課的複習鞏固提高也十分重要。要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分清自己的弱勢和強項,也分配好自己每一科目的學習時間,行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

2、花費大量的時間,做無用功。

長時間學習不等於深度思考,也不等於學進去了。長時間學習可能是在毫無意義的刷題。刷題不見得就是好的,有的學生就是在刷題的過程中,一遍、兩遍、三遍地重複自己的錯誤。

不如把這些時間合理分配給其他的科目,認真思考自己的優勢和短處。甚至是把這些時間用去鍛鍊,給自己一個強壯的體魄,轉換自己的思維,也好過無意義的刷題。

所以,不要拿時間來衡量勤奮

3、不主動和別人交流。

總是等著老師發現自己的情況,或是等著同班同學來和自己聊天討論。

高中也是行成自己性格的重要時期,無論是和老師還是同學交流,學會和別人交往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交流更是融入一個新的大環境的重要方法。

孩子“假努力”,父母“亂操心”,高中生活怎麼越過越辛苦?

父母“亂關心”:

1、習慣性嘮叨和拷問。

孩子對自己的事情總是“報喜不報憂”,認為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問題,或是隻和父母聊學習不溝通生活。

2、下意識責怪和建議。

很多時候,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問詢不僅僅不是支持,甚至有很深的質疑感。這種挫敗感和擔憂致使孩子不和父母說,父母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不斷循環,問題也就堆積的更深了。

要知道,到了一定的年齡,特別是青春期,孩子開始認為自己獨立了,希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如果家長能夠聽懂孩子表達的意思,並且能夠平等地與孩子交流的話,孩子會願意與家長繼續交流。

但更多的情況是,家長與孩子的交談落入“家長說,孩子聽”這樣不平等的關係,導致孩子不願意跟父母交流。如果不能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說的話,那這種不平等的交流就只會讓矛盾越來越深。

孩子“假努力”,父母“亂操心”,高中生活怎麼越過越辛苦?

真實有效的努力,是真的會有回報的,你的“假努力”和“亂關心”有可能會迷惑別人,甚至騙過自己,可沒有辦法改變客觀現實。

要學會不斷回望觀察、調整自己,這永遠比無效的付出有用,有的時候柳暗花明就是持之以恆許久之後的某個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