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草莓属于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其果实鲜艳、果肉清新、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爱的水果。草莓在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真菌、细菌侵染引起病害,如白粉病、黄萎病病、灰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等,也容易感染病毒,引起生长发育受阻,病株矮化、畸形,植株生长不良,果实变小,品质变劣等。病毒病是一种具有潜伏侵染病害,最初植株染病后不能很快表现出症状,因此,生产上常被人们忽略而耽误治疗,错过防治最佳期。据调查,轻病株一般可减产20~25%,重病毒株(指两种以上病毒同时侵染)减产幅度可达50左右%。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那么,侵染草莓的病毒都有哪些,植株被侵染后都有哪些症状,防治病毒病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药剂防治怎样进行呢?

一、草莓感染病毒后症状

草莓病毒病可以说分布极广,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目前已报道的可侵染草莓的病毒就有20多种。而且每种病毒侵染后草莓后所表现的症状也各有不同,草莓在受到单体病毒侵染的时候,往往症状表现不明显,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侵染后,则主要表现为植株长势衰弱,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较小无光泽,有的则表现为失绿变黄,还有的皱缩扭曲。草莓感染病毒病症状也很容易与草莓生理性缺素症相混淆。草莓病毒病发生后会造成草莓植株明显矮化、畸形,导致坐果少、果实小、产量低。现已发现侵染草莓的病毒常见的有以下4种。

1、草莓斑驳病毒。该病毒分布广泛,凡是有草莓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踪影。它自己单独侵染草莓时,并无明显的病害症状,而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可导致草莓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变小,产生褪绿病斑,叶片皱缩扭曲。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2、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该病毒单独侵染草莓时,仔细观察才会发现,植株略显矮小、长势弱;当与其它病毒复合侵染时,植株矮化明显,叶片黄化或失绿,老叶多变红,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向下弯曲或全叶扭曲变形。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3、草莓镶脉病毒。

该病毒单独侵染草莓时也无明显症状,当与其它病毒复合侵染后,植株表现为极度矮化,叶片扭曲,叶脉皱缩,同时沿着叶脉产生黄白色或紫色的病斑,在叶柄上也有紫色的病斑,匍匐茎明显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4、草莓皱缩病毒。该病毒在世界各地也都有分布,是我国草莓生产危害最大的病毒。病毒侵染草莓后,可导致草莓植株矮化,叶片扭曲变形,叶面产生不规则的黄色斑点,匍匐茎数量明显减少,坐果率率下降,果实变小;该病毒与斑驳病毒复合侵染时,植株表现为严重的矮化,再与轻型黄边病毒三者复合侵染,会导致草莓大幅度的减产,甚至绝产。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二、草莓病毒病传染途径

草莓病毒病一旦侵染草莓植株,就会随着植株的繁殖而扩展蔓延,并连续不断地、越来越多地影响草莓的生长和结果的多少。而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病毒侵染草莓,对产量的影响远超过单独病毒侵染严重。

平时我们培育草莓的新品种,一般是以杂交种子进行育苗。种子不带病毒,新育成的草莓植株感染病毒率很低,但随着品种栽培年限的延长,植株感病机率会有所增加。因此,国外发达地区栽培草莓十分重视草莓的无病毒化生产。

草莓病毒主要在草莓种株上越冬。研究观察后发现,草莓病毒侵染与蚜虫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侵染盛期若蚜虫的虫口密度大,则病害发生重,这说明蚜虫是传播病毒的媒介昆虫。资料也表明,土壤线虫也是传播病毒的一个媒介,但因线虫的活动范围有限,所以田间自然扩展速度很慢。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三、草莓病毒病综合防治

草莓病毒病一经传染,病情会逐年加重,而且难以采用药剂防治,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选用抗病品种,引进无病种株。不同品种对病毒抗性不同,应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进行栽培;苗木引进应引起种植户的高度重视,不从重病区或重病田引种,并要定期更新草莓的种苗,通常至少每3年需更新一次,在病毒感染率高的地区,可每年更新一次无病毒苗。有条件的应发展草莓茎尖脱毒技术,建立无毒苗培育供应体系,保持种苗无毒状态,栽植无毒种苗。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2、提高草莓园栽培管理技术。实施轮作制度,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休耕,避免与能使草莓感染病毒的茄科等作物间作;栽植种苗前要彻底清洁田园,减少病毒来源;增施优质腐熟农家肥,适当增加磷钾肥施用量,控制氮素化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加强田间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拔除病株并烧毁。

3、注重防治蚜虫,防止传播病毒。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重要传染载体,为了杜绝或减轻蚜虫传毒,可利用蚜虫的趋避性,设置防蚜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有条件的可在蚜虫发生初期,田间释放瓢虫,每亩放100卡(每卡20粒卵),捕杀蚜虫;在蚜虫发生期间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2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时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发生,每隔7~10天喷1次。

4、防治线虫,防止传播病毒。疑为线虫传染病毒的草莓园,可利用氯化苦、溴甲烷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也可利用夏季休闲期,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处理,杀死土壤线虫,防止线虫传染病毒。

草莓病毒病严重影响产量,防病与防虫相结合,栽无毒种苗是关键

5、药剂防治病毒病。据试验,在草莓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0.1%高锰酸钾溶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20%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选用50%消菌灵或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5次。还可选用1.5%植病灵或83增抗剂(10%混合脂肪酸),降低病毒侵染,推迟发病高峰期出现,即使在发病后使用,也有一定的延缓症状发展和复原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