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一直覺得北京城裡很堵,開車走了一圈,竟出乎意料的通暢。從新街口往南,到西單路口……北京這些年變化真大。過了西單再往前,菜市口到了。

清朝,菜市口是砍頭殺人的地方,不少名人被斬首在菜市口。明朝這裡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場,“四九城”老百姓很多人都在這兒買菜。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北京南城大吉片在哪?

明清時不光菜市口有名,在南城,如果你不知道“大吉片”那可真太可惜了。這片地界在菜市口南大街東面,騾馬市大街南,虎坊路西,南橫街北邊。這四四方方的寶地曾是老北京南城的魂。

古都北京漫長的交融混雜,成就了老北京獨有的韻味。南城的“宣南文化”形成於明中期的宣南坊。大吉片(最早叫大吉巷)又是宣南坊的核心,曾國藩、左宗棠、魯迅、蔡元培,這裡曾經名家薈萃。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今天從這兒經過,我一時恍惚。高樓聳立,簇新的街道,來來往往的面孔,年輕又匆忙……

大吉片古老的歷史成就了宣南文化

最早,大吉片是金中都城市東擴後形成的新街巷。從宋中期的“裡坊制”走向“坊巷制”宵禁取消,坊牆拆除,這裡的商業已初具規模。

明代皇城南擴,營建外城,前門地區形成商業中心,菜市口,大吉片也日益繁榮。清朝,滿漢分住,滿人住內城,漢人住外城。很多住在內城的滿人會來南城娛樂消費。到了清末“大吉片兒”地區已彙集大小會館78家,所謂的“宣南文化”就是各地會館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士子文化。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回望曾經的大吉片,粉房琉璃街的“美”

然而,這樣一片蘊含了豐富歷史和文化的大吉片,從2006年就開始被逐漸蠶食,直至最後消亡。

2010年,大吉片地區已零星顯見殘垣斷壁,在沒拆的衚衕裡,樹下人們依然乘涼聊天,打麻將、遛鳥、生活得悠哉遊哉。以後幾年,成片的衚衕開始蔓延式消失,院牆上留下的大圓圈“拆”字,觸目驚心。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這條街是2010年前後的粉房琉璃街。如此綠樹參天,下棋的老人,穿行的年輕人,小吃老闆的叫賣,賣針頭線腦的地攤……生活像一條流淌的小河,世世代代南城的老百姓就這樣與世無爭的自得其樂。這也曾是北京城慢生活的片影。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照片裡這講究的“廣亮大門”,不知院落主人是誰?不知它可曾有什麼故事?雖然歲月侵蝕,門板門柱已褪色變形,但當年的繁盛講究,名人云集的氣象已顯露無疑。

粉房琉璃街明初時稱“粉房劉家街”,據說當初有個做粉條的劉家在此居住。街北側原有座寺廟“永樂寺”早已被拆。路西是廉欽會館。粉房琉璃街115號的新會會館,梁啟超曾在此居住,中院北屋是他結婚的洞房。當年他與譚嗣同的戊戌變法被李敖寫進了《北京法源寺》……

這條街有名的不僅是集聚的會館,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理髮攤也曾留下美談。

家住粉房琉璃街47號的理髮師曾是這裡的“明星”。一干二十年的理髮攤為遠近的老鄰居留下溫暖和回憶。做事認真、待人親和,從三元理髮漲到四元,一頭銀髮的他吸引來無數的衚衕愛好者和記者的長槍短炮。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然而,這條貫穿南北的粉房琉璃街僅僅只是潘家衚衕、賈家衚衕、果子巷、南北大吉巷、米市衚衕等大吉片眾多衚衕中的一條。

這裡曾有看不盡的古都風貌,青磚灰瓦、門墩石雕、木刻影壁。北大吉巷有京劇名伶李萬春的故居,南橫東街109號是曾國藩舊址,菜市口衚衕84號的潮州會館……回想不勝枚舉,也心生悵然。

在這30多條大小街巷,300多個不同院落中,很多都是金代留下的街巷格局,到它們被拆掉時已有800多年曆史。人們常說西四的磚塔衚衕是元代北京最早的衚衕,其實,如細細追究,大吉片的歷史更為久遠。

只是,今天它已不復存在。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大吉片消亡的思考

翻開北京城歷史,從當年梁思成痛惜老城牆的消失,到今日承載了宣南文化的大吉片的消亡,每一步都走得“激昂奮進”。

物換星移的今天,大吉片幾十所會館和數十座故居現在只留下寥寥幾個,它們尷尬地“安插”在高樓新路間,失去了古樹與衚衕,失去了市井鄰人的滋養,留下的“空殼”,早已沒了呼吸。

遊在北京,消失的南城之魂“大吉片”,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

當我們正在嘆息老房被拆,一種文化消亡的同時,也許只是置身事外的惋惜。對於住在老房中的普通人,他們侷促的生活,設施的老舊,房間的低潮,洗澡做飯上廁所的不方便一切都是再現實不過的需求。也許,他們更希望拆遷以改善生活。

一種文化如何保存,又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犧牲了什麼,留下了什麼,這需要更大的智慧去解決。

電影《城南舊事》主人公“英子”用童稚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二十年代北京南城雅緻的衚衕,精巧的四合院,還有駝鈴聲聲。那和緩、京味十足的南城生活,已一去不回,永遠的留在了電影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