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通俗地講一下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講的是什麼?

狂徒劍指天下


《控制論》是關於機電元件如何形成具有穩定性和目的行為的組織結構的科學,其顯著的顯著的特徵是,它全然不計能量、熱和效率,而這些東西對於其它的自然科學卻是極其重要。事實上,控制關鍵的首要問題在於系統各部分間的相互關係和其整個體系的綜合行為。於是,《工程控制論》的目的在於,研究博大的控制論科學的某些部分,這些部分可直接地應用於工程以設計控制系統或制導系統。”


飛翔的魚KiMi


1954年,錢學森在美國出版英文版《工程控制論》一書,系統總結了自動控制理論的新發展,開創了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工程控制論》一問世,很快在美國科學界有識之士中間,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們認為,此書是這個領域中奠基式的著作,是繼美國科學家維納之後又一個輝煌的成就。因此。該書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兩年以後,該書的俄文版、德文版和中文版相繼出版。

《工程控制論》是錢學森在科學領域中的哲學思想和文字才華的集中表現。一位專欄作家對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作了評論。他寫道:控制論是關於工程技術領域各個系統自動控制和自動調節的理論。維納博士40年代提出了控制論的基本思想後,不少工程師和數學博士曾尋找通往這座理論頂峰的道路,但均半途而廢。工程師偏重於實踐,解決具體問題,不善於上升到理論高度、數學家則擅長理論分析,卻不善於從一般到個別去解決實際問題。錢學森則集中兩個優勢於一身,高超地將兩隻輪子裝到一輛戰車上,碾出了工程控制論研究的一條新途徑。他的開創性著作《工程控制論》被世界公認為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理論基礎。40多年來,這本著作為世界各國科學家廣為引證、參考,成為自動控制領域引用率最高的經典著作。


學文匯知


第一章 引言。線性系統,非線性系統

第二章 拉氏變換法。拉氏變換解常係數常微分方程。

第三章 輸入、輸出和傳遞函數。波德圖、奈奎斯特圖;一階系統、二階系統;頻率響應,超越傳遞函數。

第四章 反饋伺服系統

第五章 不互相影響的控制

第六章 交流伺服系統與振盪控制伺服系統

第七章 採樣伺服系統

第八章 有時滯的線性系統

第九章 平穩隨機輸入下的線性系統

第十章 繼電器伺服系統

第十一章 非線性系統

第十二章 變係數線性系統

第十三章 利用攝動理論的控制設計

第十四章 滿足指定積分條件的控制設計

第十五章 自動尋求最優運轉點的控制系統

第十六章 噪聲過濾的設計原理

第十七章 自行鎮定和適應環境的系統

第十八章 誤差的控制

這本書現在在科學上沒有閱讀參考的價值,只是一本歷史文獻。

控制論(Cybernetics)是一門跨學科研究[1], 它用於研究控制系統的結構,侷限和發展。在21世紀,控制論的定義變得更加寬泛,主要用於指代“對任何使用科學技術的系統的控制”。由於這一定義過於寬泛,許多相關人士不再使用“控制論”一詞。 控制論與對系統的研究有關,如自動化系統、物理系統、生物系統、認知系統、以及社會系統等等。控制論可被應用於研究包含信令迴路的系統。信令迴路在這裡指,當一個系統的運作改變了它所在的環境,而這些改變又反過來反饋於系統上,並導致系統本身的變化。這種循環最初被稱為“循環影響”關係。


老饅頭簸箕


錢學森是偉大的科學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我覺得我們今天的成就都離不開他的發明,我們正在看閱兵大典,我很喜歡他的作品。


永恆龍頂茶


我是學習藥學的,所以對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的瞭解。

但是錢學森的學識和對國家的貢獻我是很佩服的。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今天正值國家成立70週年,我們一家正坐在電視機前看閱兵大典。看到國家的繁榮富強和偉大復興,就想到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來自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的無私貢獻。向錢老致敬,您的貢獻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