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由霍建華、周迅主演的《甄嬛傳》姊妹篇《如懿傳》正在熱播,這部宮斗大戲雖然備受爭議,但仍然獲得了廣泛關注。在這部劇中,除了霍建華飾演的乾隆、周迅飾演的如懿兩大主角讓人印象深刻外,由童瑤飾演的高貴妃同樣圈粉不少,以致於她領盒飯下線時很多網友都有點兒捨不得。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那麼,高貴妃下線時,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屏幕右邊打出來的字幕?——“乾隆十年,皇貴妃高氏薨,諡曰‘慧賢皇貴妃’”。

沒錯,歷史妞想提醒大家的是,高貴妃死後的諡號是“慧賢皇貴妃”。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人們眼中囂張跋扈、霸道潑辣、懟天懟地的高貴妃在死後卻獲得了“慧賢皇貴妃”的諡號,這簡直太不符合《如懿傳》和《延禧攻略》裡邊高貴妃的人設了!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真的是像《如懿傳》裡乾隆皇帝說的那樣,只是乾隆為了滿足她的最後一個心願嗎?

當然不是。在古代,諡號乃是一個評定性的稱號,其擬定是非常講究的,甚至有一套專門的諡法(追諡的準則)。所以,具有蓋棺定論性質的諡號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言行的。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因此,真相只有一個:既然高貴妃死後的諡號同時包含“慧”、“賢”二字,就足以說明歷史上真實的高貴妃和《如懿傳》、《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截然不同、判若兩人,是一個集靈慧、德才於一身,深受乾隆喜愛的妃子。

雖然正史上關於高貴妃的記載非常少,僅在《清史稿·后妃傳》中能看到“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初,封貴妃。薨,諡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的聊聊數語;但是,高貴妃卻是乾隆的三大漢人寵妃(純惠皇貴妃、孝儀純皇后、慧賢皇貴妃)之一,也是乾隆的第一位皇貴妃。

不過,話說回來,和富察皇后、嫻妃相比,高貴妃的出身其實比較卑微。高貴妃原本只是雍正撥給乾隆的婢女,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才被擢升為乾隆的側福晉。

那麼,一個出身卑微的普通婢女為什麼能被擢升為側福晉呢?原因有兩個: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其一,雖然高家祖上是內務府包衣,但是高貴妃的父親高斌此時已經發跡成為了江南河道總督,頗受雍正重視。所以,為了更好地籠絡高斌、讓其對朝廷忠心,雍正遂下令將其女兒擢升為乾隆的側福晉。

其二,高貴妃本人不僅非常聰慧、“尤耽文翰”,而且性格溫柔賢淑,深深吸引了乾隆。正因為如此,乾隆剛登基不久就將她封為了貴妃,同時下令將高氏的母家從包衣抬為鑲黃旗。

由於高貴妃深得乾隆恩寵,所以乾隆皇帝繼位後,高斌的仕途更加平步青雲,不僅成為了當時著名的水利專家,還成為了清朝八大總督之首的直隸總督。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雖然高貴妃一直沒有孩子,但是榮寵卻絲毫不減。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正月,高貴妃得了重病、臥床不起。為了寬慰高貴妃、讓她心情好點兒,乾隆特意下令,將高貴妃擢封為皇貴妃。由此,高貴妃成為了乾隆的第一位皇貴妃。

可惜冊封完沒過幾天,高貴妃就病逝了,乾隆非常難過、傷心不已。想起高貴妃在世時的種種美好,乾隆甚是懷念(據說乾隆還曾寫詩追憶),遂以“慧賢”二字作為高貴妃的諡號,是為慧賢皇貴妃。

高貴妃懟天懟地、囂張跋扈,為什麼死後卻被封為慧賢皇貴妃?

在滿文當中,“慧”字意為“有悟性”、“靈慧”,“賢”字意為“有德才的”,因此,“慧賢”二字是非常有分量的,尤其“賢”字對女子和后妃來說更是代表著無上的光榮。所以,就連當時的富察皇后都十分羨慕高貴妃的諡號,還向乾隆表明心跡——“吾他日期以‘孝賢’,可乎?”

事實上,高貴妃生前和乾隆的妃嬪關係都非常不錯,協助富察皇后打理後宮也得心應手。因此乾隆評價她說——“佐治後宮、孝敬性成、溫恭素著”,而皇后則當著乾隆的面稱讚高貴妃是她的“同心之益友”。

由此可見,高貴妃並不是一位囂張跋扈、霸道潑辣、懟天懟地的妃子。可惜,如此聰慧且溫柔嫻淑的一位後宮妃子卻被電視劇無端醜化,被黑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