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党建融合”促脱贫攻坚纪实

脱贫攻坚党旗红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党建融合”促脱贫攻坚纪实

通讯员 陈斯奥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今年来,芙蓉桥白族乡党委创新推进“四位一体”“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芙蓉桥白族乡位于桑植县东北部,距市区62公里,离县城19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205.5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3 万人,其中白族占85%以上。是中国“无牙芙蓉龙”化石出土地,中国“大鲵之乡”, 是湖南省白族聚居核心地,是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但因位于贫困山区,多年来发展落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全乡共有8个贫困村,其中5个为深度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488户4935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愿望迫切。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党建融合”促脱贫攻坚纪实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

怎样带领大家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一直困扰着芙蓉桥白族乡党委、政府。

2018年,乡党委、政府班子经过集体决策,以合群村为试点,开始积极谋划“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致富路子,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集体经济发展。

为充分发挥支部班子的“火车头”作用,使之扶在“点”上,帮在“实”处,积极推行“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志愿者队伍”“四位一体”工作运行机制,统筹管好用活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党建+”“党员+”作用,探索出“党建融合”发展模式;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实现了一个党小组发展一个产业,一个支委成员联系一个党小组,一个党小组带领一支队伍,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党建融合”促脱贫攻坚纪实

一个党员,一个示范

创业初期,最缺的就是干事的人和村民的支持。乡党委、政府深知打造“永不走的扶贫队”的重要性,多次与各村支两委共同探讨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动员各村党员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来。

合群村老党员刘岩生、蒋岳武放弃了自己务工的高收入,回村担任起了产业队长,一心发展产业出力;上坪村的年轻党员邓坤银、夹河坪村的年轻党员李梦群放弃在外务工的高收入,回村干起了村主干,一心为村级发展服务。

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并向村民承诺,赔了算党员的,贫困户挣工资,赚了一起分红。贫困户从没信心的瞻前顾后,到纷纷进行“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在村集体经济基地上进行务工,获得了“租金”“股金”和“薪金”三块收益。

2017年,合群村贫困户钟爱政一家挣了2万多元,年底分红大会笑开了花。如今,该乡8个村已经形成了以黄桃、丑柑、优质水稻、茶叶、油茶、黑山羊、土鸡、养蜂等生态种养殖集体经济基地,其余各村正在积极研究部署。

2018年2个村已基本实现整村脱贫的发展目标。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党建融合”促脱贫攻坚纪实

一台节目,一张名片

党建引领,文化搭台,产业唱戏。芙蓉桥白族乡充分发挥党建融合作用,以“党建+文化”,助力产业发展。2017年,该乡成功举办第一届“栽秧会”和“开镰节”。 2018年6月4日,成功举办第二届农耕文化节举行,邀请河南南街村、山西皇城村、北京留民营村、云南周城村、湖南古冲村等享有“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十佳小康村”“中国幸福村”桂冠的村党组织书记前来参与,广大群众和四方来客乐在其中,当天签订了90多份合计20多万元的农产品订单。

同时,还举办“五省市农村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畅谈新农村建设,吸收先进村治村能人、致富专家、党建行家的先进经验,扩展发展思路,为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如今,“白族文化”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名片,为全乡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