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三言兩語讀文章

1.

希臘神話有個故事。

俄耳浦斯深愛著歐律狄刻,兩人結婚後依然恩愛,有天歐律狄刻被毒蛇咬死。悲痛欲絕的丈夫俄耳浦斯來到死神面前,求攜歐律狄刻還生。死神同意了,但警告說,歸途中,夫在前妻在後,不得回視。俄耳浦斯答應了,一路上歐律狄刻哀求:你若救我,為什麼那麼冷酷,連回頭看我一眼都不肯?妻子如是懇求再三,俄耳浦斯終於還是回了頭,他的妻子卻立刻消失,再也不見。

十幾歲的時候,還沒戀愛,看什麼故事都想到愛情。那時想的是,兩人相愛千萬不能懷疑,特別是女人,沒事亂猜測亂撒嬌亂髮脾氣,最後只會害死自己。

現在讀,除了戀愛之外,憂慮事業憂慮友誼憂慮家人,配合著《夜航西飛》最經典的那段話,我想的是,人要堅定果斷,為了做一件事,必須頭也不回地告別留戀的一切。過去了的時光與另一條沒有選擇的路,哪怕再好,都是死去了的。

也只能不回頭了。

三言兩語讀文章

2.

梁文道勸誡年輕人不去讀勵志,因為“讀勵志書有時候會把一個人讀傻,因此你會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確,即便偶遇失敗,也會視其為一時的困惑,你堅信最終還是會贏的。這樣的人其實很可怕。”

比較文學裡,評價中國文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相較其他國家,中國所普遍承認的天才作家詩人,往往是少年便能寫出滄桑感無比成熟而正確的,價值觀非常單一。讀到這條時,我覺得真有道理,連我自己以前寫文章都是副老人家的嘴臉,口裡還頭頭是道。在中國的經典著作裡,沒有少年人的朝氣和傻勁。

木心罵得好,我們如何虛偽?看看中國的書吧!要不然是道德訓教,要不然就是私底下流通的徹底黃書禁書。好不容易有了坦率文章,適合小孩或者青少年看的,卻在成人眼裡一律認為是惡俗低下。

哲學裡說,人的成長是螺旋式的。只有走過了年少輕狂,走過了空懷信心,才能向上到另一層。你和我不在一個高低,只是眼界自然不同罷了,又有何對錯之分?你是我,自然會走我的路。

高人們所不齒的“正能量”,能帶來一絲溫暖,它不夠深刻,甚至膚淺又如何呢?

3.

開始讀陳嘉映老師的書,是從《救黑熊重要嗎》開始的。

他提出了一個大家都會困擾的問題:你去救黑熊,阻止黑心商人殘忍地取膽汁,那你有這閒工夫,為什麼不去幫助農村失學兒童呢?可當你幫助失學兒童的時候,卻又想起世界還有更慘的人,你為什麼不去艾滋村幫助那些生命垂危的孩子呢?於是,就陷入一種怪圈中。

他分析後,給出的答案是:難道要等到所有艾滋村生命垂危的孩子都有人去陪伴,農村的失學兒童才有機會被救助去上學,而等到中國的孩子們每個人都被幫助到快樂健康長大時,黑熊才有資格被保護。這個邏輯更不對,更悲哀啊!我們能做的,就是去做眼前這件有能力,並且想到的事。救黑熊,是因為你通過讀書看報知道了有人對黑熊這樣的殘忍之舉並非常厭惡,你正好知道哪裡可以去救,你有朋友和你一起去幫助,你有錢有時間可以去做。說到底,救黑熊,只是這件事恰巧出現在你生命了,於是你就去做了。

讀文章亦然。

是的,作者都知道一個秘密:一件事可以正著寫是一個道理,倒著寫又是另外一個道理;現在是這個觀點,將來又有不一樣的視角產生完全不同的觀點來。所有的主義都不會永遠,所有的觀點都不是真理。

恰是,每一次當有某個讀者做出人生重大決定時,因為緣分而讀到了某篇文章。你想辭職,看到一篇文章說年輕就是總能重新開始,遇見了同類,於是勇氣滿滿;也許你看到的是另一篇文章,關於失去父母而抱憾終身的文章,心被觸動,於是決定再多些考慮。

無論哪一種正能量,不過是你碰巧遇到了它。

4.

聖經裡最喜歡這句話:雨降落給壞人和好人,陽光也溫暖好人壞人。往前走吧,宇宙間無標尺,未超越光速前時間是不可逆的,人也只能不回頭。

無論這一年你過得怎樣,無論這一年春節是不是變味了,無論你終於咬著牙做了什麼重大的決定,祝你新春快樂,即便註定輸,也總能一路遇到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