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有些人,在城裡呆久了,一不小心就忘了天日......

媽老漢以前經常這麼說我,想想的確是這樣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地支、24節氣,當下還有多少年輕人懂這些呢?要不是前兩天路過水口,發現不少屋頂上都曬滿了包穀!我差點就忘記了又到搬包穀的時候了。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時間一直就有不等人的習慣,6、7月的包穀糊糊還沒吃幾頓,8月就已經如約而至,對於那些學老爺們來說,暑假也已經過了一半!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關於7、8月的農村,從田間的瓜果蔬菜,到地裡的包穀、花生....再到坡上的地瓜、刺泡兒......只要是過來人,定不會忘記這些的。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但是豐收歸豐收,對於農民來說,這更是一個忙碌的時節!包穀熟了要搬回家,夏蠶猛長趕著要上架。搬包穀、揹包谷、搣包穀、唰桑葉...成了8月的勞動主旋律。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記憶裡的8月,每天一大早,父母喝碗稀飯就揹著揹簍出了門!他們得趕在太陽出來之前,將地裡的包穀先搬回來幾背。我老家有些包穀地都在很遠的地方,一揹包谷從地裡揹回家中,最遠甚至都有半座大山的距離。父母肯定是捨不得讓我們去幹這活的。最多也是在近點的地方,背上幾次,背不動了就回家休息了。關於那時父母的勞動,肯定不是用具體數字去衡量的,反正只要有力氣,背到太陽落土,背到日暮黃昏!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包穀肯定是沒有那麼好搬的,長袖衣服、草帽都是必備,要不然一不小心被包穀葉子“活”幾下,那種感覺過來人都懂。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當然,即使辛苦!對於那貳年的娃兒們來說,肯定也會從中找尋其他樂趣的。去包穀地砍幾根嫩包穀梗,啃在口中,甜在心裡,另外搬完包穀,再去旁邊的地坎子上,或者懸崖邊,掰掰地瓜、摘摘刺泡兒!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對於熟悉地瓜的人來說,有沒有地瓜,路邊一聞就知道!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搬包穀可以不積極,但是沒有掰地瓜不積極的。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包穀搬回家,都會先堆在地壩裡、屋頂上先曬乾,曬乾之後然後才能搣。當然,在曬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來一場偏東雨,記憶裡的8月,經常看見雨一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收包穀。經常是包穀還沒收攏完,大雨已經傾盆而至。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搣包穀肯定也是有太多故事的。印象中,當包穀曬乾後。老爸總會將堂屋的一角收拾出來,地上鋪上一層防潮的膠紙或尼龍口袋,然後整個角角里都堆滿了包穀,接下來就是全家人開搣......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早上搣,中午搣,下午晚上也要搣,看電視要搣,打起夜功也要搣,就連做夢都還在搣包穀...孩子們都比較誰搣得多,搣得快!搣包穀肯定也得利用工具的,要是全用手來搣,那肯定搣不了多少就起泡了。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為了搣包穀,基本能用的工具都用上了,起子、鏨子、膠鞋底.......印象中,父親用鏨子搣包穀,一晚上可以將一大堆包穀搣完。老媽用膠鞋底更是可以一半天,搣起幾籮筐包穀籽...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寫來寫去這麼多,能寫出來的也只能屬於回憶了!這些年,時代變化太快了!老家的地已經荒廢多年了,老家的很多親朋要麼去了外地,要麼搬到了縣城、南溪、鹽渠等地...已經很少有人在老家了。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即使堅守的人,也不一定栽了包穀,畢竟包穀也算不上太經濟的作物。家中要是不餵豬,種那麼也沒用了。賣錢?又能賣幾個錢呢?更重要的是,家中留守的老人們,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了,娃兒們也會讓他們在老家少種點。所以,如果你還有機會回家掰包穀,那麼你肯定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幸運兒,至少有父輩在老家幫你撐起一片天。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所以,如果有時間,抽空多回去看看吧!畢竟在這個三伏天,老家還是涼快多了!在泥土砌成的土灶旁,聽著柴火的爆裂聲,鐵鍋鏟和鐵鍋碰撞發出的炒菜聲估計那是最幸福的時刻了......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回到老家,找個涼蓆或搬塊涼板,鋪在包穀上,擱在魚塘邊!沒有喧囂吵鬧,只有寧靜溫馨。夜深時,雞辣子也休息了,談話聲也沒有了,土狗趴在地上熟睡,雞鴨偶爾發出點私語。夜蚊子肯定還是有點多的,只是不知魚塘那熟悉的蛙聲是否還在?

雲陽人,媽老漢喊你回家搬包穀、掰地瓜了,順便歇涼,同時還有~

背上行囊,就是過客;放下包袱,就到故鄉。沒有約定的時候,就聽時節的安排,現在農村道路也那麼方便了,彎過幾條河流,轉過幾程山水,開車很快就到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