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漢家女,國相媳,借美貌上位,西夏樑太后統治西夏王朝18年

西夏梁太后,漢名梁落瑤,涼州(今甘肅武威)人。大約生於1045年,死於1085年,出身於涼州漢族世家。從小天生麗質,美貌傾城,12歲即被嫁入西夏豪族沒藏家族,西夏國相沒藏訛龐的公子。沒藏氏是個很大的西夏豪族,李元昊、李諒祚兩代皇后出自沒藏氏,沒藏訛龐,做到兩朝國相。

梁落瑤是西夏第二任皇帝毅宗李諒祚的皇后,原是西夏毅宗表嫂。公元1060年,13歲的李諒祚在沒藏訛龐家中遇見了 梁落瑤。在沒藏訛龐府上的後花園,一個美若天仙,婀娜多姿,顧盼生輝;一個風流倜儻,少年天子,情竇初開,驚鴻的一瞥後,兩人便私下傳遞情愫, 暗通曲款,發生了姐弟戀。

漢家女,國相媳,借美貌上位,西夏梁太后統治西夏王朝18年

梁落瑤

梁落瑤以私情被沒藏訛龐家族發現,沒藏訛龐父子密謀弒君篡位,就向李諒祚告密。李諒祚在大將漫咩等的支持下誅殺舅父沒藏訛龐及其家族,結束了沒藏氏專權的局面。

1061年9月,李諒祚賜死表妹兼皇后的沒藏氏,改立表嫂兼情婦的梁落瑤為皇后,梁落瑤為他生一子一女,其子李秉常,即西夏惠宗。拱化五年(1067年)李諒祚駕崩,時年21歲。1068年其子夏惠宗李秉常即位,梁落瑤以太后身份掌控西夏政權達18年之久。大安十一年(1085年)10月病死,諡號"恭肅章憲皇后"。

漢家女,國相媳,借美貌上位,西夏梁太后統治西夏王朝18年

西夏疆域

梁落瑤登上西夏王朝的皇后之位,一時間家族騰飛,雞犬升天,她的弟弟梁乙埋也拜為國相。拱化五年(1067年)1月,她的丈夫西夏毅宗李諒祚因和北宋作戰受傷,傷重而亡,年僅21歲。乾道元年(公元1068年),年方7歲的太子李秉常登基 。梁氏升格為皇太后,代替兒子攝政,成為西夏王朝的執掌人。

漢家女,國相媳,借美貌上位,西夏梁太后統治西夏王朝18年

梁落瑤

梁太后一朝權在手,便在令來行。她大力培執私黨外戚,以其弟梁乙埋為國相、以梁乙埋之女為夏惠宗李秉常的皇后,並重用情夫罔萌訛等党項貴族,加強對朝政的控制。

然而梁太后執政,和沒藏太后執政最大的不同是,她的壓力不是來自國家外部,而來自國家內部。因為她是一個漢人。党項人的國家,怎能容一個漢人女子發號施令!梁太后執政初始,受到朝中上下來自各黨項部族的壓力。而李諒祚執政期間,大力推行漢化,不可避免的影響到許多黨項貴族的利益。在當時的党項貴族眼中,自然是身為漢家女梁落瑤影響所致。

更有甚者,李諒祚在世時最後一年時,綏州守將嵬名山歸降宋朝,西夏失去了綏州。這更是成了党項各族對李諒祚一力推行漢化的一種罪名指責。

梁太后的漢人身份問題,成為她的原罪,也成為她執政的最大障礙。

為此,她必須要將自己洗白,要在人們心目中抹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印象;為此,她要全力消除自己身上任何有漢人可能的嫌疑,要將自己表現得比党項人更像一個党項人。

梁太后為了討好党項貴族,下令廢除她的丈夫諒祚所實行的一切漢化措施,重新廢除漢禮,恢復党項的蕃禮。

這一舉動得到了党項部份貴族的好感,但也有人不願意,就算是党項貴族,也分老牌新黨,部份在漢化過程中得到利益的人,和她展開了利益爭奪戰。如此一來,政策反覆,經濟受損,党項豪族大肆掠財,卻弄得民窮財盡,民怨沸騰。

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轉移國內經濟下降的矛盾,梁太后索性走得更遠,藉口宋朝不許換回綏州和不許宋夏私市為名,撕毀諒祚所訂立的宋夏和約,發動了數次對宋朝的戰爭。

唐末司空圖七言絕句《河湟有感》中有:“漢人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之句。梁太后的平生所作所為,恰恰是如此。

權力所在,沒有家國族群之分。對於梁太后而言,如果有可能,她願意去換血把自己從頭到尾換成党項人,她願意比党項人極致地表示自己與祖國毫無關係,願意發動對祖國的戰爭而換來党項人的利益。

大安二年(1076年),已經年滿16歲的惠宗親政。漢人將軍李清建議聯宋,以削弱梁氏勢力。梁太后大怒,立即設計殺了李清,因禁惠宗於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皇陵所在的水砦 。皇帝被囚禁的消息傳出後,朝野激憤。擁帝勢力擁兵自衛。西夏國內大亂,統治集團面臨分裂。

宋神宗趙頊又乘機發大兵來攻,五路並進。梁太后派梁氏家族的梁乙埋、梁永能、梁格嵬、梁訖多埋等領兵抵禦,盡皆潰敗,形勢危急。

漢家女,國相媳,借美貌上位,西夏梁太后統治西夏王朝18年

永樂城之戰

梁太后聽取了老將的建議,改行堅壁清野,引敵深入,抄絕餉道,聚兵殲滅的戰略,擊退宋軍。次年,西夏又出兵攻陷了宋朝新築的永樂城(今陝西米脂西),造成北宋兵員物資的巨大損失,史載宋朝損失兵員"士卒、役夫二十餘萬" ,“靈武之役,喪師覆將,塗炭百萬,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次日宋神宗對輔臣痛哭失聲。此戰後,北宋再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此是梁太后執政期間取得的最大一次戰爭勝利,史稱“永樂城之戰”。

漢家女,國相媳,借美貌上位,西夏梁太后統治西夏王朝18年

西夏和宋朝征戰

西夏和宋朝征戰以來,共造成宋朝損失兵員六十萬人,錢糧不可勝計,元氣大傷。

但西夏亦因連年戰爭陷於疲弊。

連年的征戰,無數良田成為曠野,無數西夏男兒骸骨無存,無數的家庭破裂,成為梁太后鞏固權力的犧牲品。史料載河內等州民,十人徵發九人為兵役 。西夏百姓處境艱難,怨聲載道;朝政混亂,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也越來越激化,日益不和。

大安十一年(1085年)二月,國相梁乙埋病死,梁太后令梁乙埋的兒子梁乙逋繼續為國相。

內外交困之下,梁太后命兒子夏惠宗復帝位,但自己仍掌握著實權 。大安十一年(1085年)十月,集軍政大權於一生的梁太后病死 ,結束了她對西夏長達18年的干政。諡號"恭肅章憲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