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的区别,是从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就开始的

从贝多芬、瓦格纳到叔本华、尼采,从康德、黑格尔到孟德尔、普朗克,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从社会科学到应用科学……各个领域,德国都是群星璀璨,光彩耀眼。德国的人才济济,成绩斐然,这些都跟这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的区别,是从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就开始的

德国老师和孩子不是上下级关系,孩子没有义务服从老师,老师也不会对孩子下命令。与贝尔机器人秉承的教育理念是相似的,德国幼儿园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支持、引导、陪伴与启发。面对老师这个“权威”,德国孩子从小学会的是:老师的存在是为了帮我、支持我,遇到困难、有任何合理需求时我应该向老师寻求帮助。可以说,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的差距,从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就开始了。在德国的幼儿园中,通常都有下面5个日常基本规则:

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的区别,是从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就开始的

1.餐桌规则

德国幼儿园的餐桌上,老师不要求孩子必须把碗里的饭菜吃完,吃多吃少是孩子的个人决定,老师不会干涉。但有一条原则,吃饭时一定要坐在桌前,一旦孩子中途离开餐桌,就被视为已经吃饱,不允许再回来接着吃。

例如: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吃了几口就想跑下桌玩,老师只是问了他一句“吃饱了没有”,行动上没有任何阻止。小男孩玩了一会儿又跑回餐桌前,就在他伸手准备去拿食物的时候,老师一把夺过他的盘子,将盘子里的食物迅速倒进旁边的垃圾桶里,然后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吃饭时要专注,吃饱了再下桌。下桌就表明吃饱了,不能再回来接着吃。

这种做法就是正面管教中着重提倡的自然结果法,它和惩罚以及恐吓有着天壤之别。自然结果法是让孩子自己体会TA行为的自然结果,并学会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吃饭会饿,不穿衣会冷,不洗手会生病,不收好玩具会找不到玩具,这些都是自然结果。

通过自然结果,孩子学到的是内化的规则,自发愿意遵守。而刻意的惩罚和恐吓要么只能奏效一时,要么会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双方陷入权力之争。

2.收纳整理规则

德国幼儿园教的第二个让人印象深刻且无比佩服的规则是收纳整理(aufr umen)。相信很多有宝宝的家庭都有这样的困扰:家里宝宝的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刚刚收拾好的家里,没一会功夫又被宝宝弄得乱七八糟,白收拾了啊!

德国幼儿园对此采取的是身教和熏陶,德国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都要收纳整理四次:

1.早上自由活动后、晨会之前,要收纳一次;

2.吃完早饭、玩玩游戏,出发去森林(或院子)前,要收纳一次;

3.户外活动回来,吃完午饭,孩子们午睡时要收纳一次;

4.下午放学前,要收纳一次。

每天重复四次同样的收纳工作虽然看来是在做无用功、浪费时间,但也正是这样幼儿园里日复一日贯彻执行的收纳整理规则培养了德国人从小讲干净、爱整洁、会收纳的良好生活习惯。在贝尔,孩子们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收拾积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收纳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强迫孩子们参与,一般都是老师先动手,嘴里号召着孩子们来帮忙。身教的力量之大真的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教育孩子时,不需要说教,不需要物质奖励,你希望孩子做到什么,自己先做到就行了。

3.先来后到和轮流玩规则

遇到孩子们争抢玩具时,德国老师一般都遵循先来后到原则,而不会强迫孩子分享!一个玩具谁先拿在手里谁就有先玩的权利,如果另一个孩子过来抢玩具,老师会明确制止TA,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别人已经在玩了,你可以等别人玩完了再玩,或者先玩其他的玩具,这时候老师会指着另一个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时候如果一个孩子一直霸占着一个玩具不放,老师会向这个孩子建议:“再玩5分钟就给XXX玩了哦,你看TA都等了好久咯!”,然后再转头对XXX说:“你玩10分钟就换SSS玩了哦,大家要轮流玩!”

4.喝水规则

德国幼儿园在喝水上是非常随意的,孩子想喝就喝,喝多喝少自己决定。但有一个规则孩子必须遵守:喝水时一定要坐在放水的桌边,喝完再起身去玩。

德国幼儿园这么规定是为了让孩子喝水时专心,以免边走边喝呛到,或者水洒出来弄湿地面发生滑到,喝水规则的制定是出于孩子的安全考虑,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喝水习惯。

而国内幼儿园对喝水时间和喝水量都做了规定和限制,没有照顾个体的需求差异,仅仅是为了方便老师管理学生。规则与纪律的差别,一目了然。

5.午睡规则

德国幼儿园没有强制性午睡,不想睡的孩子可以自由活动,但有一条规则需要遵守:不能在别的孩子午休时大声喧哗。你不睡是你的自由,但打扰到其他在睡觉的孩子就不对了。

遵守别人睡觉时不打扰的规则。这条规则让孩子既学会了尊重自己的意愿,又同时要尊重和考虑别人的感受;

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的区别,是从幼儿园时期的教育就开始的

看完德国幼儿园的5条基本规则,相信你也发现了德国幼儿园教育与中国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德国幼儿园更多的是教孩子在幼儿园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规则,友好相处,在规则的范围内,你可以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在德国,从来没有“听话”一说,德语里甚至不存在“听话”这个词,德国父母从不要求孩子“听话”,老师、家长与孩子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拥有自由,也要遵守规则,家长、老师只是用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