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綠穹珍寶館內景

歐洲最大珠寶博物館之一的德國德累斯頓“綠穹珍寶館”(Grünes Gewölbe),於11月25日清晨遭人破窗而入,盜走3組18世紀的珍貴珠寶。儘管目前仍在清點損失,但粗估遭竊珠寶的總價高達10億歐元,德媒驚呼之為“二戰以來德國最大的竊盜案”。

由於綠穹的珠寶在國際市場上幾乎無人不識,轉賣風險極高,館方十分擔心竊賊恐會鋌而走險將珠寶拆分、熔化後再脫手賣出,讓這批極具歷史與藝術意義的無價之寶從此消失。因而有人哀嘆,本次損失的不只是10億歐元,而是歷史文化的“無價之寶”。

這起震驚全德國上下堪稱“天字第一號”的盜竊案,發生在當地時間25日凌晨5時左右,位處薩克森邦(Freistaat Sachsen)首府德累斯頓的綠穹珍寶館,其附近的配電箱突因不明原因起火,切斷了街區路燈及館內部分警報系統的供電。幾乎與此同時,有兩名盜賊趁黎明昏暗,從珍寶館的側邊窗戶破窗而入。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綠穹珍寶館遭竊的珍寶

根據警方釋出的監視器畫面可見,順利進入館內的兩名盜賊,手持工具猛力敲擊珠寶展示櫃,最後成功盜走其內珠寶。儘管驚覺有異的館方人員第一時間迅速報警,保安與警方也在5分鐘內即趕到現場,但卻為時已晚,珠寶大盜早帶著珠寶逃離現場。

館方表示,遭盜賊鎖定的3組珠寶是由100多個組件組成,當中包含鑽石、藍寶石、紅寶石、綠祖母,與勳章、鈕釦、扣帶等彼此精心鑲嵌縫製而成。因部分組件被縫紉固定,歹徒應無法在短時間內輕易全數竊走,館方當下仍在詳細清點損失中。

德國《畫報》(Bild)表示,這3組珠寶市價估計可達10億歐元,部分媒體亦稱此案為“德國二戰以來的最大竊盜案”;不過館方強調,損失不全在於珠寶多貴重,而是珠寶背後蘊含的藝術文化及歷史價值,“是無法被完全量化的無價之寶”。

綠穹珍寶館原本為德累斯頓王宮的一部分,其特色在於擁有從巴洛克到古典主義時期的豐富展品。它由神聖羅馬帝國的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於1723年所創建,專門用以收藏各種珍貴珠寶。

奧古斯特二世被認為是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歐洲宮廷文化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因其身形魁梧、力大無窮而綽號“強力王”、“鐵腕”。據說他可徒手摺斷馬蹄鐵、單手破牆。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奧古斯特二世

奧古斯特二世在1687年曾造訪過法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他對凡爾賽宮的華麗排場與路易十四的絕對王權非常仰慕,因此終生以路易十四為偶像。但是奧古斯特一生的成就有限,只建立了薩克森的絕對君主制,並獲得王權虛設的波蘭王冠一頂;其治下的領土與人口沒有實質增加,可說是半吊子的雄圖霸業。

但奧古斯特二世實行重商主義政策,不但在初期建立薩克森-波蘭貿易公司,成功打入波羅的海,更讓波蘭的農業與薩克森的工業互相配合,使得薩克森經濟在大北方戰爭之後強力復甦,這大大有利於薩克森財富的增長。他的統治標誌著德累斯頓在眾歐洲各城市中,開始在技術和藝術上呈現出領先地位,德累斯頓也因之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在奧古斯特二世的統治下,德累斯頓還大興建設,一時蔚為文化藝術之都。除了綠穹珍寶館,知名的茨溫格宮(Der Dresdner Zwinger)也是他下令規劃建造,現今是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SKD)下的12個分館之一。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綠穹珍寶館外景

綠穹珍寶館包含9個展廳,各自有獨立的展覽主題。二戰時期在盟軍轟炸下,綠穹珍寶館及其他建築群遭嚴重毀壞,9個展廳中有3個毀於戰火,但是珍寶則安全地藏身於別處。

1945年蘇聯軍隊搶走了這些珍寶,後又於1958年歸還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歷經數十年的漫長重建整修,綠穹珍寶館才終於在2006年9月1日重新開放。其內珍藏了約3,000件珠寶、金銀飾、珍珠和象牙製品,若想入內參觀,必須事前預約且設有人數上限。

綠穹珍寶館的鎮館之寶“德累斯頓綠寶石”(Dresden Green Diamond),現暫時出借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覽中,不在館內。此次遭竊的3組珠寶,是“珠寶廳”(Juwelenzimmer )內價值最高的珠寶套組。

“被搶劫的不只是珠寶,還有我們薩克森人!”薩克森邦首長邁克爾·克雷奇默表示,綠穹的珠寶象徵著薩克森數百年來的文化歷史。他說:“館內所有藝品以及宮殿本身,都是靠薩克森人民數世紀以來的努力建成。”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綠穹珍寶館的館藏文物

德累斯頓警方與珍寶館館方稱,竊賊顯然是鎖定了目標而來,從觸發館內警報到第一批警方到場,過程不過短短約五分鐘便不見蹤影,這次犯罪應是經過嚴密的預謀策劃。由於案發當時,珍寶館旁的配電箱莫名起火,事後警方又在數公里外發現疑為盜賊駕駛逃逸的燒燬車輛,因此懷疑這兩起事件都與綠穹竊盜案相關,並且不排除有其他共犯。

此外,2017年時,柏林柏德博物館(Bode-Museum)內重達100公斤的紀念金幣“大楓葉”(Big Maple Leaf),曾遭阿拉伯幫派“雷默家族”(Remmo-Clan)成員盜走,這是綠穹珠寶竊盜事件以前,德國發生的最重大竊盜案。德累斯頓警方說,當前正與柏林方面聯繫,以取得可能情報,並已成立特別調查小組,全力捉拿在逃的2名關鍵盜賊。

二戰後歐洲最大竊案 綠穹珍寶館10億珠寶遭劫 德國曆史財富恐被毀

綠穹珍寶館所藏珍寶

然而在警方全力追緝盜賊之際,綠穹珍寶館卻更擔心珠寶藝品可能被熔化毀壞的危機。“這批珠寶不可能在藝術市場上直接合法轉賣—因為它們實在太有名了。”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館長馬裡恩·阿克曼說。倘若盜賊只求錢財、不在乎藝品價值,那就很可能將珠寶拆分、甚至熔解成金銀再轉賣變現。

“就算他們把珠寶拆開熔化,還是可以拿到1-2億歐元。”德國赫爾曼歷史拍賣行總經理伯恩哈德·帕徹透露;荷蘭著名的藝術犯罪偵探亞瑟·布蘭德則說:“只是當這些藝術品被拆分毀壞的那一刻,我們就永遠失去它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