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海軍為何放棄重型艦載機SU-33,轉而使用MIG-29K?

海軍貓



“紫茄子🍆”顏色正在進行著陸的就是米格29K中型艦載戰鬥機,已經系索停放的是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它們目前都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服役,各有12架的數量。這張照片是“庫艦”正在敘利亞海域執行任務,很遺憾的是在執行任務期間一架米格29k戰鬥機墜海…。

早在蘇聯剛建成“庫茲涅佐夫號”不久(1987年叫“第比利斯號”)的時候米格29k和蘇33(當時叫蘇27K)就同時上艦進行測試,當時美軍的F14重型戰鬥機仍然在服役,並且還搭檔了F18中型戰鬥機,所以蘇聯也希望同時擁有兩型戰鬥機去應對,但“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屬6萬噸的航母與美軍“小鷹級”都差了25000噸,同時裝備兩型戰鬥機實在是地方不夠用、艦上同時維護保養兩型戰鬥機也困難…最終重型的蘇33戰鬥機由於綜合性能大大高於米格29K而選型成功。
蘇聯解體之後“庫茲涅佐夫號”


和艦載蘇33一起都歸了俄羅斯所有,但俄羅斯經濟一直沒有起色!“庫艦”經常性的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故障問題,蘇33則是沒有訂單生產線被封存沒有出廠過一架新機,更不要說進行型號升級,這種1980年代中後期的重型戰鬥機已經變得非常陳舊,航電設備已經成了現役艦載戰鬥機當中最落後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經到了機體壽命的最後階段(它當時設計壽命就是4000小時),如果俄羅斯海軍沒有新的蘇33可以替代它們,5年之後它們會全部退役!而重啟生產線這樣的鉅額資金也不是俄羅斯可以承受得了的。
與蘇33不同的是米格29k雖然當年選型失敗

,但它卻迎來了轉機,印度在購買蘇聯退役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后,在艦載機機型選擇上看中了它(也沒得選,當時俄贈送“戈艦”的條件就是印度必須要買俄羅斯製造的艦載機),而且“戈爾什科夫號”排水量僅僅3萬噸,搭載蘇33不論是數量還是甲板起降都很困難,只得是購置米格29K,就這樣俄羅斯利用印度的錢重啟了米格29的生產線…雖然現在的米格29K在性能上要好於1980年代它剛上艦時候,但它的各種各樣的性能劣勢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和外軍的F18E/F、“陣風”、殲15相比仍然是世界上最落後的艦載戰鬥機,可俄羅斯也拿不出其它的型號。

米格29k的“復活”也給俄羅斯自己的艦載機型號有了延續,目前來看印度海軍艦載戰鬥機需求量有可能超過60架,目前在建的“維特蘭特號”可能還會使用米格29K,加上俄羅斯自己目前也有近30架的需求,米格29k生產線會維持較長時間。
英國“皇家海軍”為兩艘“女王級”大型航母配備的F35B隱身戰鬥機。

當前航母艦載機已經開始往“中型機”方向發展了,隨著現代戰爭的“短暫而猛烈”航母艦載機要求提高出勤率,而出勤率的保障就是要增加艦載機的數量,航母的容量有限,搭載重型戰鬥機的數量肯定會低,在保證出勤率和戰鬥力方面折中也只能是選擇中型戰鬥機來充當未來艦載戰鬥機的主力…在這個方面俄羅斯雖然目前沒能力發展新型的中型艦載戰鬥機,但使用米格29K作為測試機也是為今後發展中型戰鬥機提供參考和借鑑。

總之,俄羅斯選用米格29K來替代蘇33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難心”當中也會利用米格29K的運作為將來做打算。


皇家橡樹1972


如果能選,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肯定更喜歡用著順手的蘇-33,臭名昭著的米格-29再怎麼改進也不可能取代蘇-33的位置,這其實就是蘇-33艦載機還能否復產的問題!它已經停產至少20年了,海軍航空兵想要接著用,去哪裡找機身壽命足夠的艦載機呢?

俄羅斯肯定更喜歡蘇33,它更適合做艦載機使用。

毫無疑問,蘇-33的作戰性能更符合海軍的需要。我們可以根據美軍F-18大黃蜂升級到超級大黃蜂的經驗斷定,艦載機載荷越大、航程越遠就越符合海軍的需要。超級大黃蜂比大黃蜂長高了178mm、翼面積增加了25%、體重增加了6.396噸、發動機推力提高了19.13千牛,內部油箱還多裝了1.6噸的燃料,這讓它多出來50%的滯空時間和1.7噸的掛載能力;同理,起飛重量33噸、航程3000多千米的蘇-33,比起飛重量僅有24噸、航程約2000千米的米格29K強多了!

放棄好裝備、撿起次等裝備接著用,絕對不是俄羅斯海軍的初衷,而是實在沒有辦的辦法。一款戰機停產後,它的生產線一般都會面臨解體的結局,尤其是對於俄羅斯這個過去30年一直缺錢的國家來說,它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封存停產戰機的生產線,而即便是美國也沒有能力恢復停產了8年的F-22生產線,可見再接著生產蘇-33很不現實,關閉後的生產線多半都會貢獻出自己的器官,去組建全新的生產線!否則封存維護成本是相當高的。

一般大家都覺得蘇-33的外形和蘇-27系列很像,這就有理由把它的生產線拆解,補充給蘇-27的生產線以增加產能、節約成本!那麼反過來,蘇27的生產線能否生產可用的蘇-33艦載機呢?筆者覺得生產線的設備互換是合理的,早在二戰時期,汽車商福特就生產了8600多架戰鬥機;通用除了生產40多萬臺引擎之外,還生產了飛機、坦克、槍械等一切你能想象得到的東西,可見工廠裡的生產線並非一成不變。

但是,艦載機和陸基戰鬥機是有很大差距的,這不是生產設備的區別導致的,而是使用需要決定的!蘇-33的空重達到18.4噸,而蘇-27只有17.45噸,這多出來的重量不只是加強了起落架那麼簡單,艦載機還是有很多專用設備的!要不然我們在能夠生產殲-11的情況下,幹嘛還要去買烏克蘭的蘇-33原型機T-10-K3呢?

俄羅斯最後選擇米格-29K,還是印度幫的忙!否則它真有可能咬著牙恢復蘇-33的生產線。

就在俄羅斯為艦載機發愁時,恰好印度海軍也需要一款固定翼艦載機,其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和進口的維克拉瑪蒂亞號都需要艦載機,尤其是不足4萬噸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機庫狹小,升降機更是小的不得了,不可能容納體積龐大的蘇-33。下圖是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機庫,用坐在地上的人作參照能明顯感覺到,這個機庫不是一般的小,只有使用尺寸較小的米格-29K,才能保證最基本的載機數量。

維克拉瑪蒂亞號不僅機庫小,升降機的尺寸也小得很!下圖是主升降機的內部照。

下圖是主升降機的外部照,可見機翼摺疊之後的米格-29K勉強能通過這部升降機運上甲板。

思前想後,印度只能選擇體米格-29K,為此注資10多億美元幫助米格公司完成米格-29K生產線啟動和升級工作,並對米格-29K本身進行了現代化升級,而俄羅斯海軍航空兵也正好趁機下單獲得米格-29K,替換垂垂老矣的蘇-33,因此說它也沒有第二個選項。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請關注支持吧!


兵器世界


這事無關重型和輕型,也沒啥別的理由,俄羅斯目前唯一一個能獲得的艦載機就是Mig-29K了,Su-33生產線早已關閉,而俄羅斯沒有那個閒錢恢復它的生產。所以目前庫茲涅佐夫號的現狀是,如果堅持用Su-33,那就是摔一架少一架,直到無機可用。。。

Su-33現在是摔一架少一架的狀態


實際上要論成熟度,Mig-29K和Su-33差了十萬八千里。Mig-29K是印度出錢搞的項目,當年印度花了20多億美元買了45架Mig-29K,生生把這個項目養起來了,好歹算有個生產線。那俄羅斯借雞生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類似的事情還有,比如印度養活的Su-30mki,俄羅斯的自用版本叫Su-30SM,因為印度大批量的採購攤銷了生產成本,使得俄羅斯空軍可以不到3000萬美元的價格拿貨,簡直不要太便宜。目前Su30SM俄羅斯已經裝備了超過100架。


Mig-29K艦載戰鬥機

但實際上,Mig-29K真的非常爛,爛到不能用。印度購買的45架Mig-29K已經趴窩了一半以上,發動機有40多臺發動機直接報廢,佔到所有進口發動機的62%。。。基本上Mig-29K每次起降的衝擊都會讓發動機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一款艦載機連這點基本問題都沒解決,俄羅斯就算要用,Mig-29K一時半會也沒法成軍。看來最好的策略就是吊著印度胃口,讓他們再掏錢支持下一步的研發了。

Mig-29K使用的RD-33MK發動機

當然了,筆者還有一個招,在這裡給俄羅斯建議一下,那就是從沈飛買殲-15回去。。


宣仔


不是想放棄,而是造不出來了。

首先蘇-33作為蘇-27戰鬥機的艦載型號,本身就是一種多功能的艦載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現在還在用的三種重型4代艦載機之一(剩下兩個是超級大黃蜂和殲-15),如果排除掉超級大黃蜂這個偽重型艦載機,目前的兩種重型艦載機全部都是蘇-33及其衍生型。

而米格-29K本身就是在米格-29這種“短腿”的戰鬥機基礎上研發的艦載型,載彈量低,航程短,性能遠不如蘇-33,所以說如果真有能力要艦載機的話,俄羅斯不會放棄性能比米格-29K優越許多的蘇-33艦載機。

但蘇-33畢竟是當年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的產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在中型和大型航母上使用的。最初計劃用在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上,未來也會隨之在新生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航母上使用。按照計劃,33噸的蘇-33完全可以做到在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上彈射起飛,但是蘇聯解體讓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成了蘇-33唯一的載體。

蘇-33實驗已經是拖到了1989年到1991年了,在這期間也總共只有7架量產型飛機和1架原型機(原型機還讓我國弄來了)。蘇聯解體之後,整個蘇-33的生產就難以為繼,因為當時蘇-33的零部件生產分佈在各個加盟共和國,而且以烏克蘭為主。在90年代,俄羅斯可以說求爺爺告奶奶折騰來了一些生產蘇-33的零件,在國內湊齊了24架。而且這些飛機的零件大都到現在有30年曆史,該退休退休了,俄羅斯自己又造不出來,不用能完全俄產的米格-29K用什麼。

所以說從2000年左右,俄羅斯就開始琢磨著用米格-29K替代蘇-33,所以把自己家老舊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送給了印度,讓印度教學費個自己攢航母加工和改裝經驗,還能測試米格-29K的實際海上性能,何樂不為?


鐵匠工坊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俄羅斯現在其實也不想放棄蘇-33艦載機,因為蘇-33是俄羅斯目前唯一可堪重用的重型艦載戰鬥機,而轉用米格-29K只是無奈之舉。為什麼說是無奈之舉呢?

因為現在蘇-33重型艦載機已經成為了俄羅斯艦載機儲備中的“消耗品”,基本上是損失一架就少一架的狀態,不再會有新的蘇-33補充,而蘇-33的生產線則早已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關閉了,於1996年關閉了全部生產線。現在要想從新開啟生產線,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俄羅斯目前僅存的一艘“庫茨涅佐夫”號航母已經處於“趴窩”狀態,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對其進行維修。

但是以俄羅斯目前的水上力量,很難恢復到前蘇聯時期的水平,至於這艘航母在俄海軍中的定位,則早已不是之前那樣重要。所以俄羅斯不願意花費大量的資金重啟艦載機生產線,生產蘇-33提供給“庫茨涅佐夫”號航母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蘇-33和米格-29K的歷程,還需要分別講起。實際上在此之前,俄海軍將蘇-33和米格29K進行過對比,儘管在目前俄海軍手頭的蘇-33存在老化現象的情況下,蘇-33的綜合性能也要比米格-29K優秀。

說一下這個蘇-33,該機結構和蘇-27戰機基本一致,降落也是攔阻方式,要承受5g縱向過載,機身結構也進行了加強,起落架也加強了,蘇-27以前是單前輪,現在改成了雙前輪,尾鉤也比較堅固,機翼面積也增加了,機翼能夠摺疊。發動機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在蘇-27的發動機基礎上,增加了推力,蘇-33的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了12800千克。機動性當然是好,等於是蘇-27上航母了,由於飛機結構的改編,蘇-33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3噸,最大武器載荷達到6500公斤。

蘇-33在速度、升限等數值上比蘇-27有所降低,但是不會差到哪去,與蘇-27的數據不相上下。甚至超過了同類水準的艦載機。加之數字電傳系統的使用,蘇-33在飛行靈活性和水平面機動性能上有明顯的改善。

蘇-33的雷達系統也是在蘇-27的N001基礎上改進的,還提升了水面目標的搜索能力。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這是蘇-27不具備的,可以增加航程和作戰半徑。機載武器基本和其他蘇霍伊戰機一樣,該機具備多用途的能力,可攜帶中程空空導彈和近距空空格鬥導彈,還能攜帶反艦導彈、空地導彈和炸彈等。

之所以說蘇-33佔優勢,究其原因,那就是蘇-33畢竟是雙發的重型艦載機,而米格-29K相比之下性能則顯得十分一般。當時的蘇-27和米格-29就是高低搭配的。因此在之前的對比之後,俄海軍也是堅持使用目前已經老化的蘇-33。而為什麼現在米格-29K迎來的轉機,其背後出力的則是印度。

其實印度這番出力也是陰差陽錯,這還要從俄羅斯無償贈送給印度的航母“戈爾什科夫”號說起。俄羅斯雖然將這艘航母無償贈送給了印度,但是提出了以下條件。首先這艘航母必須在俄羅斯進行現代化改造和維修。

至於艦載機方面,俄製航母當然要用俄製艦載機,蘇-33這種強力機型肯定是不能出售的,於是便向印度提出了銷售米格-29K的方案,印度方面由於眼睛裡只有這艘俄羅斯航母,也就同意了此事。

俄羅斯就此獲得了印度支付的大量資金開啟了米格2-9K的生產線,可以說現在俄航母上的米格-29K艦載機是印度幫忙出資生產的。這麼一看,當年白白贈送給印度一艘航母的好處其實還有不少呢。但反觀米格-29K,雖然在當年的比較下顯得性能平平。但是到了現在,俄羅斯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升級。主要提升了飛控和電子方面,現在的米格-29K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三代半的水平。因此使用米格-29K實質上也是理智之舉。


雷姐的機械空間


眾所周知,俄羅斯海軍的主力重型艦載機是蘇33戰機,北約代號叫側衛D型。隨著時間的推移,蘇33越來越少,現在已經不足十架。俄軍方已經明確講了,蘇33全體退役後,不會再生產該機型。現在的蘇33可以說是壞一個少一個,過不了太久,就會永久退出歷史舞臺。替代它的是另一款著名艦載機米格29K,在俄羅斯,這個字母K的意思就是艦載型。

蘇33的綜合性能其實要比米格29K好不少,它的作戰半徑和掛載能力都遠勝米格29K型。蘇俄海軍充分考慮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中型航母載機數量太少,要去奪取制空權就沒法跟對手拼數量,只能拼質量。蘇33問世的時候,美海軍的王牌艦載機是大名鼎鼎的F14雄貓戰機,這飛機截擊能力超強,近距空戰水準一流。米格29K根本不是它的對手,更糟糕的是,蘇俄這種中型航母,裝的飛機還少。真的交手了,明擺著要吃大虧。因此蘇俄果斷選了蘇33。

但後來形勢變了,性能好且顏值高的雄貓戰機到了服役年限,必須退休了。美國人用上了大蟲子F18戰機。這飛機強調多用途,尺寸還小,美國航母上的艦載機更多了。而且大蟲子的航電系統是真的好,比蘇33領先十年。

俄羅斯這會已經關掉了蘇33的生產線,再重啟也不值當啊,總不能為了生產十幾架飛機,再花一筆升級改裝費。因此索性就不要蘇33了,未來一律用米格29K飛機。

其實俄羅斯選米格29K,還有個更重要的考慮,那就是支持一下米格公司。自從蘇27家族名揚天下後,米格公司日子就難過了,推不出先進機型,人才說不定都要流失掉。俄羅斯吸取蘇聯解體的教訓,無論如何要給米格公司訂單支持,正好蘇霍伊也不做蘇33了,乾脆就讓米格29K上艦了。


兵說


海側衛蘇33在性能方面可以說是基本碾壓機場守護者米格29K,最大起飛重量33噸對20噸,最大航程3000千米對2000千米,最大載彈量6.5噸對4.5噸,而且蘇33繼承了蘇27優秀的氣動佈局和大型機體,改進空間和配加附屬裝備的潛力也要大的多,在美中都爭相發展大型艦載機的時候,為什麼俄羅斯劍走偏鋒選擇弱雞的米格29K作為自己未來艦載機的主力呢?


(蘇33和米格29K同時在庫茲涅佐夫航母上服役)

蘇聯解體,蘇33已經無以為繼

不是俄羅斯人想放棄蘇33,臣妾是真的沒有辦法,蘇33是蘇聯時期設計並製造的飛機,所有配件的生產分佈在多個加盟國之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經無法整合這麼多加盟國的廠家資源一起合作繼續生產蘇33,就算是庫茲涅佐夫航母上的蘇33也是蒐羅了好幾年才在1993成功湊齊了24架形成了戰鬥力,而在此以後,沒有一架新的蘇33下線,這些飛機在2015年左右基本都已經接近退役期限,俄羅斯只能退而求其次謀求能夠自主生產的米格29K。


(蘇33原型機首飛)

米格29K也許更適合中型航母

蘇33在研製時的目標是作為蘇聯第一款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級航母的艦載機使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是一艘八萬噸級的彈射起飛重型航母,搭載蘇33這樣的重型艦載機可以做到滿狀態起飛。
(烏里揚諾夫斯克核動力航母)

庫茲涅佐夫航母只是一艘5萬噸級的中型滑躍甲板航母,蘇33在起飛時不能重載,滑躍起飛消耗的油量也非常大(航程減半至只有1500公里),這嚴重限制了蘇33的能力發揮,而且蘇33機體太大,也制約了艦載機的搭載數量,也就是說中型航母其實並不適合重型艦載機,而以俄羅斯目前的實力,連庫茲涅佐夫都打算用到2050年,再發展重型航母恐怕不現實,所以選擇米格29K也未嘗不是個明智之舉。
(垂垂老矣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米格29K經過改進後,實力已經超過老款蘇33

蘇33在八十年代末設計定型後,由於俄羅斯缺乏資金,基本沒有改進,實力在如今三代半乃至四代戰機當道的天空,已經毫無優勢。而米格29K在經過印度小白鼠的試用後,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重新搭建的輕量化鋁結構機身配備新式的RD-33K發動機以及新增的機內油箱,讓它的作戰半徑達到了1000公里,新款的甲蟲雷達搭配新式航電和多功能平顯也讓米格29K的信息化程度有了質的提升,增加後一共八個武器掛架也能容納更多的機載武器,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有了質的提高,整體實力達到了三代半戰機的平均水準。


(新式米格29K的信息化座艙和豐富掛載能力)

三哥在手,天下我有!

說到底還是窮,本來米格29K也不可能成功的,不曾想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的巴庫號(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改造成了自家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而俄羅斯在這一交易過程中強制印度必須購買俄羅斯自家生產的艦載機,而“維克拉瑪蒂亞”號噸位太小,只能使用中型艦載機,所以俄羅斯就利用印度資金重啟了米格29K項目。
(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沒想到印度白鼠試用後的反饋還不錯,這款本該淘汰的艦載機就這樣在三哥的幫助下起死回生,俄羅斯完全沒花什麼錢就重生了一款新式艦載機。由於印度的訂單,米格29K的生產成本直線下降,這對於如今窮困潦倒的俄羅斯來說何嘗不是一種福利?與其使用老久且維護成本高昂的蘇33,幹嘛不用生產成本低廉而且性能不差的米格29呢?
(印度米格29K艦載機)


軍武吐槽君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戰略收縮,很多東西沒有辦法再堅持。

不論如何,su33都比mig29強大太多。然而俄羅斯早早關閉了蘇33生產線,自1993年首批入役,蘇33總產只40多架,就是包括蘇27k,蘇27ku等在內原型機9架與蘇33定型版30來架。

所以蘇33本身的服役壽命已接近終結。再開生產線,一是沒有閒錢,二是經過20年時間停滯之後,蘇33生產線即便再啟也需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既不經濟也不合理。何況也沒有阿三一樣的凱子來出錢養活mig29k。

想來想去,俄羅斯只能放棄即將終結使用壽命的蘇33,改用最少還有生產線的米格29k。也是一種無奈吧。

現役最重艦載機su33:







四川達州


俄羅斯海軍並沒有放棄蘇-33,而是在進行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安裝衛星輔助導航系統、新型雷達告警接收機和SVP-24-33計算機系統的第二期升級改造,以使它能繼續服役到2025年。
俄羅斯之所以讓米格-29K上艦,一是受制於蘇-27系列產能及各型間的產能分配,目前為俄羅斯空天軍裝備蘇-34/35、蘇-57是重點任務,俄海軍新型載機巡洋艦與航母還在戰技術性能論證當中,加之蘇-33還有相當的機體壽命,生產新的蘇-33時間上、成本上、生產線佔用、換裝任務效率都不划算;二是蘇-33威力過大,在執行佔絕大多數的低烈度任務時,任務靈活性低、成本高,而脫胎於與遠程殲擊機配合使用的前線多功能殲擊機米格-29的米格-29K正好能高效地替代蘇-33執行低烈度任務,並能在高烈度任務環境中與之完美配合,進行任務互補,承擔起艦隊防空、打擊編隊的護航任務,米格-29K系列飛機在攜帶2~4枚反艦導彈執行對海作戰任務時,其作戰半徑為850公里;帶4枚R-77空空導彈執行對空作戰任務時,作戰半徑為940公里;不帶副油箱,攜帶2枚反艦導彈(如SS-N-25天王星)執行對艦攻擊,作戰半徑為1150公里,應該說性能相當強悍,它的上艦提高了庫艦艦載機機隊任務靈活性和作戰效能,是對蘇-33短板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guozhongren


蘇33重型艦載機是俄羅斯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專門設計的一款艦載戰鬥機,據以前俄羅斯官方稱“庫茲涅佐夫”號可攜帶最多24架蘇33戰鬥機,而到現在“庫茲涅佐夫”號攜帶的不僅僅有蘇33戰鬥機,還有米格29K戰鬥機,其中有一定的發展變化。

俄羅斯之所以轉用米格29K艦載戰鬥機,(1)和曾經的蘇33戰鬥機日漸老化有很大關係。蘇33戰鬥機研發於上世紀90年代,雖然是一款重型雙發戰鬥機,載彈量、作戰半徑都要優於當時的米格29 ,但是數十年過去了,和曾經的新銳蘇27一樣,已經日趨老化,航電系統等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要。(2)而且蘇33戰鬥機的生產線早已關閉,隨著機齡逐漸增大,俄羅斯必須尋求發展新的艦載機來代替蘇33。



更為關鍵的是,俄羅斯的米格29K艦載戰鬥機是進行了相當程度上的升級的。現如今的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具備蘇33戰鬥機不具有的對海對地打擊能力, 載油量比老式米格29多了14%,這意味著其滯空能力將有較大提升,發動機也已經換裝RD33MK渦扇發動機,作戰半徑接近1000公里,也已經不遜色於蘇33,所以說新式米格29戰機的戰鬥力已經比蘇33弱不了多少,而且其機身更小,也可以進行機翼摺疊,俄羅斯航母可攜帶的數量也就更多,如此加乘之下,戰鬥力反而有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