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筒子:古代窖藏的錢幣,隨著時間的沉澱粘連到了一起,玩家往往按重(斤)購買,打開後一睹究竟。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筒子)

錢幣玩家,尤其是宋遼金錢幣愛好者,或多或少會接觸到筒子。

畢竟可以用最少的成本,搏出難得的名品,很多玩家也都趨之若鶩。

前幾日看到一篇關於筒子出靖康的文章,故事雖然精彩,但是沒有大量的過手基數和成本投入,以及適當的運氣,想出名品談何容易。

今天,筆者根據以往的見聞和經歷,

以第一次開筒子為切入點,看看他們都能出些什麼好錢。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北宋·大觀通寶等)

1.

時間:2010年

人物:老曹

數量:3斤

老曹是我在本地認識最早的一個泉友,長期混跡一線,清錢過量極多。

我剛玩宋錢時,一次偶然的契機,

看到他在店裡開宋錢筒子,大概三斤多,據說是朋友抵債給他的。

他不懂宋錢,我也一知半解,

兩人用刀劃拉了半天,也沒見傳說中的重和通寶,靖康元寶,

幾個不認識的錢幣對了半天才發現是篆書熙寧和治平。

那些宋錢開完,便扔到一邊。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北宋)

去年老曹搬店,又翻出這批散錢,

找我過去再看看。

畢竟現在懂了些,三斤錢幣,也就出了幾個太平和政和,

沒有好的品種,沒有好的徽宗,

這大概就是宋筒子的一般比例,

正常宋元太平正隆一斤會出一兩個,

篆唐國,好會昌,三斤以內算是驚喜,

至於前蜀,周元以上,就是驚嚇了。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五代十國·南唐)

2.

時間:2011年

人物:我

數量:5斤

那是我第一次買筒子,攢了一千來塊壓歲錢,一咬牙,一狠心,買了5斤。

到手之前幻想的都是大珍名譽品,

看邊道個個都是遼錢和徽宗大定,

結果就出一個太平背月,一個宋元背星,

其他的,都是標準宋屌,

眼看著壓歲錢就全要水漂了,開筒子也就沒了熱情,

最後一斤,連蒙帶忽悠的賣給了大學舍友。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北宋·大觀通寶)

結果舍友那一斤,出了周元背星,大定,旋讀慶曆,

以及一枚一眼不凡的徽宗版,

後來才知道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字,即所謂重和樣。

原本一旁看笑話的我看得目瞪口呆,

原來筒子除了有比例,確實關乎運氣(ren pin)。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政和·重和樣)

3.

時間:2015年

人物:吳哥

數量:80斤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交流會,

也是第一次參加泉友間的飯局,

在座的皆是大佬,只有我,誠惶誠恐。

酒興正濃時,宋錢大佬吳哥侃侃而談他第一次賭筒子,一個北方的罐子,一百來斤。

那也是他全部的積蓄,

一次豪賭。

去土去皮後,約80斤,

而砸筒子的過程,可以說是從滿懷期待到心驚膽戰再到心生絕望。

開到一半時,最貴的不過兩個普通遼錢,一個唐國真書,幾個徽宗小版,

略一估算,已經虧了一萬。

剩下的一半還開不開?

他想了一夜,一不做二不休,開完算逑。

第二天,剩下的三十斤繼續砸起,

仍然看不到希望。

結果到最後一斤,正待放棄時,

一個崇寧短連中,狀態極佳的阜昌重寶出現了,而在小平長連中,出了點建和小崇寧。

散錢和品種回本,

他也一錢成名。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南宋·建炎小平點建)

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

我見過更神奇的兩斤出靖康,一斤出宣和元的,

很多人以玩一玩的心態反而博得重彩。

但更多的卻是三五十斤而難有過百,上百斤而不得名品,

就比如我吧,前後玩過二三十斤,最好的不過徽宗五六級版,品種不過漢元,紹聖通。

而我有一個泉友,前後散買了近百斤,最好的單枚也沒超過五百的,自然是血虧。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南北宋)

4.

時間:2018年

人物:孫胖

數量:1斤

本地處南方,無關所謂的遼金窖藏。

但是南宋和明筒子倒是偶出,

如果能接觸到這些貨源,價格合適的話自然是自己動手,不勞煩他人。

孫胖今年上半年就不知道從哪裡搞到一斤多明中期筒子,

第一次搞筒子的他,

不僅來價便宜,還出了不少好東西。

萬曆天啟約有八成,

剩下的還出過天啟星,浙,一枚嘉靖,三枚泰昌,甚至有一枚完美級的萬曆公。

不用說,一定不少掙。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明·泰昌通寶)

筒子其實並不單指遼窖(遼代窖藏),金窖(金代窖藏)的筒子,

各地都有自己的窖藏體系,

比如陝西河南的唐窖藏,往往會出乾封,

比如江浙的宋明筒子,往往多出元末,

雲廣的南明筒子,西北的乾隆窖藏...

這也是所謂的坑口論。

當然,也有神奇的筒子,

比如一窖同品種,大定的,周元的,太平的,

一坑歷代的,從先秦半兩到五代遼金再到晚清光緒,能一起出。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後周·周元通寶)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很多人通過筒子一夜暴富,

也有人因為筒子血虧到底,

其實說來說去,終究離不開一個賭,

出了好錢幣就會變本加厲,

出不了則會有回本心理,

你說賣筒子的人會不會挑,我覺得不至於,但要是筒子皮上有個神冊,阜昌,怕是誰也忍不住吧。

從筒子比例上來講,十賭九虧並非妄言,

畢竟你對各個名譽品的鑄錢監,流通區,也是幾無所知。

與其斥重金在筒子上,不如買些實在的名譽品,

更可況筒子畢竟是坑窖所出,尊重國家文物法,對我們來說既是常識,也是責任。

第一次開筒子: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慘不忍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