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帶領農民軍抵達居庸關,此時大明的都城就在腳下,他只要向前再踏一步,掌控天下便指日可待。勝券在握的李自成似乎還想給大明朝最後一絲機會,他派投降的太監杜勳與崇禎帝進行談判,提出的條件為:

“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很顯然,李自成想和明朝皇帝分佔天下,崇禎帝無法容忍自己的江山出現個“國中之國”,和談破裂。四天後,李自成的軍隊揮師入城,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把正陽門打開,士兵們直抵紫禁城。此時的崇禎帝已經逃至煤山,他眺望著整個紫禁城,大臣們四散而逃,昔日輝煌的大殿火光沖天,慘叫聲屢屢發出,身為一國之君的崇禎帝見此情景自然是五內俱焚,不一會兒,他便屌死在了景山的一顆樹上,延續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就此落下帷幕。

崇禎帝死後,李自成為了向天下人證明自己沒有僭越之心,以“孔葬”之禮掩埋了這位亡國之君,還在東華門設廠公祭亡靈,也算給了明朝最後一絲體面。儘管大明王朝毀在了崇禎帝手中,史書對他的評價卻是“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清代的順治、康熙以及乾隆也都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不在崇禎帝,他們甚至對崇禎帝的悲慘結局表示惋惜。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文人們對崇禎帝的評價也比較高,張岱認為:“先帝焦於求治,刻於理財;渴於用人,驟於行法”。不管是在統治者那裡,還是在文人那裡,大家對亡國之君朱由檢鮮有批評貶低,更多的是稱讚和惋惜,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勤勉為政,剷除禍患

朱由檢的幼年經歷非常淒涼,他的父親朱常洛被皇祖父明神宗厭惡,母親又是一名婢妾,父親由於政治上的冷遇經常大發雷霆,朱由檢尚未成年時,她的母親便被自己的父親下令杖殺,失去了母愛的朱由檢嚐盡了人間冷暖。公元1627年,明熹宗駕崩,由於沒有子嗣,便選擇了血緣關係較近的朱由檢繼承皇位,朱由檢的人生由此迎來了轉折,他由一名備受冷遇的悲悽少年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大明天子,這一年他才十七歲。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由於年少時的悽苦經歷,嚐盡人間冷暖的朱由檢養成了剛毅勤勉的品性,史書記載他登基稱帝后“宮中從無宴樂之事”。為了處理公文政務,崇禎皇帝經常徹夜不眠,有一次他去慈寧宮問候自己的長輩劉太妃,竟然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劉太妃深知崇禎帝處理政務的辛勞,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命人拿來錦被給他蓋上。崇禎帝醒來後告訴劉太妃,自己為處理政務已經兩天沒有休息了,說著說著竟然流下了眼淚。在軍務、政務緊急的時候,崇禎帝甚至連續幾天都不休息。在崇禎皇帝當朝的十七年間,宮中沒有修建新的建築,他在吃穿上也不講究,一代帝王能夠為江山操勞到如此地步,實屬罕見。

在崇禎皇帝的努力之下,大明王朝迎來一絲曙光,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之禍被剷除,中央政權恢復穩定。明朝末年,菸草大量流入中國,軍營和民間吸食者甚多,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崇禎皇帝先後頒發了兩道聖旨,宣佈要在全國範圍內督促成癮者戒菸,禁止在衙門內吸菸,販賣菸草量大者可判死罪。崇禎皇帝的措施有效遏制了菸草的蔓延,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禁菸的皇帝,“勤以治國,儉以為政”的崇禎皇帝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2.明朝滅亡原因不在他

儘管崇禎帝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但明朝滅亡的原因不在於他;史家對於崇禎帝的結局普遍表示同情,認為他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朱由檢的前一位皇帝明熹宗是個十足的敗家子,明熹宗即位時重新啟用了東林黨,東林黨中多為正直忠心之臣,他們受到重用使得奸臣受到排擠,朝廷充盈著清明之氣,然而好景不長,由於明熹宗寵信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明朝快速走向了衰落。

魏忠賢原本是個市井無賴,由於善長溜鬚拍馬,深得皇帝歡心,很快便成為了宦官之首,他為了掌握朝政大權,別有用心地引誘明熹宗吃喝玩樂,明熹宗在放縱享樂中漸漸迷上了木匠之活,對朝堂之事漸漸冷淡,把很多重要的事務交給了魏忠賢處理。掌握了大權的魏忠賢很快便清除了東林黨,剛正清明的吏治之風隨之消失,朝廷進入了奸臣當道、閹黨掌權的困境,吏治一天天腐敗,民生一天天凋敝,直到明熹宗去世,這些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朱由檢接過的其實是一個爛攤子。

屋漏偏逢連陰雨,矛盾重重的朝廷已經把整個大明王朝推向了崩潰的邊緣,這時天公偏偏不作美,朱由檢即位不久,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後來陝西又鬧蝗災,致使莊家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大旱蝗災剛過,瘟疫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爆發,出現了“戶丁盡絕,無人收斂”的慘狀。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伴隨自然災害而來的是全國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朝廷已很難壓制這股蔓延全國的起義洪流,此時北部地區的滿族部落也虎視眈眈,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南下,大明真的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本來崇禎皇帝接過來的就是一個爛攤子朝廷,再加上災害、戰爭連連不斷,不論是誰,面對此種情境都將無力迴天,這就難怪人們普遍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咎不在崇禎”了。

3.有骨氣,把百姓放在心中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崇禎皇帝並沒有屈膝投降,在敵人面前,他沒有絲毫的媚骨。為了讓自己的妻妾女兒不被粗魯的士兵玷汙,也為了給大明皇族保留最後一絲體面,崇禎皇帝在自盡之前,先後賜死了周皇后、袁貴妃,砍死了長平公主、刺死了最小的女兒昭仁公主;接著又殺掉嬪妃數人、催懿安張皇后自盡。崇禎皇帝在危急時刻表現出了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骨氣,這種行為在崇尚儒家思想的古代,很容易被人接受和同情。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崇禎皇帝屌死之前,在他的藍色袍服上寫道:“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朱由檢牽掛的是江山社稷,牽掛的是大明的百姓,寧可讓賊兵肆意分屍,也不希望百姓中的任何一人受傷,這是一種捨身為天下、殺身以成仁的奉獻精神,史書稱讚朱由檢“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順治皇帝也稱其為“莊烈帝”。

崇禎皇帝的愛民行為得到了後世的普遍認同和讚許,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儘管崇禎帝是大明朝的亡國之君,但他在大明王朝走向滅亡的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努力,他盡到了身為一國之君的責任,可惜他登基稱帝時,大明王朝的滅亡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他所能做到的只不過是修修補補,延緩滅亡進程。但歷史潮流畢竟是歷史潮流,她是不會因為出現了一個勤勉為政、愛民如子的崇禎帝而改變自己的方向的。歷史雖然是悄無聲息的,但人間自有真情在,時至今日,人們來到朱由檢屌死的那顆樹前時,對這位亡國之君依然不會責備,更多的是同情與無奈,他已經盡力了,只可惜他生不逢時!

崇禎皇帝是亡國之君,很多人卻很尊敬他,原因何在?

《明史 莊烈帝本紀》

《明季北略》

《崇禎長編》

《崇禎實錄》

《小腆紀年附考》

《國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