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这是一本曾经的抑郁症患者写的书。

在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后,王宇老师选择成为了一位心理咨询师,来帮助更多人的明白,抑郁究竟是什么,都有哪些表现,以及当抑郁来临时,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在这本书里,灵遥读到了王宇老师的专业与对这个世界的爱,也想起了自己在黑暗里挣扎的那两年。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其实,抑郁并不可怕,我们只是不懂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罢了。

不过,灵遥相信,在读完了今天的这篇科普文后,你将会对抑郁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学会更加自如地去面对它。


01.

抑郁究竟是什么?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如果一顿解决不了,那就吃两顿」。

如果你只是情绪不好,那么,这句话或许管用。但是,如果你抑郁了,抱歉,你也许连吃饭的动力也没有。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因为,抑郁的本质,是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

换句话说,对一个抑郁的人来说,吃饭没意思、看电影没意思、上网没意思、出门遛弯没意思、买买买没意思、旅行没意思,谈恋爱没意思……

总而言之,就是什么都没意思。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于是,抑郁来临时,人往往会变得很恐慌。

想想一下,你突然就不快乐了,而且还找不到任!何!原!因!

,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时,有的人会试图做点什么,试图让自己的好起来,结果,越想摆脱,反而会越跌越深,直至绝望的、动弹不得地躺床上,看着天花板,默默地流着泪。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02.

这该死的抑郁到底是怎么来的?


抑郁,和感冒一样,都是一种症状。

只是感冒是一种身体上的症状,表现为发烧、流鼻涕、咳嗽、乏力,抑郁是一种情绪上的症状,表现为悲观厌世、情绪低落、行动力低。

就如同感冒的发作,既与你身体的抵抗力有关,也和你的生活方式有关一样,抑郁同样如此,也是外因和内因同时起作用。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我们先来看一下内因:

如果你在网上看过那些抑郁患者们写的东西,你会发现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往往都有一个不那么快乐的童年:

要么,他们有一对严苛的父母,总是给他们提一个接一个的要求,要么,他们在学校时,常常孤独一人,很难与周围人打成一片。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有这样童年经历的孩子,往往会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无法相信有人会毫无保留的,不条件的爱着他们

于是,他们到了成年以后,仍旧拼命地去用自己的「优秀」向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好孩子。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倘若能够证明倒也还好,一旦失败,这些人便会倾向于认为都是自己的错,陷入到自我攻击中,与抑郁时的状态,是很相似的。

接着,我们来说一下外因。

抑郁的外因,有很多,像是失恋、离婚、考砸、被解雇、公司破产等,都可能是抑郁的导火索。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这时,你也许会问了:「不应该呀,这人长得好看,家里有钱,事业前景一片大好,遇到这么小点事儿就抑郁,心理承诺能力也太差了吧?」

其实,你这么想呀,是因为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每一件事,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位置,是完全不同的 。

就拿考试这件事情来说,对那些考试经常不及格的人来说,考个60就该烧香拜佛了,但,放到一个平日里经常考90、100分的学霸身上,考个60分,简直是晴天霹雳。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所以,真正打倒一个人的,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这件事情对那个人的意义。

如果你不幸是那个跌入泥潭的人,不妨好好想想,这块「石头」为什么绊倒了你?以及,这件事情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如果你是你周围人陷入了抑郁,你要明白,你有不听他/她倾诉的自由,毕竟,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都比你更适合做这个倾听者。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但凡你选择聆听,请时刻牢记,打开耳朵,闭上嘴。

03.


说完了抑郁的症状和成因后,我们来说一下怎么治疗它。

关于药物,灵遥的态度和作者一样,既不必完全否定药物,也不用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药物上。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在抑郁的初期,服用药物,调节你脑内的化学物质,能够把你从「要死不活」的状态,拉回到「可以正常思考」状态,给你面对抑郁的勇气。

而药物一旦起效后,你的睡眠质量将得到很大的改善,身体和大脑也将慢慢恢复到正常运转中。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但是,你也要知道,

药物再好,它也只是「拐杖」。

且不说「是药三分毒」,你的抑郁思维方式如若没有被纠正过来,你会在遇到相似的情况后,接二连三地跌入抑郁的状态,直至彻底打消你康复的念头。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这样一来,

抑郁也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帮助你改变你错误的思维方式,丢掉曾经束缚在你身上的枷锁,活出快乐的自己。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那么,抑郁的背后,都有哪些负性思维在做怪呢?


第一种思维,是「完美主义」。

即便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抑郁者却常常无法接受自己犯任何错误。因为,在抑郁者的心里,始终刻着一个名为「我只有优秀了,才值得被爱」的等式。

于是,他们会在没有做到一件事后,反复在脑海里回放,做出自己如果balabla,就不会balabala的假设。结果,这种事事要求完美,反而让他们整日处在和自己的战争中,能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所以,远离抑郁的第一点,是「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当你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时,你其实也就看到了未来进步的空间,从而能够把不足当成是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毕竟,「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发现自己又比昨天进步了好多」的感觉,才真是妙不可言!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第二种思维,是「负性思维」。

我给你举个例子,同样是没有做好老板交代好的任务,有的人会在老板骂了自己几句后,回到工位上认真反思自己为什么这次没有做好,以及,下次接到类似的工作,都该如何去做。这就是比较积极的思维。

但有的人,老板说了几句后,那是天都要塌了。

回到工位上,满脑子里转着的都是,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工作搞砸了,领导开除我怎么办?万一被开除了,我下个月的房租该怎么办,还有我父母,他们都会怎么看我。我对象会不会看我没工作,和我提分手……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颇为讽刺的是,当你在这么想的时候,你老板也许早就把说你这事儿忘到了「爪哇国」里,甚至还想着下次有任务时继续带上你。

那么,对待负面思维,都有哪些好方法呢?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情绪,并不一定是事实。不信?你可以先把你的推论记下来,然后好好做你手头上的工作,看看你老板是不是真的会来解雇你。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再说了,退一万步讲,如果你老板真的解雇了你,说不定是他眼瞎,一个更好的机会,正在未来等着你呢~

其次,你可以试着聆听你的情绪,看看它都想要对你说什么。

比如,你感到委屈,可能是因为情绪在告诉你,不能再继续做「包子」了,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要主动维权;你感到愤怒,可能是因为情绪在告诉你,有人在侵犯你的权利,站住来,反抗它,等等。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久而久之,你便会发现,每一件不开心的事,都是上天赠予你的礼物。它太希望你变好了,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给你设置个小麻烦,来提醒你,该改变啦


最后,你要学着质疑你的负性思维。

毕竟,你以为的主语是「你」,不是「别人」,人家未必和你一样「以为」,你担心的事情 ,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就别自己吓自己了。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抑郁自愈停药1年有余,灵遥现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和你说一说心里话。

首先,灵遥想要和你说的是,只要你正视它,抑郁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得过抑郁症的人,他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最终走上了自杀这条道路。比如,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不仅没有被抑郁击垮,还带着英国人民挺过了法西斯接二连三的轰炸,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其次,你不要害怕抑郁,它和感冒一样,只是生活给你的一个提示,提醒你要在饮食、睡眠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多多注意,好好爱惜自己。

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并不是来完成任务的,我们还要去享受生活,感受生活里的美。

每一个抑郁患者,心里都住着一个敏感的孩子|了解抑郁,爱上自己

最后,抑郁是可以治愈的,染上了抑郁也不用担心,认真遵医嘱,主动地去了解自己,关心自己,谁都能好起来。


祝好!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