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三千年前的賴國你知道多少?

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三個兒子名叫叔穎,他因為協助兄長周武王姬發率兵討伐無道的商紂王建立周朝有功,於公元前841年被武王分封到賴(故城遺址在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建立賴國,成為賴國的第一位國君。

賴國自叔穎受封立國,經歷了惠公--宣公--厲公--平公--恆公--敏公--襄公--成公--衝公--章公--穆公--文公--添公共十四代國君。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靈王率領諸侯攻打賴國,賴國雖誓死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滅亡,賴國第十四世國君添公為保全家族血脈,只得投降,兩手反綁,嘴裡銜著玉璧,士兵們袒著背,抬著棺材跟從著,到了中軍帳。楚靈王親手解除了他的捆綁,接受他的玉璧,燒掉他的棺材,並且把賴國的後裔遷徙到了鄢(今河南鄢陵縣)居住。後世子孫為紀念先世功業,乃以國名賴為姓,以國土穎川為號,尊叔穎為賴氏一世祖即太始祖。

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有古賴國古城遺址,包信鎮西北2公里的閭河北岸,有賴姓始祖、賴子國開國國君叔穎墓。該墓南北長約66米,寬約30米,高約2.5米,是息縣文物保護單位。而叔穎墓的南邊,有八座古冢,當地百姓稱之為“八王陵”。賴國古城遺址西邊800米的處,有賴國九烈女墓。楚靈王滅賴後,不甘受辱的9位賴國女子相擁投入汪湖,溺水而亡。未遷他鄉的賴國故民被9烈女的剛烈所感動,將她們的屍體打撈而出,合葬一處,故有“賴國九烈女墓”。該古冢東西長18米,南北寬14米,高2米。這是古賴國留存至今的具體物證。

賴國滅亡之後,添公被廢為庶民,居鄢(今河南鄢陵縣),其後世系為:賴先--賴仙芝--賴好古--賴珠--賴妙通--賴忠郎--賴真--賴評一郎--賴深--賴重一郎--賴功行--賴忠誠。賴忠誠系功行之子,仕晉官州太守,賜中憲大夫,致仕後卜居虔州松陽桴原(今贛州市寧都縣肖田鄉美佳山村),先後娶吳氏、王氏為妻,生光、達、通、道四子,合葬於桴原口。

賴忠誠長子賴光,字烈寶,號定風直士。西晉永興元年(304)任浙東刺使,後任廣東提刑觀察使兼兩廣督理學校副使。賴光秉性忠誠剛烈,“八王之亂”時,晉室離散,骨肉相殘,永興二年(305),賴光上章奏劾成都王司馬穎,斥其 “驕奢詐刻,破壞國體,使國中元氣離散,民心憂動,羌胡必侵”等,洋洋數千言。不久,詔加太尉。同年(305)秋,隨東海王司馬越征討司馬穎,卒于軍中。賚受天府治喪,葬於浙東城西半舍許太寧鄉。賴光娶黃氏、吳氏,吳氏生賴遠大,卒附葬浙東城西。賴光是穎川第26世,賴先第13世,亦多被江西賴氏尊為一世祖。

賴光第16世賴泰重,名貴,小字世珍,號應軒,系賴服興五子。娶管氏,生若瞻、若軏。唐天祐元年(904),賴泰重從虔州松陽桴原徙居南州(今南昌市)。賴光第23世賴景星,諱長庚,號星齋,生於宋淳祐四年(1241),徙居豐城,娶朱氏為妻,生均益,系豐城賴氏一世祖。賴景星歿於元至元五年(1339),葬豐城六十九都馬湖當,其墓於明萬曆六年(1578)春為洪水所毀,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遷葬七十四都賴家審;其妻朱氏歿葬豐城五十七都徐閏塘。

賴光第31世賴汝成,系賴志道幼子,名晚,號墨渚,弘治癸丑(1493)年十月十六日生,嘉靖十五年(1536)徙居奉新縣奉新鄉(今赤岸鎮)賴家地,為奉新一世祖,歿葬湖南坪。娶龍鳳洲張氏為妻,生二子:升之、仕之。從賴汝成徙居奉新縣奉新鄉(今赤岸鎮)賴家地以來,迄今已480年。賴氏子孫後分布在赤岸(賴家地、丁家村石埠賴家)、澡下龍溪村金泉塅、縣城馮川鎮以及羅市、仰山、上富各鄉鎮,艱苦創業,耕讀傳家,曾經創造過輝煌,清代道光、咸豐間曾出過父子兩位進士。

賴汝成第十一世賴以立,譜名斯詠,字陶然,號禮庭,縣市鄉(今馮川鎮)上坊人。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嘉慶二十四年(1819)領鄉薦。道光二年(1822),登恩科戴蘭芬榜進士第,朝考入選,分發直隸即用知縣。到省數月,丁父艱回籍,主講鵝湖書院。服闕,題補新河,調任東安。東安素疲難,舊多積案,蒞任兩月,皆為審理,邑稱神明。邑有河堤,相傳蘇味道所築,年久屢潰,民苦於水。以立捐廉培葺,種柳十餘萬株,患始免。民有“蘇公堤,賴公柳”之謠。總督那彥成保薦卓異,引見,著回任候升。調署房山,承辦西陵大差。題升宛平知縣,才八月,以病卸篆。病癒捐免坐補,以母老改近,揀發湖北,署漢陽。時值水災,撐簰賑粥,全活無算。有富室某,爭繼構訟,以五千金介人為壽,求斷勿繼。佯受其票,及質訊,仍斷入繼,當堂出票還之,其人愧服。舊有鹽商陋規八萬兩,詢得其累,悉裁之。任黃梅時,值堤決孔隴、新開等鎮,工甚巨,饑民待拯孔亟。以立抵任,稟請勸捐興修,捐廉三千金以倡,賑濟於挑築,俾饑民得傭工受食,士民於堤上建生祠以報。著有《黃梅築堤歌百韻》梓行。以母病請終養,加捐同知歸。先是為諸生時,唯藉館穀餬口,門徒登科第者十餘。洎釋褐服官,每至一邑,訪求利弊,讞鞠常至漏三下,務當其情,故所在有政聲。解組後,杜門不出,唯以養親教子為事。服食無異寒儒,而邑中義舉,靡不傾囊相助,與帥方蔚、甘紹烈等倡建登瀛集,重修九天閣。咸豐元年(1851),夫婦同屆七十,其子謀稱觴慶祝,弗許,遂獨力捐修延恩寺、天姥宮,計費白金千餘。是秋,次子運揚舉於鄉,旋成進士,觀政刑部,論者謂是好善之報雲。咸豐九年(1859)卒,享年七十九歲,葬澡下鎮龍溪村金泉塅凌家村路邊。著有《宜園燹餘草》近體詩二卷藏於家。賴斯詠生二子,長柱石,次香石。

賴柱石,名世功,字柱(壽)石,號願修,賴以立長子。弱冠隨父之直隸任,由監生應順天府鄉試,呈薦未售。遵籌備經費,例捐縣丞,儘先選用,任山東東阿縣縣丞。阿無糧署,僦居民屋,不受一詞,唯以讀書講學為事,阿以士從學者常十餘,呼為“廣文二尹”雲。卒年五十九。葬澡下鎮上裡河。

賴香石,名運揚,字香石,號頌墀,賴以立次子。生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自幼聰慧敏捷,咸豐元年(1851)中舉人。咸豐三年(1853),登孫如僅榜進士第,官刑部安徽司主事。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進入奉邑,運揚帶鄉勇二百餘人與太平軍力戰,後因餉竭中止。娶呂氏為妻,生同衡、同嚴、同宴三子,卒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葬會埠青樹,享年88歲。著有《耐薌室詩草》二卷,今存江西省圖書館。

奉新賴氏曾有或現存的古蹟和文化遺產有延恩寺、天姥宮、八面廳、金泉井和十八番等。

延恩寺:在縣治東門內,即今奉新縣糧油貿易公司辦公樓後。舊名羅漢院,毀於元季。洪武間,僧崇信、崇義等重創。嘉靖二年(1523),移惠安寺大佛、羅漢於內。嘉靖七年(1528),奉文併入寶雲寺。嘉靖八年,告復,仍名延恩。清朝雍正十二年,重修。咸豐元年(1851),邑進士賴以立捐修。咸豐四年(1854)毀於兵。原置田租歸寶雲寺住持德本經收。同治八年(1869),德本將歷年餘費添置田租二十一石三鬥餘。1983年改建馮川糧管所時,延恩寺遺留的寺宇被拆除,當時還保存寫有“延恩古剎”的青石匾和十八羅漢像,後不知所終。

天姥宮:在縣治北門外城隍廟之東。明崇禎初年,邑人有自西蜀傳神痘之法來者,效如響應,民感神功,建宮祀之。清朝順治十一年(1654),僧常弘增建佛殿,合祀天姥。順治十八年(1661),縣令黃虞再建水心亭於宮前池中,有《水心亭記》。今廢址存。道光初,眾姓遷建於東門內延恩寺左。咸豐元年(1851),邑進士賴以立捐修。四年(1854)毀於兵。同治八年(1869),賴以立子賴運揚倡首勸捐重建,自為《天姥宮記》。

八面廳:位於赤岸賴家地東側,始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建築面積約三千平方米,規模宏大,建築精美。毀於1968年文革期間。賴平英有《八面廳有感》詠此雲:“八面廳堂八面亭,雕龍畫鳳刻名人。南臨湖泊棲絲鷺,插滿蓮蓬不染塵。世事滄桑多變幻,芬芳桃李出斯門。崇尚文化英才出,報效祖國照後人。”

金泉井:位於奉新縣澡下鎮龍溪村金泉組南,建於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金泉井地表由四個圓形井圈共同組成,地下為一圓井,每個井圈上分別刻有“金泉井”、“道光戊戌”、“羅漢章”、“初建”等文字。井架為50公分圓形花崗石構造,高60公分。井深二丈,水深數尺,它曾是金泉塅賴家村民飲用水的水源。該古井整體保存較好,對了解當時當地村民的取水和飲水習俗有一定作用。

十八番:十八番是流傳於於奉新縣赤岸、澡下、會埠等鄉鎮的一種民間傳統曲藝形式,它始於明朝嘉靖年間。嘉靖十五年(1536),賴汝成從豐城遷徙到奉新縣奉新鄉(今赤岸鎮)賴家地定居,成為奉新縣賴氏一世祖。十八番就是他從豐城傳入奉新的,它既是奉新賴氏的傳家寶,也是民間喜聞樂見的打擊樂和管絃樂合而為一綜合文藝形式,有“民間交響樂”之譽。常用樂器有鑼、鼓、鈸、鑔和嗩吶、二胡等。“十八番”由“前五番”、“後五番”和“十寶番”三部分組成,打擊樂和管絃樂交替演奏,前兩部分演奏速度較慢,節奏舒緩,曲調優雅,表現的是對優美田園氣息和鄉間生活的熱愛;後一部分節奏明快,氣氛熱烈,情感逐漸推向高潮。“十八番”通常是在每年辭舊迎新時表演,表達對新年的嚮往,展現農家樂的歡快場面。該藝術形式自傳入奉新起,數百年來盛傳不衰。為傳承這一優秀的文化遺產,2010年奉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將其列入奉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賴氏宗親網收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