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昆明滇池边有两个梁王山,可能大家比较熟知的是位于呈贡和澄江之间的,有滇中第一高峰之称的,主峰一山观三海的梁王山。另外在滇池边还有一个小的梁王山,两山相距约20公里。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滇池边的梁王山规模很小,就是一个小山丘,为便于区分,我就称其为小梁王山。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小梁王山长约800米,最宽处400多米,与地面高差仅几十米,爬起来完全没有难度,但靠滇池的部分山上凸出的石头较为陡峭,也颇具有观赏性。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原以为是开山采石后造成的,有部分石头确实是有被炸过的痕迹,但并没见到有采石场,后来山下问了一老伯,他说这里本来就这样,只是早年滇池围海造田的时候采过一些石头做作围海坝基,后来就禁止开采石头,这里已经很多年没炸过石头了。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对于喜欢爬山的人,攀爬这些石头也确实比较有趣,小孩爬起来还是有难度,不建议小孩攀爬。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虽然手脚并用是难免的,但好在山不高,不会让你有透支体力后的疲惫,烈日下洒点汗水也是难免的,但并不会让气不够用的胸闷。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山虽不高,但造型却很不错,一块光秃秃的巨石,宽约2-3米,一侧是数米深的山坳,另一侧是约20米的峭壁,可千万别滑落下去。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拍照却是个不错的地方,立于山顶吹吹劲爽的湖风,或是坐在石头上静看滇池东岸的一马平川,可曾想过几十米高的山也会让你高高在上?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来到山顶,眼前是宽阔的滇池,却发现这里的水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红色,无论是往北的古滇湿地公园还是往南的南滇池沙滩公园,以及滇池边到过的其他湿地公园,都未曾见过这样颜色的水域。

忽然的心里一紧,我知道这里是云南末代梁王举家200余人投滇池而死的殉难地。

难道是以死效忠元朝的梁王,鲜血染红了这一片湖水?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曲靖白石江战役雕塑

1381年,明朝30万大军兵进云南,梁王以10万之师布防曲靖白石江,可惜此一战梁王兵败,主帅及2万余将士被俘,这就是明平云南的关键一战--白石江之战。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白石江兵败后,(梁)王知事不可为,走晋宁州之忽纳砦,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遂与左丞达的、右丞驴儿夜入草舍,俱自经。这是明史里记载的,同时明史也对梁王赞赏有加:梁王耻为纳哈出之背国,要皆元之忠臣也。梁王和纳哈出是元朝灭亡后北元残存的两大势力,梁王守云南,纳哈出守东北,纳哈出虽也做出顽强的抵抗,但最后大势已去的时候降了明朝,而也是大势已去的梁王最后却是以死守节,誓死效忠元朝,以此看来,梁王确实让人钦佩,也才有了明史赞元臣这样的特殊情况出现。

那梁王“走晋宁州之忽纳砦”忽纳砦又在哪里呢?砦(zhài)同“寨”,《读史方舆纪要》(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的一本著作)卷 114晋宁州: 忽纳寨 “在州 (治今晋城镇) 西。明初瓦尔密闬曲靖,破走入晋宁州忽纳寨,赴滇池死,即此寨也”。因此忽纳砦就是忽纳寨,忽纳寨就是晋宁的下梁王村,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晋宁县志》载,下梁王村原名忽纳寨,因梁王兵败后在村西光长山投滇池死,后人为纪念此事,改山名为梁王山,村因山得名。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其实梁王降明完全可以自保,明朝对于很多的元臣都采取招降的策略,尤其是象云南这样路远地险的地方,朱元璋曾三次派招降官招降梁王,梁王也曾经很犹豫,所以他很礼貌的招待了第一个招降官王祎,但王祎却被刚好来到云南征饷的北元钦差脱脱给杀了,虽然梁王还是有过降明的意思,但最终在保住王祎这一救命稻草还是继续效忠北元上不自主的偏向了后者。随后朱元璋又派遣了两次使者想来招降梁王,可以看出朱元璋并不想对云南用兵,但这两次招降同时给梁王和朱元璋都开了个玩笑:第2次的招降官本就是降明的元臣伯伯,这家伙到了云南,不但不招降梁王,还降了梁王,第3次,朱元璋又派遣湖广参政吴云前往招降梁王,为了表示诚意,朱元璋还把梁王派往北元的使者,被徐达俘获的铁知院一起随交还给梁王,同时也是想让铁知院帮助说服梁王,谁知这铁知院打起了鬼主意,想让吴云诈称北元使者哄骗梁王,吴云当然拒绝,于是一进入云南,铁知院就把吴云给杀了。这里边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铁知院知道梁王不会投降,这次招降几乎可以断定是不会成功的,如果能成功,铁知院何乐而不为呢?招降梁王成功,自己于朱元璋来说就是功臣,于梁王来说也是引荐了一条出路,而铁知院却完全不去想什么招降的事,只想让吴云帮自己圆谎,因为他知道,这次招降无论梁王杀不杀吴云,一个投降了明朝的铁知院,回到了不会投降的梁王手下,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从1373年到1375年,连续3次招降梁王不成功,于是朱元璋在剿灭北方元朝残余后,于1381年30万明军兵进云南,1382年平定云南全境。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来到梁王山下北侧滇池边,这里滇池水依然是浑浊的红色,和远处的湖水及内侧的鱼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这里的湖岸有一段被水淹没,不知是湖水冲破还是有意引湖水入鱼塘。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梁王山南侧的下海埂湿地公园,这里的湖水依然是红色的,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曾经以为是污染了的河水流入滇池所致,但河水却是清澈的。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在湿地公园碰到一闲逛的老伯,问他是否这里就是梁王山得到了证实,又问湖水怎么是红色的,老伯说起浪就这样,无浪是水就是清的,因为这里湖水浅,湖底是红色松软的泥土。我又顺便问老伯是否这里以前叫忽纳寨,老伯并不知晓此事,只说这里一直以来山就叫梁王山,村就叫梁王村,我便又问,为什么这里会叫梁王山,是不是和梁王有什么关系?老伯说当然有啊,指着山上说,上边是梁王的校场,我听闻一怔,心道果真,我并没有找错地方。这里梁王山上到底是不是曾经有梁王校场,我并没有看到任何的记载,但我觉得老伯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其一方才我在山上时确实看到一块较为平坦的场地,只因为在背离滇池的方向并且远观有不少坟墓所以我没有过去。其二;梁王闻曲靖兵败后乘夜出逃,如果这里不是梁王的校场,这荒郊野外的梁王跑来这里干什么,出逃首先往自己熟悉的地方并且也有自己驻兵的地方逃似乎也是常理。其三,看正史上记载的忽纳砦,查阅“砦”字,有“守卫用的栅栏、营垒”之意,那就很符合梁王在这里驻兵扎寨,演武练兵了情况了。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梁王为何逃到这里后忽然自杀身亡,已不可知,看着这红色的湖水,我仿佛看到了1382年1月6日的那个夜晚,梁王静静的矗立在这里,看着几个没有被派往白石江战场的老弱残兵,看着几百人仓促出逃气喘未定惊慌的眷属,看着滇池原本的大好江山而今只是漆黑一片中听到的风涛拍岸,这涛声一阵一阵拍到梁王心里,一阵阵的回想着1368年(元亡)以来,自己惶恐不安的与朱元璋分庭抗礼的十四年,想到死在自己土地上的王祎和吴云,想着自己苦心经营的10万将士血染白石江,这一切都将一去不复返,而接下来只剩举家茫然逃窜的狼狈,忽然间梁王万念俱灰,怔怔的道:我宗室,无降理......

这里是云南梁王举家投滇池殉难地,湖水常年呈红色

关注心中的风景

元朝壁画忆古

云南宝塔大比拼

古人们怎么发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