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年輕人做農業有哪些出路?

靖遠枸杞大棗


年輕人做農業一定要與時俱進。要向老農民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要發揮年輕人愛學習、愛鑽研、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術的特點,勇於鑽研新的農業科技,在產業優化、服務高效、農技領先上下功夫。

一是要善於運用智能服務。現代農業在迅猛發展,一些智能型服務已經逐漸顯現。如,無人飛機噴撒農藥、農業機器人採摘、溫室大棚的小氣候調節這些技術,都是年輕人要善於帶頭學習、應用的。

二是積極接受新農民培育。新時代的新型農民要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年輕人有知識這是特點,能不能懂相關技術,會不會管理這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掌握。年輕人更應該在這方面下大功夫。

三是在高效農業上做示範。年輕人從事農業應著眼於高效農業。譬如,經營一個設施大棚,年收入要遠高於當地的露天農業。有年輕人曾創下經營大棚食用菌一分地一萬元的年收入。也有老農民保持一畝大棚蔬菜年收入4萬元的記錄。年輕人應當遠高於此!

四是用科技陳果引領方向。年輕人應發揮容易掌握新科技的特點,譬如,經營生態能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走三產融合的路子,增加農業收入等,用成功的農業實例來引領當地的農業發展。

總之,年輕人要作出年輕人經營農業的效益特點,這才是年輕人做農業的出路!

網友們,你認為年輕人還應該從哪些方面尋找經營農業的出路呢?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再見!


凡塵觀生活


現在能夠待在農村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基本上在農村已經看不見了二三十歲的人了,四五十歲的就算年輕的了。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在外面打工也是越來越不喜好這樣的工作了,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追求自由,打工被人管束,而且工資也不是自己理想的,所以很多人都想著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賺到錢。其中有一部分的年輕人就想著回農村創業。我自己也是這樣的,在農村待了幾年了目前來說收入還算可以。

在農村創業來說,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首先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做,因為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事,承受能力有限,從小到大都是受家裡嬌慣的,也算是為所欲為的,所以選擇的興趣很重要,因為自己不喜歡的如果是一時興起的話,那麼很可能就堅持不下去了。

其次就是要根據自己的技術,擅長,資金,能力,還有外界的人脈,關係,當地的條件,環境等等來決定。

目前來說農村年輕人的話,首先推薦的就是電商加自媒體。對於做這個我是真的很看好的,以前我是在農村做養殖種植的,然後發展的也還可以了,慢慢地就交給別人管理了,現在我也是想在網上發展一下。有自己的產品,然後自媒體引流,比如說視頻,直播,文章,問答等等各種各樣的模式來宣傳自己。加上有自己的產品作為後盾的話還是值得一試的。

其次就是做休閒農業,其實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做農業的話,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興趣,但是現做農業的話,能夠跟緊潮流,發展新型的農業,當然前提是需要自己有足夠的資金,人脈,還有技術。如果只是一般的農村人想做休閒農業的話,可以考慮搞一個生態種養結合的莊園,或者是採摘園之類的,然後慢慢的發展。比如說種植油茶,或者茶樹,然後發展林下養雞,還有養蜜蜂等等模式,一步一步做起來還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農村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三農帝國


如今,做農業需要資源、能力和情懷,尤其是年輕人。所以,關於這個問題,鄉風西苑從這三個因素談談自己的看法。

1. 資源

這個資源包括人脈、資金、團隊、渠道、技術、土地等方面。如果年輕人有其中兩方面的優勢,可以考慮創業,做農產品現代化種植,或者深加工產業,抑或是電子商務和農村農業服務等等。

比如說,你有人脈,那麼,你可以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可以申請貸款或者融資,還可以拉來人才組建團隊,這樣,你就可以成立專業化合作社,或者成立一個家庭農場,科學化、現代化、規模化種植或者養殖,如此,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收入。

不管做什麼農產品,還是旅遊觀光也,請切記品牌的打造。讓消費者想買什麼農產品,能夠第一個想到你。比如橙子,你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褚橙。

如果你連其中的一個方面的優勢都沒有,那就做一名技術員,或者經紀人。技術員提供技術服務,經紀人是新生職業,可以幫助農民進行土地流轉。

2. 能力

這個很簡單,一般返鄉創業的年輕人,能力不在話下。融資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組建團隊的能力等等,都具備,或者具備其中一兩個,都很不錯了,創業路上會輕鬆一點。

如果你沒有能力,創業不可取,尤其是農業這塊,啥都不懂,啥都不擅長,還是踏踏實實上班吧。

3. 情懷

這一點是許多白領和藍領返鄉創業的因素,為了讓家人吃上綠色蔬菜,到村裡承包幾百畝土地種植蔬菜,供家人吃,還進行銷售。為了讓消費者嚐到更好的土雞蛋,返鄉創業,散養土雞。為了打造自己的農產品品牌,堅持耕耘幾年,甚至十幾年,這些都需要有個情懷。

鄉風西苑老家有個老闆,他是做農場的,如今有十幾個年頭了,但當時回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建設家鄉,造福鄉親。

你有嗎?沒有就踏踏實實過早九晚五的生活吧。

以上是鄉風西苑的回答,若有欠缺,敬請諒解。

鄉風西苑,關注三農問題,歡迎互動交流。圖片均來自網絡。

鄉風西苑


原來我是老農就以韶關地區一些較為年輕且刻苦耐勞的農民為例。先設定目標為年薪八萬元,優質土地需要十二畝。上茬種植苦瓜六畝、節瓜六畝,下茬翻秋種植苦瓜六畝、茄子六畝。在沒有特別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即可實現年收入八萬元。

首先必須確保生產技術,一般春種苦瓜、節瓜畝產均可達6000斤,收購價格為0.5元一2.3元一斤,按每斤一元計算;那麼就可以得出12畝x6000斤/畝x0.8元/斤=57600元。

秋植換田地再種苦瓜,直接在上茬種植的苦瓜的土地上種茄子🍆。由於上茬種植過瓜類,如果連作,土壤經過適當的消毒殺菌後也是可以的。二年以上最好水早輪作,可以大大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秋植的苦瓜和茄子🍆產量較春植的稍為少些,一般都為5000斤/畝,苦瓜和茄子🍆的收購價約0.8元/斤。那麼就可以計算出結果!12畝x5000斤/畝x0.8元/斤=48000元。

那麼上茬得57600元十下茬48000元二105600元一年。這個數是不是實現了全年目標。扣除成本和僱傭臨時工的費用就要按各實際工時具體核算!

只要不怕苦,用心經營。年輕農民,有田地不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也是有許多種植項目的。種植糧油類產品作為散戶,一般都不敢去博。農業生產也是高風險的。還是參加合作社的經營模式較為安全。

以上系原來我是老農的分享,不能代表任何平臺。謝謝你的閱讀,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農業問題!




原來我是老農


年輕人做農業有哪些出路?很明確地告訴你,有三條路。一是老一代的老路,二是跑路,第三,“一條死路”。

我是一個地道的老農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年輕的時候也曾激情萬丈,也曾豪氣沖天,抱著“滾一身泥巴,練一顆紅心”的遠大思想踏入社會,自認“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可現實呢?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在農村摸爬滾打幾十年,終於……一事無成。

那麼農村今後的路在何方?年輕人在農村創業都有哪些困難呢?下面綜合談一下。


一是土地

我國地域廣闊,地形多樣化。如果搞集約化經營,實在是困難重重,撇開山區及丘陵地帶來講,就是平原地區短期內也不易運作。近年國家進行了土地確權,大多數地區仍然是單家獨戶的個體經營,眾口難調各有訴求,連片經營比較難。家庭農場化尚需時日。

人才

隨著國家城鎮化的發展,年輕人慢慢融入城市,農民這種職業後繼乏人。即使尚有部分年輕人呆在農村,也實屬無奈,從內心來講是不願從事農業的。他們基本不會種地,往往奔波於城市於農村之間,非工非農。


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可現實呢?農民已沒有了對科學的渴望,九十年代農民樂意學習,善於實踐,願意接受新技術和新事物。近十幾年來更多的人對農村失去了熱情,農產品價格低迷,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慢慢地就消沉……再消沉,進而失望。

我們拿幾道最簡單的問題去問農民,什麼作物屬禾木科,常見的十字花科植物有哪些?哪些農藥屬於內吸性農藥?菸鹼類農藥有哪幾種?什麼叫總狀花序,哪種植物的花屬於兩性花?我相信,很堅定地相信,十個農民當中能有一個全部答對就不錯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掌握達到如今的現狀,我們拿什麼去發展我們的農業呢?莫名其妙地悲哀呀!

自然環境

農村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小時候庭院也好,野外也罷,果樹不用管理照樣優質豐產。現在呢?似乎整個生長期都離不開農藥。目前大多數農村環境惡化,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沙化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極端天氣增多。


社會環境

農產品價格低迷,生產資料價格上升。產出嚴重不對稱,種子化肥假冒猖獗。農民整體素質偏低,對虛假信息研判能力差。

我國還沒有擺脫房地產經濟,城市消費乏力,果蔬消耗量一直走低。

市場

我國目前屬市場經濟,種植也好,加工也罷,完全靠撞大運,而且盲目跟風。前年“蒜你狠”,今年“蒜你賤”。昨天章丘鐵鍋一鍋難求,今天就剩鍋遍地,整個市場缺少指導。

老家一叔叔,一直在尋找致富項目,看到養蛋雞有利可圖,多方籌措資金搞蛋雞飼養。盼星星,盼月亮,母雞下蛋了。而雞蛋價格一瀉千里……整個欲哭無淚喲。


資本

搞小農場也好,做深加工也罷,沒有大的資本支撐是不行的。你搞果蔬種植,產品和市場做無縫對接,資金回籠都是一大問題。沒有資本支撐,辛辛苦苦幾十年,完全可以一夜讓你回到解放前。

老家一大哥,七十年代的高中生,靠做生意積累了一些資金。去年承包土地搞觀光農業,現如今跑路了。

………………

綜上所述,本人不看好年輕人在農村發展,如果講某某人在農村做的不錯,那只是個例。別人的成功不可複製,它需要天時地利,它需要機遇。

如果你真的想留在農村,那麼你要不斷學習,吃苦耐勞,勇於接受新知識新事物,同時做好直面失敗的準備。也許你能成為不一樣的焰火。


霧中觀你


剛從農業一線調研回來,先給你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20年前,一個不走尋常路的農村小夥 ,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大城市的就業誘惑,回家務農了!父母兄弟難以理解,村裡人嗤之以鼻!

他回村幹嘛呢?

種植中藥材!

先在自家地裡種,再到租鄰居家的種!

後來到鄰村發展,搞定當農業,他負責供種子和技術,收購產品。後來與全縣的貧困戶家庭簽約扶貧,包種子和技術,包產品收購!

再後來藉助平遙古城文化遺產的大名片與省城一家醫藥企業合作,融資5個億籌辦起了中醫藥養生一條街,國內醫藥品牌爭相入駐,旅遊+醫藥,線上加線下,目前他成為了這家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分紅除外,年薪50萬。

令人印象最深的事,他不論在任何場合,都沒有提出過困難二字,只提願景!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臺階。他是農村青年創業的典範,也是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典範,如今各種榮譽接踵而來,名利雙收。

所以,面對題主的問題,年輕人做農業的出路在哪裡?

答案是腳踏實地,從最基本的農事做起,抓住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的風口,找準切入點,你也會飛起來!


村姑說村事


我是一名創業者,嘗試回答。

年輕人做農業有哪些出路?我本人非常看好農業這個領域,也非常贊成年輕人做農業,利國利民的大方向。

一,農場主

這是未來中國最時尚的老闆。


二,品牌果蔬

這是創業藍海,只要德行並舉,持之以恆,就一定會大有作為。

三,休閒會所

未來富人的消費目標一定不是燈紅酒綠,一定是寄情山水,修身養性。


四,有機食品

這將會成為普通居民的消費習慣,而不僅僅是富人食品。

總之,農業產業,前途無量,我早晚會涉及,現在脫不開身。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


實體經濟守望者


年輕人做農業的前景是一條光明大道,只是見效要慢一些。

現在農村裡的人越來越少,都湧進了城市,正好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做健康產業鏈,健康園。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見吉林省的輝南縣生產的綠色食品已經送進了北京,這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現在的疾病有了年輕化的傾向,病從口入是個大問題。

以前婆婆喂的豬,一年多才殺了吃肉,她喂的豬 ,肉特別香,切一點肉炒菜,香的不得了,現在的豬肉怎麼不香呢?

家裡的雞蛋炒出來是金黃色的,炒兩個雞蛋,一碗米飯,那才叫雞蛋,真香。

我設想一下,在農村裡養雞、鴨、魚、豬、牛、羊,來個一條龍,建個產業園,肯定會暴富。

雖然前期工作很累,看不到效益,我覺得三年以後一定會走入正軌的,人民的健康有希望了。

悟空,我問一下,如果我回答問題每個給五毛錢行不?我不貪,每天能賺夠三袋方便麵的錢就行了。😄😄


玉芳話情感


年輕人做農業有幽深至遠的農業農民思想,但也要具備參化社會,行業的智慧和枝能,做到愛一行,懂一行,堅持做下去不回頭,給自己一片陽光,留給後人一種自強不自息的知事做事的文化精神。古話講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壯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做農業很幸苦,難點也很多,天廣地大中走出一條做農業路子算是一生的偉大,給廣大農民帶了頭做了樣子。




6059642541李明周


首先,你要有吃苦耐勞的準備,(其實現在都是農業機械化了),對農業比較熟悉甚至是專業,播種,施肥,澆水,養護所有細節都要熟悉,然後在此基礎上,尋找賺錢的途徑,你是生產者,需要找到中間環節,讓你產品能夠銷售出去。

同時,拓展多種經營,開發新項目,循環發展,種菜,養魚,養雞鴨等等。再開發一些有特色的生態有機食品,搞生態旅遊,農家樂之類的,可謂前景廣闊!

最後,預祝創業者都能成功,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