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寡妇因写副绝对进了宫,不久想家了写首诗,皇帝读完让她衣锦还乡

有句俗语叫“高手在民间”,大家都很熟悉,其实它还有下一句:绝活出草莽。这10个字看起来好懂,但真要辨别起民间的高手来却非易事,当年苏东坡就吃过这个亏。

寡妇因写副绝对进了宫,不久想家了写首诗,皇帝读完让她衣锦还乡

当年东坡被贬岭南,在田间巡查时看见一位给家人送饭的老妇。东坡见她不修边幅的样子便有意调侃地说了一句:“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这话也是相当毒舌了。谁知这位老妇是个高人,当场回了他一句:“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别看这话只有14个字,却是说中了苏轼的痛处,他当年正是因逞口舌之快才会被贬。

与这位老妇一样,本期这件文坛趣事的主角也是一位老妇人,此人姓范,是明朝民间的一个寡妇。当年明代大学士杨士奇路过一个村庄,正好村里有个私塾,他便进去探访。学堂的读书人他都不在意,但堂中挂的一副绝对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寡妇因写副绝对进了宫,不久想家了写首诗,皇帝读完让她衣锦还乡

墨落杯中,一片黑云浮琥珀。

梳横枕上,半轮残月照琉璃。

仔细品来,这副对联确实妙得很!上联将落入杯中的墨汁比作一片黑云,写出了墨散时的舒卷之姿,而将杯中水比作琥珀,也颇有意境,令人眼前一亮。下联将置到枕上的梳子比作半轮残月,也可谓相当有想象力了。这两联虽只有短短22个字,却将生活中最常见的景致写得如诗如画,更难得的是上下联完美成对,十分工整。

寡妇因写副绝对进了宫,不久想家了写首诗,皇帝读完让她衣锦还乡

杨士奇赶紧找私塾的学生来问,一名学生表示这是自己母亲范氏的写。不久后,宫中要招选女学师,杨士奇立马想起了范氏,就这样因为一副绝对这位寡妇便被请进了宫当老师。日子久了离开家乡的范氏很想家,一日她看到一幅牧牛图想起了自己在乡间的生活,一时伤感便在图上题了首诗:

贵妇血贱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

争似阿婆牛背稳,笛中吹出太平歌。

寡妇因写副绝对进了宫,不久想家了写首诗,皇帝读完让她衣锦还乡

别看这首诗的遣词并不算高明,但却达到了以诗抒意的效果,仅28字令人叫绝。图中画的是一位牧牛的老妇,诗人便将她与杨贵妇和王昭君相比。前两句的两个典故,一笔道出了两位女子一生之痛。虽然老妇和她们相比,没什么名气,也没有惊艳的容貌,但却活得比她们自在。

后两句中最妙的是一个“稳”字,对于人生范氏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或许有人觉得人要活得风风光光,但对她来说最好的人生就是安安稳稳的平淡。最后的落笔,“笛中吹出太平歌”写得就颇有情商了。这一句一语双关,既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乡间过平凡的生活,也指出当时并不是贵妃和昭君所处的乱朝,这话其实是给皇帝戴高帽了。

寡妇因写副绝对进了宫,不久想家了写首诗,皇帝读完让她衣锦还乡

皇帝读完这首诗,自然是高兴得很。毕竟虽然范氏有归意,但却并不是因为心中有怨气,反而在诗中夸了自己。于是皇帝不但让她还乡,还赐了她不少赏赐,对范氏来说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虽然这位范氏的全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通过这件文坛趣事确实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高手在民间。大家还知道哪些民间高手呢?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