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惠來政區名稱特點

地名是人們對特定方位、範圍、形態特徵的地理實體給予的特定俗稱的語言文字代號。地名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地理、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區域的地名往往有很大的差異,而各區域在地名組成上又獨具特色。對區域地名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社會意義:首先,它可以為現階段行政區劃的調整、政區的命名等提供參考、拓寬思路;第二,它是素質教育時代最好的鄉土史地教材,它形象、生動、豐富而且耐人尋味,與現行的初中素質教育新教材《歷史與社會》的切入點正好吻合;第三,它從更深層面上挖掘出區域的文化特徵,有助於當地的旅遊文化定位與旅遊資源深度開發,有利於旅遊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惠來政區名稱頗有地方特色。研究惠來政區名稱的特點,可以為惠來現階段行政區劃的調整、政區的命名等提供參考、拓寬思路。

一、以歷史命名,具有濃郁地方歷史文化色彩

這類政區地名,濃縮著該地的歷史、人文內涵,較有特色,容易記憶,不易重複或獨一無二。如:

1.靖海鎮。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靖海守禦千戶所,取“平息寇患、安定海疆”之意而名,屬潮州衛。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建靖海所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靖海千戶所併入惠來縣。

2.神泉鎮。隋時,四面環海,乃一小島,唐代島上有民定居,村坐落神廟前,故稱“神前”。後因泥沙沖積,島與陸地相連,形成背山面海的地勢。明洪武時,因海邊有一淡水泉井,清甜可口,神童蘇福撰獨聯“快取攜而不竭任滷浸鹹蒸獨標平淡”,遂改稱“神泉”。

3.東港鎮。歷史上長青村之東部小河“月勞 投溪”航運直通甲子港,溪岸邊闢有船塢小碼頭,稱為東港。有村靠港邊,因港得名,故名東港。

4.鹽嶺村,位於惠城鎮。鹽嶺村後有一山嶺,是惠來、普寧、潮陽三縣界山,古有“雞鳴三縣”的民諺,歷史上是三縣鹽販運私鹽必經之地,曾設鹽圩而得名。

5.史嶺村,位於隆江鎮。村地原為附近村民放牧的荒山崗,俗稱“牛屎嶺”,村民用它作為該村稱謂;明末又因先祖曾官封御史,又稱御史嶺;在1949年簡稱史嶺,

6.見龍村,位於隆江鎮。北宋年間創村,因村背後之山如龍起伏,狀似龍首,故稱“見龍頭”,村東1公里處“厚培村”有林氏開基古墓,詩云:“見龍得水起風雲,丹桂榮林沾雨露。”解放後簡稱見龍。

7.千秋鎮村,位於葵潭鎮。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帝昺兵敗南逃,處置使鄒氵鳳 曾駐兵於此,因勒銘石上:“崇岡壁立,曲水長流,天險莫升,人謀曷籌,鎮壘千秋。”宋帝昺題其名“永鎮千秋”,清代遺蹟猶存,故名。

8.驛後村,位於靖海鎮。始創宋紹定(1228)年間,宋樞院璣閣使銓的後代派五世孫到這裡看護祖墓,胡姓從惠來京隴到此定居。因村建在武寧驛(惠來縣誌載:武寧驛舊基,在縣東60裡靖海所北門外)之後,處靖海驛站後面,故得名驛後。

9.鰲頭村,位於神泉鎮。相傳明嘉靖年間,與赤洲、神泉之村合購一塊從海上漂來的大樟木,聘請工匠雕塑成三尊神像,唯鰲頭村一尊因木料不足補上頭顱,此事後經雕塑工匠無意言談中洩破,外界人隨口而出叫“割頭老爺”,後“割頭”之土俗地名就代替了鰲頭。到明代末期,華湖村一舉人建議改“割”為“葛”(偕潮音),從此葛頭之俗稱一直沿用。新中國成立後,複稱鰲頭。

10.東鋪村,位於仙庵鎮。古時,在今東鋪村南至紅橋村東北面一帶,有一天然港口。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舟楫頻繁,商賈眾多,岸上形成一片繁榮圩集名曰“復古市”,兩旁鋪戶林立,楊、李、胡等姓鋪主在圩集東面建村,故名東鋪。

11.徑口村,位於周田鎮。清康熙年間(1690~1700),黃氏從周田前湖分支到此定居。因村北面有下徑山和一座關門,叫葵陽關,是出入關隘道口,故名。

12.官路村,位於華湖鎮。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黃姓從福建蒲田遷居至舊厝定居,後移至官道旁立寨創業,故名。惠來置縣後,屬潮州府管轄,官員上府城必經此道向東走,民稱官道。

13.達三圩村,位於東隴鎮。古為圩市,因圩北背陳厝山,故名“陳山圩”,又因圩市接近惠來都、隆井都、龍溪都之三界地,溝通三都之貨殖,雅稱“達三圩”。南宋寶祐至鹹淳期間(1253~1270),有夏、薛、陳、吳、洪等姓先後在圩集北側定居,遂以圩名村。

14.新圩村,位於溪西鎮。明初(1368~1378),羅、古、洪等姓來此置居,後林、陳等諸姓相繼遷入,為多姓聚居,地處龍江河西岸,與隆江鎮隔河相望,昔年,龍江西面村民必須經此渡江上岸買賣,交通不便,遂在此設立圩集,故取名“新圩”。

15.覽表村,位於岐石鎮。宋紹熙四年(1193),吳氏從潮陽縣惠來都烏石林村到海豐縣龍溪都雙梅樓江邊石壁處創村,取名石壁。後屢遭海寇侵擾,遷至江側另一處置居,改稱鰲江。祥興二年(1279),據傳宋帝昺駐師於鄉,報文天祥丞相表至,帝昺披表閱覽,故改名覽表。

16.兵營村,位於葵潭鎮。明末,惠來縣舉人林學賢率兵數千屯於村東南2公里的虎頭寨,抗擊官兵,時官府在此駐兵紮營,圍剿林學賢,因此稱此地為“兵營”。康熙五十二年(1713),黃氏從鄰村鎮寧(今頂寨)遷移來此圍寨創鄉,定名“登瀛寨”。人們習慣仍稱為“兵營”,沿用至今。

二、以姓氏命名,反映出該地的創村歷史。

惠來有不少村名,以最初到該地創村的姓氏為名,至今仍然沿用;也有後來雖然遷走,多姓或他姓居住,仍沿用該名;但也有個別出現變化。

1.因某姓氏創村而得名,至今未有改變的。

(1)惠城鎮劉西塘村。清朝末年(1889),劉姓遷移到此定居,因四面環山,中間有一片平地像魚塘,故名“劉西塘”。

(2)隆江鎮黃洋村。黃洋村原名耆洋,明宣德年間(1426~1435),黃氏先祖從周田鎮前湖村到此創基定居,因村地四周地形低窪,每遇大雨積水似洋故名耆洋,后冠以姓氏改為黃洋,一直沿用至今。

(3)隆江鎮楊厝寨村。原名厝寨村,明朝嘉靖年間,楊姓從福建莆田來此定居,后冠以姓氏,故名“楊厝寨”。

(4)隆江鎮餘頭村。別名於頭,明末,餘氏從福建莆田到此創村,村位於附近村民放牧的山崗前面,並冠以姓,故名。

(5)隆江鎮後曾村。明萬曆年間(1550~1562),曾氏來此創村,與鵝豆村村民一同居住,後遷外村搭寮居住,並冠以姓氏命名,故名“後曾”。

(6)隆江鎮林太村。明朝萬曆年間(1572),林姓在龍江河邊定居創村,為取興旺發達之意,故名“林太”。

(7)隆江鎮陳隴村。宋時福建莆田人陳原父中進士,任海豐縣令,後逝世,子孫扶柩回家,路經總鋪洋遇暴風雨,洪水數天不退,棺木遂葬於今陳隴村前山(恰鼎金)。宋紹興年間(1131~1182),陳原父後裔回到此定居守祖墓,名“耆隴”,原居林、李二姓他移。新中國成立後為方便稱呼,冠以姓氏,改稱陳隴。

(8)葵潭鎮餘家寮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餘氏由普寧尖石北山村遷移至此搭寮定居,原名“溪墩界”。其時有唐、顏、謝三姓人氏共居於此。為便於客人探訪和與人相處,分別用“餘家寮”、“顏屋地”、“謝家宅”等名稱稱呼各自宅第。明萬曆癸未年(1583),唐、顏、謝三姓相繼外遷,僅剩餘姓,遂以“餘家寮”作為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9)華湖鎮華謝村。宋天禧至天聖年間(1018~1023),謝氏從潮安翔龍大窖鄉到縣城東南面1.5公里處創居,因村駐地地勢低平,且全村皆姓謝,故名“下謝”,新中國成立後雅稱“華謝”。

(10)華湖鎮犁林村、犁高村。明初,林氏先祖從周田獅石村遷徙至潮南區赤寮村後,再在赤寮村移居至此創村。因後面山林地形似鞋狀,故稱為“後林鞋”或“涵鞋”,書寫為“後林犁”。(“鞋”與“犁”潮音土音相近),因時有高氏子孫一支也在此居住,雖同一地脈,但分為二個自然村,一個姓林,一個姓高,俗名“後林犁林”、“後林犁高”,簡稱犁林、犁高。

(11)華湖鎮後謝村。明景泰四年(1455)謝氏在此創村。因地處東福阜後,居民姓謝,故名“後謝”。

(12)東隴鎮後吳村。南宋1184年前後,吳氏善士祖二房裔孫從後堀村移居到此,定居時,該村已有幾戶他姓人氏居住,由於吳氏遷入,他姓人氏相繼遷走,全村僅剩吳姓,並以姓命名,故稱“後吳”。

(13)東隴鎮華房村。明正統年間(1436~1449),房氏從廣東大埔縣遷來,以姓名村,雅稱華房。

(14)東隴鎮華吳村。宋淳熙十二年(1185),吳氏從福建蒲田移創鎮內烏石村,後分居此地,因地勢低窪,面前有一大湖,故名“下湖”,後因村皆姓吳,故改為下吳,雅稱華吳。

(15)東隴鎮桂林村。南宋1275年,林姓祖宗從隆江鎮鳳光村移居此地,因與古巷、埔美兩村相鄰,均為林姓,故名“桂林村”。

(16)仙庵鎮林厝村。明成化年間(1465~1488),惠來縣靖海鎮林姓到翁厝鄉東面定居,1950年在翁厝村中拆出後以姓定名,稱“林厝村”。

(17)仙庵鎮柯厝村。清乾隆年間(1765~1795),潮陽峽山洋內柯姓人到此創村,以姓定名,故稱“柯厝村”。

(18)仙庵鎮翁厝村。明天順年間(1457~1465),翁氏到此創村,以姓定名,故名“翁厝村”。

(19)溪西鎮葉厝村。1516年,葉氏從福建南陽埔田來此創村,以姓定名,故名“葉厝”。

(20)溪西鎮西黃村。別名西湖黃。明永樂八年(1410),黃氏從周田鎮前湖村來此置居創村,因村地背靠獅形山丘,面向湖洋,故稱“獅湖”,後為書寫方便,把“獅”改為“西”(兩字潮音相同),稱“西湖”,又因全村皆姓黃,故稱“西湖黃”,簡稱“西黃”。

(21)溪西鎮西詹村。明正德四年(1509),詹氏從饒平縣來此定居創村,因村後有三座形似“獅”的山丘,前面有一湖,故取名“獅湖”,為書寫方便把“獅”改為“西”(兩字潮音相同),稱“西湖”,全村均為詹姓,故稱“西湖詹”,簡稱“西詹”。

(22)溪西鎮軍林村。元至大年間(1308~1311),林氏由隆江鎮林太村分居於此創村,取名“軍林”。明朝晚期,據說其十五世祖林野鵬原為平民,因樂善好施,得升授為南京鎮平衛。為使君子仁人之風範能在故居中蔚為風氣,遂改村名為“君林”。清康熙年間(1672~1688年)因避諱,改為軍林。

(23)岐石鎮朱埔村。別名朱厝埔。因村地勢自高而低,形成三山埔(龜山、赤山、地龍埔)。清雍正元年(1723),龍溪都鳳鎮村朱氏裔孫到地龍埔前定居創村,由姓氏加地名,故稱“朱厝埔鄉”。1950年前後稱“朱厝埔”,後簡稱“朱埔”。

(24)鰲江鎮陳畔、黃畔村。明萬曆年間(1574),陳氏從岐石鎮分支遷鼎沃村定居創村,因村二姓(陳、黃)分兩畔,故名“陳畔”、“黃畔”。

(25)鰲江鎮後陳村。宋末,創鄉時有前陳、後陳兩部分,後因社區規劃故稱“後陳”。

(26)鰲江鎮新林村。南宋寶慶年間(1224~1227),林姓從福建莆田到此創鄉,因地靠近塭地,故名“新埭”;明正德年間,海盜經常為害村民,迫使村民四周築寨設防,因此稱為“林厝寨”;有林、李二姓,據東、西二畔,1963年居林姓的村落改名為“新林”。

(27)鰲江鎮新李村,南宋淳右年間(1252年)李姓從普寧裡湖烏門樓來此創鄉,清乾隆年間(1737-1795)自圍寨,稱李厝寨;解放後改名為“新李”。

(28)東埔農場新厝詹村。清康熙年間(1689~1727),詹氏從福建至此創村。後分居到東埔上村、後埕頂置居,後再移居新厝,並以姓冠村名,故名“新厝詹”。

2.沿用他姓而得名,與村中主要姓氏無關的。

(1)惠城鎮林厝埔村。清朝末(1892),夏姓兄弟二人從福建入惠創基,一人定居後洋,一人定居林厝埔。初創時,所在地為林姓一塊荒地,故名“林厝埔”。

(2)東隴鎮黃厝墩村。明正統年間(1436~1449),黃、楊諸姓在此定居,後又有吳姓從田中村遷徙而來,原以姓氏定名,且村中有一土墩,故名“黃厝墩”。後來吳姓興起,他姓逐漸遷徙他鄉,僅剩吳姓一族。

(3)大南山僑區詹厝葛村。明正德年間(1501~1521)詹姓在此置居,故名“詹厝葛”(古稱小村、寮地、屯等為葛),後為黃姓所購,詹姓他遷,現全村皆為黃姓,仍稱詹厝葛村。

(4)周田鎮施家村。1625年前後,此地有施姓人家居住,以姓命名,稱“施家”,後受賊寇騷擾而散鄉。後來杭美村陳氏派人在此守祖墳並落戶,逐漸繁衍成村,仍稱“施家”,沿用至今。

(5)華湖鎮後陳村。宋初,陳氏在此搭寮居住,毗鄰鄉人在稱呼陳氏的居住地時,都說在後面姓陳的人家,以後就形成該居住地的鄉名“後陳”,屬七鄉中的一鄉。南宋中期方姓從坑東遷入至此,明中期陳姓人家逐漸遷出另居別處,僅剩方姓,鄉名仍稱後陳。

(6)華湖鎮前何村。前何村古時隸屬東福阜(今東福村委會),由何氏先搭寮居住,人們在稱呼何氏的居住點時,就說前面姓何的人家,故居住點得名“前何”,後成為村名,屬七鄉中的一鄉。南宋中期方姓從坑東遷入到此居住,明中期何姓逐漸遷出定居他鄉,僅剩方姓,村名仍用“前何”。

(7)大南山僑區謝塘村明初,謝姓到此創村,因村前有一蓮花塘,故名蓮塘,清初改稱謝塘,後陳、林、許、鄭、吳等姓相繼遷入,仍稱謝塘。

3.原因某姓氏而命名,後因該姓氏失傳或其他原因而改名。

(1)惠城鎮店坑村。店坑村舊稱蔡店坑,古時有一蔡姓在此開店,後蔡姓失傳,時有何氏(稱瀘江世家)來此定居,李氏從潮陽圓山來此定居;因村後地龍形狀象蛇形,村沒有蔡姓,故去首字,更名為“店坑”。

(2)溪西鎮厝寨村。清朝期間,有龍姓到此定居創村,後有陳姓同聚。龍姓先創,故取名“龍厝寨”。1976年報上級批准,簡稱“厝寨”。

(3)周田鎮厝坑村。明天啟五年(1625),史姓在此居住,此地前面有一大坑,故名“史厝坑”,後因受賊寇騷擾而散鄉。後來賴、遊、張三姓從潮陽分支來此地創村,因再無史姓居住,便改稱為“厝坑”。

三、以地形地貌命名,反映出該處的地形特點。

惠來濱海依山,村名中與山、水相關的字特別多,此類命名容易重名或類似。

1.與山相關的字出現頻率高,如坑、石、嶺、坪、崗、坡、墩、埔、巖等,全縣共有137個村,佔全部505個自然村27%。羅列如下。

惠城鎮14個:墩高、蔡店坑、隴頭坑、洪厝埔、鹽嶺、下坑仔、山美、 泗竹埔、望嶺、石古、大山、鍾丘洋、石蘭口、林厝埔。

隆江鎮14個:前埔、巖前、山家、橋埔、宮山、邦山、崗前、史嶺、峰霞、鐵山圩、陳隴、九福坑、鯉魚墩、鹽坑。

葵潭鎮12個:南照埔、三池埔、石陂、白石崗、大湖山、石田、北山埔、長埔、塗牆墩、內坑、圓墩、青坑。

神泉鎮7個:蔗埔:赤山:石龜埔、東坑仔、橫山、石盤、華埔。

靖海鎮8個:南山、後石塔、葛山、厚山、月山、南山寨、虎邦山、西山。

周田鎮12個:考山、興崗、崎岎、東埔、象崗、仙埔、塗坑、石山、施家輋、厝坑、獅石、古埔。

仙庵鎮5個:浮山、四石、京隴、浮埔、點埔。

前詹鎮5個:後山、西埔、赤石、石峻、下埔尾。 華湖鎮4個:坪田、祭坑、西埔、隴美。

東隴鎮12個:東隴、北山、釣石、後岱、黃厝墩、驛埔、赤嶺、寄隴、隴頭、埔尾、石洲、西隴。

溪西鎮11個:吉埔、盟山、山頭、山崗、埔美、埔洋、山仔、後山、油甘坑、尖坑、山隴。

岐石鎮8個:岐石、西埔、金雞山、鋪山、烏石、坑仔、伯公嶺、朱埔。

東港鎮5個:西嶺肚、石門坑、白坑、圓山、石門。

鰲江鎮7個:東岱、山慄、石丁、鳥坑、虎堀、東山。

東埔農場3個:東埔、石佛、雞崗。

青坑林場4個:桃樹崗、泥坑、深坷、上公坪。

華僑農場6個:桔子埔、銀坑、西坑、馬湖嶺、石洲仔、嶺後。

2.與水相關的字也不少,全縣共有112個村,佔全部505個自然村22%。地名羅列如下:

惠城鎮12個:塘邊、洋美、白沙湖、將軍湖、西溪、小溪、劉西塘、河田、後洋、前洋、鍾丘洋、泗竹埔。

隆江鎮17個:江城、黃洋、月潭、海埕、竹湖、水頭、井美(含西塘、塘邊)、吉清村、林溝、洋下、浮草洋、潭頭、象湖、北海、北溪。

葵潭鎮5個:溪口、圓頭湖、三池埔、大湖山、葛魚塘。

神泉鎮4個:澳角、前湖、溪東、石湖。

靖海鎮5個:大潭、後池、義湖、沫港、後湖。

周田鎮2個:青洲村、東前湖。

仙庵鎮7個:華清、裡湖、錫溪、頂溪、西塘、塘華、塘邊。

前詹鎮10個:港仔、島南、港寮、秀水裡、大溪、赤澳、溝疏、濂溪、銘(湖)東村、銘(湖)西村。

華湖鎮4個:溪洋、紅塘、溪仔畔、池畔。

東隴鎮7個:赤洲、港頭、苗海、寄港、湖頭柵、車潭、石洲。

溪西鎮10個:西湖、溪南、水口、溪一村、溪二村、塘田、清平、雙洋、溪洋、渡頭。

岐石鎮5個:華清、湖寮、前汛、後汛、雙湖。

東港鎮3個:月湖、渡頭、水尾。

鰲江鎮5個:澳上、中澳、澳下、水磨、溪頭。

葵潭農場2個:湖美、南湖。

東埔農場1個:紅湖。

青坑林場3個:黃竹潭、深坷、泥坑。

華僑農場10個:馬湖、謝塘、下湖仔、馬湖嶺、池邊、馬龍湖、石洲仔、深塗、龍湖、下洋。

四、以地理位置或方向、方位命名,反映該村周圍的地形特點。

“東西南北”、“上中下(華)”、“前後或頭尾(美)”、邊、畔、墘之類的地名特別多,此類命名通俗易懂,但多有重名。

惠城鎮17個,隆江鎮26個,葵潭鎮12個,神泉鎮12個,靖海鎮17個,仙庵鎮11個,周田鎮12個,前詹鎮13個,華湖鎮23個,東隴鎮16個,溪西鎮20個,岐石鎮7個,鰲江鎮11個,東港鎮10個,葵潭場2個,東埔場4個,青坑場1個,大南山僑區6個。全縣共有220個,約佔全縣505個自然村44%。其中,華湖鎮最多,達23個;靖海鎮最典型,25個自然村2個社區,有17個,約佔63%。

五、“下”雅稱“華”,“尾”雅稱“美”。

這是惠來政區名稱較有特色的一點。

惠城“下埔仔”雅稱華群村。其他如:神泉華家、華埔,仙庵塘華、華園、華清,周田華埔、華厝、華美,前詹華林、華庵、華美,東隴華吳、華房,岐石華清,華湖鎮最多,華堡、華宅、華謝、華隴、華翁、華家、華村,皆屬此類,全縣共有23個。

華湖鎮美園村原名“山尾園”。其他還有:惠城洋美、山美、叮美,隆江市美、孔美、周美、華美、井美,葵潭陂美,靖海草美、坂美,周田杭美、華美,前詹仙美,華湖美園、隴美、會美,東隴埔美,溪西埔美,岐石林美,東港高美,葵潭場湖美,全縣共有22個。

也有例外,但只有兩個,即惠城南美、仙庵四美,乃取“美”之原意。

地名研究是歷史地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其他一些自然科學或人文科學也常常藉助於地名研究,從中獲取實證性的一手資料。通過地名研究,可以復原某地在某一時期的自然環境和環境特徵,重現區域開發歷程和資源利用過程,透視歷史時期的人民活動與軍事形勢。惠來正迎來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近些年來政區版圖發生很大變化並即將發生更大變化,希望此文能為操作者提供些許參考。

惠來政區名稱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