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歷代詩·三國(楊簡)

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


曹操始居鄴,劉備據成都。
孫權在金陵,鼎足互相圖。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雖然是“官渡之戰”的失敗者,但袁紹的力量確實很強大,即使“官渡之戰”沒有獲勝,但畢竟這麼大的體量擺在那裡,曹操也對他沒有辦法。不過袁紹有一點是很失誤的,他要讓小兒子袁尚上位,但又不全力支持袁尚,模糊不清地把各個兒子和外甥送到其他州去,讓他們尤其是長子袁譚有想法。等到袁紹一死,袁譚和袁尚也就掐上架了,最後讓曹操漁翁得利。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曹操重創袁尚的一次戰役——“鄴城之戰”。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袁譚請求曹操對付袁尚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袁紹的去世對袁氏集團確實是一個打擊,但曹操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一舉消滅袁尚和袁譚,在嘗試一次進攻後,把目標放在劉表的身上。結果曹操一走,袁譚和袁尚就發生的矛盾。由於袁紹生前的安排,袁尚佔據的資源的軍隊、裝備都比袁譚強,把袁譚從鄴城打到南皮,再從南皮打到平原,一路攆著袁譚打,又要攻打平原,好徹底把袁譚趕出河北,或者直接吞併袁譚的勢力。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支持袁譚的謀士郭圖曾經勸說袁譚,和曹操聯合進攻袁尚。趁著曹操攻打袁尚的老巢鄴城的時候,袁譚就可以趁機攻打冀州的其他地方;假如袁尚被擊敗,袁譚還可以接納袁尚的勢力,一起對付曹操。曹操等於給袁譚打工。畢竟袁譚和袁尚是兄弟關係,曹操也算是袁紹的一個大仇人,袁譚一開始沒聽從郭圖的建議。等到袁尚兵臨城下,袁譚危在旦夕的時候,他終於拋開了道德上的顧慮,派使者辛毗到曹操那裡提出同盟。曹操也同意了同盟關係。於是乎曹操趁著袁譚暫時還站在自己這邊,對袁尚發動了進攻。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英雄記》:“郭圖說譚曰:‘愚以為可呼曹公來擊顯甫。曹公至,必先攻鄴,顯甫還救。將軍引兵而西……’譚始不納,後遂從之。”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鄴城之戰”的過程

小編姑且將“鄴城之戰”分為三個部分。

一、曹操圍攻鄴城

在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二月,袁尚又去攻打平原的袁譚。曹操趁著這個機會進攻鄴城。當時鄴城中留守的人是審配和蘇由。曹操軍隊來到鄴城以南的洹水,蘇由打算與曹操裡應外合,但是被審配所差距。審配和蘇由在鄴城中發生火併,蘇由失敗逃出鄴城投降曹操,審配暫時消除了鄴城中的不穩定因素。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由欲為內應,謀洩,與配戰城中,敗,出奔太祖。”

曹操打算用地道進入鄴城,審配在城內挖壕溝攔截曹軍;審配的部將馮禮秘密打開突門(古代一種城門),放入曹操士兵三百多人,審配在城樓上發覺這個情況,用石頭破壞、封鎖突門,再一次堵住了曹軍的口子。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面對這種棘手的情況,曹操放緩了對鄴城的進攻,加強了封鎖。曹操先是拔除了鄴城周圍的幾個縣城(具體在第二部分),然後在鄴城附近挖掘壕溝,一開始挖得很淺,放鬆審配的警惕,然後趁夜挖深,引水進入壕溝,將鄴城死死圍住。

《後漢書·袁紹傳》:“初令淺,示若可越。配望見,笑而不出爭利。操一夜浚之,廣深二丈,引漳水以灌之。”

二、曹操切斷魏郡與上黨的聯繫

鄴城與幷州相鄰,中間隔著太行山脈。幷州也算是袁氏的殘餘勢力,是袁紹的外甥高幹在統治。鄴城對曹操也不算是孤軍奮戰,它可以得到來自幷州的糧草。當時魏郡武安縣長尹楷駐紮在毛城,保持上黨到鄴城之間的糧道暢通。為了讓鄴城孤立無援,曹操令曹洪看住鄴城,自己率軍擊敗尹楷,切斷上道與魏郡的聯繫,而後又擊敗負責守備邯鄲的沮鵠、迫使易陽縣、涉縣的長吏投降。易陽和邯鄲在鄴城以北,涉縣和毛城在上黨與魏郡之間,這些地方被盡數拔除,鄴城找不到糧食的來源,曹操繼續挖掘壕溝(具體在第一部分),其目的在於困死鄴城守軍,同時也是為了圍點打援。果然在後面幾個月,鄴城中因為缺少糧草的問題造成大規模的減員。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自將擊楷,破之而還。尚將沮鵠守邯鄲,又擊拔之。易陽令韓範、涉長梁岐舉縣降。”

三、曹操擊敗袁尚攻破鄴城

袁尚得知鄴城有難,連忙放棄平原,率領一萬人回救鄴城。袁尚想給鄴城的審配一個回援的信號,交通信息,派遣一個叫李孚的人到鄴城。李孚假裝是曹操派來的都督,設計收押了鄴城南圍(曹操此時當在鄴城北)的一個守將,成功用繩索進入鄴城,與審配交通信息;然後讓審配放出一部分人向曹操投降,給自己打掩護,自己又趁機回報袁尚。

袁尚屯兵在鄴城以北的陽平亭,在夜中點燃火把向鄴城中示意;鄴城中也舉火為號。審配和袁尚打算裡應外合,把曹操的軍隊殺一個對穿。但是雖然想法很好,現實卻很殘酷。袁尚和審配都被曹操打敗,審配繼續回鄴城,袁尚被擊潰,向北跑到中山國,在中山國又遇到袁譚趁火打劫,直接投奔自己的二哥袁熙去了。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曹操在追擊袁尚的時候,不僅獲得了袁尚軍隊丟下的輜重,還得到了袁尚的印綬、節鉞衣服。曹操把這些東西給鄴城中的守軍看,示意袁尚已經被擊敗了。在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情況下,鄴城守軍的士氣降低到谷底,審配的侄子審榮開城門投降曹操,經歷半年的鏖戰,曹操軍隊終於攻破鄴城。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得尚印綬節鉞,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八月,審配兄子榮夜開所守城東門內兵。”

曹操是如何攻克鄴城,重挫袁尚的?看一看“鄴城之戰”的過程

“鄴城之戰”的影響

曹操通過“鄴城之戰”順利進入冀州,同時也極大動搖了袁氏在北方的影響力。幷州牧高幹不敢接受袁尚,向曹操投降。而袁尚的勢力受到重挫,被驅逐出冀州,曹操與袁譚之間的同盟關係也沒有再存在的必要。於是曹操以袁譚攻打其他地方為由,撕毀盟約,很快就消滅了袁譚。曹操就這樣基本上消滅了袁氏的勢力(並不徹底,但已經無法威脅曹操的地位),“鄴城之戰”就是其中一次比較重要的轉折點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