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僧兵制度確立後,大型戰爭都有少林的身影,對明朝的影響更為深遠

在唐初少林僧兵助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後的很長時間裡,少林寺僧雖然習武,但未參與戰爭。到中唐元和時,僧圓淨曾助李師道反唐;宋代宗印也曾組織少林僧兵武裝助宋抗金:元末少林僧兵還參加了對紅巾軍的戰爭。但這三次僧兵參戰的規模較小,影響不大,多不為世人所知,少林僧兵參戰時間長規模大、影響深遠的要數明代少林僧兵。

僧兵制度確立後,大型戰爭都有少林的身影,對明朝的影響更為深遠

明代少林僧兵首次參戰在正德年間。據《明史》載,明朝中後期,遠逃塞外的蒙古貴族韃靼,不斷侵擾北方邊境。為此,明王朝在山西、陝西邊關設立軍事重鎮,並不斷調遣各地武裝前往鎮守,少林僧兵也應徵前往。據少林寺塔林中建於明嘉靖二十七年)的《敕賜祖庭少林禪寺敕名天下對手教會武僧友公三奇和尚塔銘》載:正德時,武宗下令徵調少林僧兵保衛邊關,僧兵在周友(號三奇)的帶領下,出征山西和陝西等邊關鎮守,並屢建戰功。

僧兵制度確立後,大型戰爭都有少林的身影,對明朝的影響更為深遠

為表彰少林僧兵的功績,武宗特賜封僧兵將領周友以“都提調言總"之職。後雲南苗族上層貴族叛亂,受武宗之命,周友再次率領訓練有素的少林僧兵前往雲南平叛,所有參戰的僧兵均受到“官賞”。又據塔銘知,三奇有“僧俗徒眾千外餘名”,分佈於河南、山東及兩直隸四省幾十個州縣。可見周友所率的以僧兵為骨幹的武裝是一個人數眾多的武裝組織。周友率僧兵南征北戰是明朝最早的一次,也是規模較大的一次僧兵參戰活動。

僧兵制度確立後,大型戰爭都有少林的身影,對明朝的影響更為深遠

周友之後,少林僧兵更加頻繁地參與戰爭,據明萬曆九年(1581年)立的《豁免糧差碑》載:“先年,上司調遣寺僧,隨徵劉賊、王堂師尚詔、倭寇,陣亡數僧。”由此,明朝正德時,少林僧兵還參與鎮壓了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據《明史紀事本末》載,此次參戰的少林僧兵三百餘人,死七十餘僧。嘉靖元年(1522年),山東青州爆發了王堂領導的礦工起義,少林僧兵應明王朝之徵調前往鎮壓。

僧兵制度確立後,大型戰爭都有少林的身影,對明朝的影響更為深遠

明嘉靖三十二年,河南柘城人師尚詔率農民起義,擁眾數萬,並攻人歸德,少林僧兵應徵在周參率領下前往鎮壓。明萬曆三年(1575年)《少林寺竺方參公塔銘》載周參率僧兵鎮壓師尚詔起義情況:“嘉靖三十二年,上司明文調用截殺,領僧兵五十名,徵師尚詔。殲賊兵,運大智於殺場,戰雄兵於頃刻,不過盡忠於國。”從鎮壓劉六、王堂、師尚詔農民起義看.明王朝已將少林僧兵作為其統治的重要軍事力量。在征戰立功後,明官府還數次發文,豁免了少林寺的糧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