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2019年餘額嚴重不足,明年基金該如何買?

大盤還在2900點下方遊蕩,2019年餘額已經嚴重不足,你正在為2020年投資佈局發愁麼?

別急,老司基幫你稍稍解決一些選基的煩惱吧。

2020年牛基挑選系列今天繼續,這是第三篇文章,為大家梳理的是中盤價值風格最優秀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中盤風格有何特點?

前面兩篇文章,老司基分別介紹了價值投資和成長投資風格的區別,今天我們再來聊聊中盤風格有何特點。

如果你之前對中盤股沒啥印象的話,11月26日MSCI史上最大的一次擴容你已經記憶猶新哈,就前天的事情。

這次擴容,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首次將A股的中盤股納入了MSCI指數。中盤股一次性以20%比例納入MSCI指數,也使得境外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更加多樣化。至此,納入MSCI的A股標的總共有大盤股244只、中盤股228只,大盤股和中盤股已經在數量上已經基本相當。

許多小夥伴估計疑惑:現在市場上老是說什麼大盤股、中盤股和小盤股,它們究竟是如何定義的?老司基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大中小盤的劃分真還沒有權威的、統一的標準,大家都只是約定俗成的認為按股本大小進行劃分。

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將股票按照流通市值排序,流通市值前30%的股票為大盤股,流通市值中間40%的股票為中盤股,後30%的股票為小盤股。其實,這也只是一個大概的劃分。現在A股上市公司3700多家,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大盤股要分到1100家、中盤股1500家、小盤股1100家左右。

老司基覺著,你可以把大盤股類似看成是滬深300,中盤股看成是中證500,小盤股看成是中證1000,基本就好理解了。不管如何劃分,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大盤股市值較大,相對小盤股波動要小,因為它塊頭大;小盤股塊頭小,波動就大,當然上漲時漲幅速度也更快,也更容易被炒作。而中盤股呢,位於兩者之間,比較適中,多集中在一些景氣成長高的企業,如計算機、電子等成長類行業。

中盤價值基金誰最牛?

原以為這次挑選中盤價值基金,也會像前幾次有一堆的基金可供挑選。老司基發現輸入中盤價值風格,總樣本也就29只基金。

樣本少,篩選起來就容易多了,首先把規模小於2億元的剔除,分分鐘要清盤的基金肯定不陪它玩。這樣,一下子就只剩下一下8只基金了。

2019年餘額嚴重不足,明年基金該如何買?

8只基金中,2019年業績最好的為申萬菱信量化成長,收益率為27.55%。成立時間最早的為長信量化先鋒A,基金經理為左金保

長信量化先鋒A是一隻量化基金,在2014年至2016年可謂風光無限,連續三年取得了遠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的超額回報,如2015年就取得了84.03%的高收益,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僅為5.58%,漲幅是滬深300的15倍!出色的業績表現,吸引了大批跟風資金,基金規模從2013年的1億元,迅速膨脹到2016年的109億元。大量資金湧入,量化模型失效,其超額收益也灰飛煙滅。從2017年開始,這隻基金開始滑鐵盧之旅,2017年虧損13.74%,而當年滬深300大漲22%。2018年和2019年,該基金都非常平庸,2019年內漲幅也僅為17.65%,大幅跑輸滬深300,規模也只剩下了23億元。

左金保還有一隻長信量化中小盤在8只基金之列,2019年業績比長信量化先鋒A稍稍好一點,但最近2年、最近3年業績都很差,不建議關注。

8只基金中,老司基認為,有看點的兩位基金經理,一個為中庚價值領航丘棟榮,一個為景順長城量化精選黎海威

丘棟榮是80後新生代明星基金經理,成名於匯豐晉信,現任中庚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他曾管理過匯豐晉信大盤股票基金,2014年9月至2018年4月總回報率達193.86%,憑藉對藍籌股的重倉讓他一戰成名,素有“機構的真愛”之稱。出走中庚基金後,丘棟榮表示中庚只做價值策略,所有產品線的內核都是價值投資。中庚價值領航成立於去年12月,目前總收益為21%,同期滬深300上漲29%,表現不算特別出色。

另一位明星經理黎海威,是國內量化投資界的王牌人物。黎海威2012年回國加入景順長城,目前是景順長城的副總經理。他的量化投資生涯從2004年開始,曾在美國巴克萊有過7年投資經驗。其代表作品為景順長城滬深300指數增強,一直有不錯的超額收益。不過,從他管理的景順長城量化精選來看,業績也比較平庸。從2015年2月管理至今,任職總回報為24.58%,年化回報僅4.67%。

2019年餘額嚴重不足,明年基金該如何買?

從8只基金的資產配置情況來看,目前股票倉位在90%以上的基金有6只,股票倉位最高的為長信量化先鋒A,達到94%;股票倉位最少的基金為銀華鑫銳靈活配置,股票倉位僅53%。

綜合來看,本期中盤價值基金都不夠出色,中庚價值領航算是唯一有點期待的基金。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尋找中盤成長型牛基,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