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雲陽大樹村 種石菖蒲每戶可增收6000元

雲陽大樹村 種石菖蒲每戶可增收6000元



雲陽大樹村 種石菖蒲每戶可增收6000元

村民為石菖蒲除草。

  日前,在雲陽縣大陽鎮大樹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裡,一眼望去一片片石菖蒲綠油油的,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手工除草。

  “別看石菖蒲長得像草,但它是我們全村人的寶,作用可大著呢!”今年68歲的村民劉光眉一邊指導大家管護石菖蒲,一邊向筆者介紹石菖蒲的價值。他說,石菖蒲有開竅醒神、化溼開胃、安神定志的功效,臨床中還用它來治療流行性疾病,目前的市場價值每公斤可賣到80元。

  偶然開始種石菖蒲

  劉光眉既是石菖蒲基地的技術員,也是村裡的菖蒲種植大戶。他說,以前大樹村的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外出務工,田地閒置,在家的老人大多選擇玉米、水稻等普通農作物,獲得的收益很低。6年前,劉光眉走遠方親戚時帶回幾十株石菖蒲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下。

  沒想到,這幾十株石菖蒲長勢很好,不到一年時間就分株成了500多株,讓劉光眉賺了近2000元。嚐到甜頭的他拿出大部分田地種上了石菖蒲,一些村民也跟著效仿,在自家地裡種上一兩畝,增加家庭收入。

  預計戶均增收6000元

  你家種一畝,我家種兩畝,種植石菖蒲的村民越來越多,但都沒有形成規模。鑑於這種情況,去年底,大樹村幹部商議著把村裡的閒置地變為石菖蒲產業基地,同時邀請專業人員對當地土壤、氣候進行考察。結果,專家表示,大樹村具有良好的氣候條件及特殊的土質,特別適合中藥材的種植。

  說幹就幹。今年年初,村裡從湖南引進種苗,開挖閒置地200畝,種植石菖蒲170畝。

  同時,村裡與雲陽雲海藥業有限公司簽訂訂單,石菖蒲栽種成功後,以每斤40元的價格出售給公司。

  另外,村裡通過簽訂股權化改革協議、租用村集體土地等方式,實現產業與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利益聯結,帶動110戶農戶增收。3年後,石菖蒲正式進入採收期,預計戶均增收6000元。

  管護得當提高藥用含量

  劉光眉告訴筆者,石菖蒲耐寒,忌乾旱,目前正是其冬季管護的關鍵期。基地的石菖蒲採用分株繁殖,每年10中旬是最佳栽植時期。“栽植石菖蒲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離水源近,選擇好地塊之後要注意地面雜草的清潔管理工作。”他說,應及時將地面深翻整理一下,然後施上一遍肥,將大塊的泥塊打碎,然後按照合理的密度將地塊劃分好,淋澆上一遍足夠將土壤溼透的水,以待播種。

  對於剛分株移栽不久的石菖蒲,應注意拔除根部雜草、鬆土和澆水,保持土壤的溼度。每隔15天,追施人糞尿1次,共兩次。

  同時,適當增加磷鉀肥,結合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也可噴施藥材根大靈,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