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定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陕西榆林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色环保节能示范县”、“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桂冠都由定边县夺得。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与靖边县、本县安边镇合称“塞上三边”,是陕西省的西北门户、榆林的西大门。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自古以来,定边商贾云集,素有“旱码头”之称。全县辖15镇5乡、6个社区、335个行政村,总人口34.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07万人。县境内有回、蒙、满、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3000多人,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文化交融,底蕴深厚。秦时纳入版图,自北魏设大兴郡。北宋时期,范仲淹为之命名“定边”。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设定边县。定边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毛泽东、彭德怀、董必武、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近年来,随着定边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涌现出了石油劳模张林森,治沙英雄、十八大代表石光银两位全国劳模。定边文化资源深厚,农耕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县境内不仅有仰韶文化遗址,还有郝滩汉墓群、鼓楼、隋明古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剪纸、说书、皮影、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先后被文化部、省政府授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陕西省文化先进县”等称号。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地域广阔,能源富集。全县东西宽98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食盐、皮毛、甜甘草被誉为定边的“老三宝”,石油、荞麦、马铃薯被誉为定边的“新三宝”。县域内,石油、天然气、原盐、芒硝、硫酸镁、氯化镁等矿产资源颇具优势,是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石油资源分布较广,已探明储量16.18亿吨,是全国石油产能第一大县。定边县也是陕西唯一的湖盐产地,共有大小盐湖14个,盐田总面积98平方公里。此外,全县煤炭预测总储量超过400亿吨,开发潜力巨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优势明显,是全省新能源产业第一大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定边县境内交通便利,青银高速公路和307国道横贯东西,303省道、定铁及定刘张等县乡公路纵跨南北,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800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枢纽、连接各乡镇的“一横三环九条连接线”公路网络。定边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经济交往活跃,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定边积累了坚实的基础和实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定边县,正以矫健、稳重的步伐,大踏步地向前迈进。相信未来的定边县,会越来越美好。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走进榆林西大门定边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