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杜牧的才气,给他带来好运气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作为被前辈欣赏、提拔的晚辈,诗人杜牧作出了我们今天要赏析的这首佳作,让我们羡慕他好运气的同时,也更钦佩他的才气!

黄鹤楼诗碑廊

杜牧的才气,给他带来好运气

黄鹤楼诗碑廊,分上区、下区,全长约200米。廊中陈列国内二十余省、市、自治区著名书法家的石刻共124方,内容以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诗词为主,间有书法家本人创作的诗词作品。篆、隶、行、草、楷兼备,给人以历史知识和艺术享受。

杜牧的才气,给他带来好运气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1

杜牧 撰 赵少昂 书

君为珠履2 三千客,我是青衿3 七十徒。

礼数全优知隗4 始,讨论常见念回 5 愚。

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注释】

1、 王侍御:姓王的侍御史或监察御史,为杜牧的友人。“侍御”是“侍御史”或“监察御史”的简称。在唐代,御史主要职能是监察百官,与今日的监察和纪检官员类似。夏口座主:指当时的鄂州观察使崔郾(768-836)。座主:唐代进士对主考官的称呼。幕:“幕府”的简称。古代将帅的府署。“赴……幕”,即到某幕府任职。

2、珠履:以珍珠等为装饰的鞋子。

3、青衿:古代学子通常穿的衣服,借指学子。

4、隗:指郭隗。

5、回:颜回,孔子学生。

杜牧的才气,给他带来好运气

创作背景:

杜牧23 岁时写就的《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据说杜牧便以此赋而于三年后得中进士。诗题中的夏口座主崔郾(yǎn),就是因为特别欣赏《阿房宫赋》,提前将杜牧定为当年进士第五名。

后来有人告诉崔说杜牧此人风流不羁,常出入风月场所,名声不太好。可是崔郾坚持把杜牧定为第五名。其实,此前崔郾并不认识杜牧,他的老友、当时的名士吴武陵特意携带杜牧《阿房宫赋》见崔郾。

吴当面朗诵了《阿房宫赋》,崔氏同样赞不绝口。吴便要求崔将杜牧定为当年的状元,可是,崔郾非常难为情,因为他已答应了别人,前几名都已经确定了。吴武陵非常生气, 便要索回《阿房宫赋》,崔只好允诺将杜牧定为第五名。

需要说明的是,直到宋代,科举才实行糊名法和誊(téng)写制度,这样便可防止考官考生串通作弊。而在唐代,科举考试的成绩,只作为参考,考前士人们往往会拜见考官,或者托人将自己的文章送给考官看。进士中第与否、排名高下,大多在考试之前便确定了。

杜牧的才气,给他带来好运气

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诗

乙丑春三月赵少昂书于岭南艺苑时年八十一

诗词赏析:

此诗用典贴切、高妙。诗歌前两句,借春申君和孔门典故,巧妙地描述了王侍御和自己与崔郾的关系。《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niè,穿)珠履。”

诗歌以春申君指代崔郾,一则崔郾所任职的鄂州属于古代楚国地区,观察使总领一方,与楚国公子春申君地位类似。诗人言外之意是,崔大人将像春申君一样贤明、优待贤能的王侍御。

相传,孔子门下有七十二位优秀的学生。诗人自居“七十徒”中一员,既表明了与崔郾的师生关系,又不露声色地赞美崔氏的学问大、名声好、弟子多,更当仁不让地以“贤徒”自许。至于“珠履”与“青衿”,主要为对仗,并非写实。

三四句,延续前两句,进一步写王侍御的贤能、崔郾的礼贤下士,表达了自己对崔郾的爱戴和信服。战国时,著名谋士郭隗对当时的英主燕昭王说,你若真有心吸引人才、强大燕国,那么就从礼遇优待我郭隗开始吧。

孔子曾说,与颜回终日交谈,他只是听我说,很少提出不同意见,好像很笨的样子;仔细观察后,知颜回并不愚蠢。(只是可能特别崇信尊敬老师了。)

杜牧借用这两则典故,文雅而得体地祝愿崔郾能礼待王侍御,进一步表达了对崔的崇敬之情。在褒扬师友的同时,含蓄地肯定了自己。

杜牧的才气,给他带来好运气

结语:

是金子早晚会发光?

是金子早晚会花光才对!

杜牧的才华也是基于他长年累月的努力,

那些有准备的人才能不辜负运气!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快来欣赏名家大作吧!

来黄鹤楼一边赏景一边还能饱读诗书~

还在等什么?

期待你来黄鹤楼,写下自己的佳篇!

from黄鹤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