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价值扭曲

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老话题。本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变迁的加速,观念更新的冲撞,它们又成为社会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人们在追求爱情,走进婚姻殿堂时,总是主观上希望两者之间和谐一致,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只有理想的爱情,没有理想的婚姻;只有永恒的婚姻,没有永恒的爱情。因此,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我们又该以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来认识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使婚姻美满,爱情常驻呢?

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价值扭曲

婚姻是人与人共同生活的一种结合方式,是双方在满足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按照特定的方式取得社会认可的一种契约方式。而爱情一般来说通常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特定的物质条件下基于人们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一种真挚的仰慕,并渴求与对方共同生活的一种强烈的专一的感情。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无论是婚姻道德还是婚姻法律,都不可能使一些人的爱情长期凝固不变或永葆青春。

在现代婚姻生活中,许多人都认为,幸福完美婚姻生活的基础就是爱情,但仅仅爱情本身并不足以保证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甚至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是错误,离婚是醒悟,再婚是执迷不悟。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将爱情与婚姻置于两个完全对立的角度上。事实上,爱情只是异性双方之间情感性的结合体,而婚姻则是基于契约关系之上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活单位。人在结婚时总是被许多因素困扰:一方要求年轻貌美,另一方却要求财富丰厚,一场又一场的交易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形成了。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爱情属于一个人的感受,他们往往是难以或无法具体形象概括的。

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价值扭曲

能感受分享到爱情的婚姻是最幸福的婚姻,也是永恒持久的婚姻。但现代人的“分享障碍”让婚姻如同嚼蜡。追求高效率的社会让人不愿意、不能、不会分享。很多人不知道另一半最喜欢的食物、最看重的节日,分不清他何时需要安慰,什么时候火气上升,不知道原来他还有些“老毛病”。因为工作、关系、金钱和更多的欲望操纵,甚至连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都成为被漠视的对象,更何况婚姻中的爱情呢?而一旦爱情流失、婚姻破裂,修补起来就如同花瓶的破碎,难上加难。因为,婚姻的修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工艺,修补后的婚姻,哪怕有最华丽的色彩也掩饰不了裂痕。稍有震撼,裂痕便会迅速绽开。

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价值扭曲

以前,很多人唯爱情至上,视金钱为粪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潮涌动,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价值观也在转变,择偶条件不断向物质化、功利化方向倾斜,对爱情和婚姻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慢糊,道德界限越来越低。“宁做富人妾,不做穷人妻”、“爱情虽可贵,房子价更高”等观念的流行,造成了爱情与婚姻价值观的错位及婚恋的扭曲,许多社会调查及统计数字都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数学和经济学上的统计与说明是冰冷和自私的,但是在数字与说明的对抗中,却可以看清楚许多爱恨纠缠中的是是非非。人们结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的受益,如果婚姻受益超过单身受益,那么人们会选择结婚,否则就宁愿选择独身。当然,不管怎样,结婚总有受益,两个人可以互相照顾,或者获得社会正常的评价和认可,进而获得规模效应。如果看懂了这套理论,也许社会上的种种不正常的婚恋现象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析。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扭曲的爱情与婚姻价值观的不和谐,会进一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