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考试第一线对中国西北地区高校的综合实力、教学质量、一级学科、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化水平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星级评价,旨在为全国高考及考研考生、外国来华留学生挑大学选专业填志愿提供权威报考指南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

1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中国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111计划”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起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兴庆、雁塔、曲江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有27个学院(部)、9个本科生书院。有82个本科专业,31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列全国第七;14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2个学科进入前1‰;有教职工近6000人,其中专任教师307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19000人 。

2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国家重点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与教育部、陕西省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 [1-2] 。

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 [3] 。

西工大是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在“三航”行业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西工大现象”。

截至2018年1月,学校友谊、长安两校区占地5100亩,设有17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17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3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4个学科群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在校生28000余名,教职工3800余人

3兰州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Lanzhou University),简称“兰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 [1]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截至2018年1月,兰大校园面积3807亩,有6个校区;有2所附属医院、1所口腔医院;有91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本科生20559人,研究生11081人;在职教职工3565人,有专任教师1958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51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86人,研究生导师1534人,两院院士11人;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第15位;ESI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第25位

4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Chang'an University)座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招收留学生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拥有世界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2000年4月18日,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与原西安工程学院、原西北建设工程学院三所部属高校合并组建并更名为长安大学。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2个教学区、2个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下设21个教学院(系)、78个本科专业;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专任教师20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6人;全日制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9000余人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简称“西电”或“西军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西安市共建 [1-4] 。是1959年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之一,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一邮''成员之一,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中国雷达、信息论、密码学、电子对抗、微波天线等学科的发源地。 [4-6]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先后经历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等办学时期,1958年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9月,入围“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7-8]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设有19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1900余人,全职院士4人,双聘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

6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 [1] ,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2] ,位列国家“211工程”、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 [3] ,是国家“一省一校”计划重点建设院校 [4] 、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5]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中国农科城杨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1] ,“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11计划”、“20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成员。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同时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占地5653.5亩,设有25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教职工4500多人,专职院士3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000人

8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 [2] [3] 。

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建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亩。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4个,ESI前1%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17500余人,研究生17300余人,外国留学生1100余人

9新疆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Xinjiang University),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是1978年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

2017年6月,新疆大学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2018年,列入“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1-2]

新疆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5年1月改建为新疆学院,196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新疆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新疆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30日,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2004年,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新疆大学是“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发起高校及成员。 [3]

截至2016年9月,现有校本部、北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363亩;在校生366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518人,成人本专科生923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78人,博士研究生41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993人,留学生740人。 [4] 2017年9月,入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10宁夏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宁夏大学(Ningxia University),简称“宁大”,学校坐落于贺兰山下有着“塞上湖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农为主体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围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 [1]

学校占地面积2938亩,教学实验农场1890亩。在校教职工262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7323人,研究生3725人。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77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能源化工、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等11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 [2] 。 2017年9月,入选教育部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11第四军医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简称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1] ,是一所为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综合性医科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临床与转化医学学科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成为军队系统仅有的3所入围高校之一。 [2]

1941年,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创建;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第四军医大学。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17年,因中国军队改革,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四军医大学校名。 [3]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机关设四部、8个专业院系和研究生院,下辖三所附属医院;有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1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3个,并设10个博士后流动站。 [4] 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12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

西北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12强,在西北读大学不一样的风景线

(Shihezi University),简称“石大”,位于被誉为戈壁明珠的新疆石河子市,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大学,是“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由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 [1-2]

截至2017年11月8日,学校有经济、法、教育、文、历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92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站)。校园面积182万平方米;有在校生41502人。 [3] 2017年9月,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