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附註感情來幫扶的好乾部——呂彩霞

映象網三門峽訊(記者 兀佔斌 通訊員 高澤民)

這裡記述的,是焦村鎮婦聯專職副主席呂巧霞真實的扶貧故事。她曾獲三門峽市三八紅旗手、三門峽市基層婦女幹部先進工作者,她所在的焦村鎮政府也曾被評為全國婦聯組織建設示範鄉鎮、三門峽市三八紅旗集體。多年來,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作為一名婦女幹部,她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辦好事,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今天為你講述的是她和幫扶戶之間的感人故事,也許你認為都是些很平常的事,但是,她把平凡的事蹟做得很溫馨、很感人,讓人間充滿著愛。

附注感情来帮扶的好干部——吕彩霞

呂彩霞(中)在北安頭村 王毅攝

呂巧霞,女,中共黨員,焦村鎮綜治信訪辦主任,鎮婦聯副主席,瘦弱而幹練。每次見面,你都能看到從她骨子裡透出一種激情和剛毅。2017年,鎮黨委政府指派她到北安頭村任包村幹部,同時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責任人。從此,我倆開始成為工作上的搭檔,當年正是脫貧攻堅上下發力的一年。

北安頭村位於焦村鎮政府東北4公里處,全村6個村民小組,301戶,949口人,耕地面積1593畝,主要產業為紅提葡萄。村“三委”班子健全,支部共有黨員30名,幹群關係融洽,村風和諧穩定。

2016年脫貧攻堅工作全面展開,村裡通過精準識貧“六步工作法”,確定5組高豔民一家3口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高豔民,低保貧困戶,男,54歲,女兒高苗苗27歲,兒子高盼盼24歲,本來這是一個很平常、很溫馨的普通農戶,20年前,一場意外事故導致高豔民高位截癱,從此也毀了這個家。20年來,高豔民就再也沒能離開過那張床。事故發生一年後,妻子熬不住苦,撇下一雙年幼的兒女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餘下的三口相依為命,在艱難與困苦中慢慢地過著。起初,主要靠父親及兄弟們幫忙乾地裡活,收一些糧食顧住吃,後來,村裡為其辦理了農村低保,村幹部及鄉鄰們也都經常獻愛心支助,一家人勉強度日。老父親留下來的家當唯有分給他一間15平方的土木結構房子,破爛不堪,八面進風,外面大雨屋裡小雨。

附注感情来帮扶的好干部——吕彩霞

呂彩霞在幫扶戶家中 (資料圖)

由於長期臥床不起,不與人接觸交流,加上生活煎熬,久而久之,高豔民形成了一種與世隔絕的奇特孤僻性格。對誰都有牴觸,看誰都不順眼,見誰都想罵人。呂巧霞第一次走進高豔民的屋裡,看到眼前這一切,女人的本性,當時我看到她眼眶是溼潤的,就說了一句話“這家真夠可憐的,是真貧困。我叫呂巧霞,是咱鎮上幹部,也是你的幫扶人,往後我會盡力幫助你渡過難關......”。那天高豔民倒是沒有罵人,但看都沒看我倆一眼,巧霞說“沒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會變化的。”從此以後,巧霞每月都堅持來一次,每次不是帶米拿面,就是買些好吃,或者給他掃掃地、擦擦屋,說說話、拉拉家常,在精神上給與鼓勵和安慰。開始兩個月,豔民總是一聲不吭,從不續話,理都不理,幾個月後,高豔民慢慢變了。每當巧霞和我到他家,我能看出,他眼裡閃著一些激動和感激。開始和我們搭訕了。20年來,第一次有一個互不相識、相干的外人心貼心的關心他、幫助他,他能不動情嗎?以後,巧霞每次來,我倆去看他,一進院,我總愛叫喊一句“豔,你說誰來看你了?”“呂巧霞!”他都會衝口而出,大聲回應,還總帶上一句“看我叔,老是問我這句話,我記著嘞,記得牢牢地!她對我是真心疼,真幫助。”人間自有真情在,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該沒有貴賤,沒有貧富,任何人都應該得到尊重,我們的幫扶幹部正是做到了這種大愛、大善、大美、大德。

為了儘快增加家庭經濟收入,走出困境,我倆覺得留盼盼在家照顧父親,讓苗苗外出務工。取得他們同意後,經聯繫介紹,苗苗去了長沙一家工廠,現在還一直在那裡幹。隨後巧霞又分別為他爭取辦理了金融扶貧、產業扶貧、醫療扶貧及社會關愛救助。為了能讓豔民出來再見外面世界,曬曬太陽,巧霞又想法設法給他爭取來一輛新輪椅。冬天送來電暖器,還手把手教他怎樣使用,叮囑注意安全等。去年冬天,一場大雪突來,氣溫驟降,巧霞打來電話,“高書記,今晚豔民肯定有些冷,能不能把咱村部的鋪蓋再給他送一床?”此時此刻,我還能說些什麼呢?她心中時刻裝著她的扶貧對象,事無鉅細的全都管,我只能照辦執行。派村幹部立即送去兩床棉被。

附注感情来帮扶的好干部——吕彩霞

為幫扶戶送來電暖器 楊雪茹攝

2018年2月12日,在苦難中煎熬了20年的高豔民走了,當時我在場,他走的很安詳,我能看出,他對這個世界仍有一份留戀,但我不知道他留沒留遺憾。送葬那天,巧霞和我又都去了,我倆每人送了200元錢,幫忙入土為安。回到我家,一坐下,巧霞就問,“高書記,你說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我說:“馬上要過年了,過完年當務之急是介紹盼盼外出務工,這樣,一,能增加家庭經濟收入,他和姐姐兩個人掙錢,往後日子就不用再愁了;二是防止他在家沒事幹,混跡社會,誤入歧途。”就這樣,我倆定下來,過了年分別聯繫中介公司,沒幾天,盼盼和我們村幾個小夥子一同到無錫務工去了。我和巧霞同他保持聯繫,隨時瞭解他的生活、工作、思想狀態,心裡總算一塊石頭落地了。

兒女都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可達近兩萬元,高豔民也已離開人世,按說,這個家庭脫貧沒問題,可以不管了,但呂巧霞可沒這麼想,她又和我商量,說“高書記,我們的脫貧任務並沒有完成,高豔民走了,但我知道他的心願未了,留有遺憾。況且我們當時確定貧困戶時,將來脫貧要有一個硬指標‵兩不愁四保障′,這是我們許下的承諾,不管人在不在,我們都不能失信。兩個孩子逢年過節要是回來連個窩都沒有,我們怎能忍心不管,我們要多送他們一程,幫他們把房子蓋起來。”她又說“高書記,你抓緊跟豔民的哥弟們溝通一下,看他們誰出面建房,先墊資,等驗收後,國家會把錢劃給他們。”後來我見了,都說經濟能力不行,拿不出錢先墊資。我又找了幾個工隊,也沒人先墊錢幹。於是,巧霞和我又坐到一起商量,“這樣吧,高書記,房子一定要蓋。咱倆現在分工,我負責墊資,你負責找工隊,並把住質量關。”第二天,巧霞拿來了兩萬元錢,我立即找了工隊,根據實際情況,現已建成40平方磚木結構新房,決算出來共開支23380元,我再不好意思讓巧霞掏錢,剩下的三千多元我就先墊付了。到此,我們的心徹底放下了,確保了年底脫貧,且不返貧。

一年多來,通過耳聞目睹、親身感受,以及共同參與,這場幫扶使我的靈魂也得以淨化、昇華。我不由得想為她點贊,想代表我的村民向她說聲謝謝。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像呂巧霞一樣的鄉鎮幫扶幹部,把貧困戶當親人,把幫扶當事業,帶著感情真扶貧,讓弱勢群體感受到黨的關懷,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這個世界充滿著愛,把習總書記、把黨中央扶貧的決心、扶貧的政策、扶貧的計劃、扶貧的措施落到實處,保證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落下。所以才創造出了人類扶貧史上的偉大創舉、偉大成果。

常言道,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那麼這麼多鄉鎮幫扶幹部,他們用愛心、用真情,為社會奉獻文明和諧,為人心送上陽光溫暖,為家庭帶來重生希望,他們將留下什麼?我想,他們最終留下的應該是共產黨人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心的欣慰;留下的是那份對事業永遠的執著與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