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談論《道德經》時,只論"道"而不談"德"呢?

傻傻一笑


這個提問是有水平的,基於道、儒的幾千年道統之爭,故今人一提起《道德經》,大多都羞於談「德」,這其實是一陣莫名其妙的“政治正確”,徒讓《道德經》的本意失真。

首先還是得科普幾個常識:

一、按《道德經》的本意,道家似乎的確十分反儒,比如說十分有名的這一段: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再配上“不尚賢,使民不爭”和莊子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十足的“鐵桿”反儒呀,是不是?

但其實,這是望文生義。

首先,在老子那個年代「道」和「德」不分家,證據就是郭店版的《道德經》,原名就叫《老子》,(也講《上經》)不分篇章。其二是馬王堆的《道德經》就分出了上下兩篇,不過它是《德經》在前——所以,《道德經》原名似乎應該叫《德道經》更恰當?

總而言之,老子並不反儒家的「德」,來看清楚人家的原意。

二、道家的「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天道地德,天有道,地成德,萬物資始。天仁、地義、人信(禮)。

毫無疑問,在道家的眼裡就沒有壞人——這就是道家空想主義的一面,所以老子才會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但是他前面卻明確說到了“失義而後禮”。

就是說: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再講禮有啥用?

這句話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以後不要再搞「反德主義」,這根本就是一個不應該成為爭吵的原則性問題,搞清楚道家的真義是以「道為宗」——即講究「天地人為一體」。而儒家則是「人定勝天」。

一種是「人為道服務」,另一種是「道為人服務」,僅此而已。


無風即風


這個問題問到了玄妙之處!

老子的"道"與"德"是什麼關係呢?道為體,德為用。老子闡述的道是事物的本源、規律。德是遵循道的規律做事有的收穫。二者不可分割,實為一體。有道即有德,有德方合道。


道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說清?這是一個玄之又玄的問題,老子也不能夠把它闡述清楚。所以道可道,非常道。但又不能不說,不說更不能夠明瞭。所以對一切道的闡述都是一種假說,一種形象的比喻。因此也就形成了,通篇都是對道的一個理解和闡述。


人們的習慣是對不能夠認知的事物更加的關注和探索。道的神秘與博大,足以讓人們對牠探索不休。德,是人與人交往過程中足以能夠體現的。得是誠於中形於外的體現,不僅在道家能夠體現出來,同時在其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展示出來。因此德似乎不再是道德經中的德,也就形成人們在探討道德經時,對道的闡述和探索更多一些的原因!

道與德是不可分隔的,它是一體。厚德載物,德育天地就是有道的體現。上天有好生之德既是宇宙大道。



老子曰,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們如果能夠深悟這三寶。便能達本還源、天人合一!


和庸


老子道德經中共提到:玄德,孔德,德者,常德,上德,下德,有德,失德,無德,廣德,建德,積德,12種提法。11章中有德。那麼什麼是德呢?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①,能無離乎?專氣致柔②,能如嬰兒乎③?滌除玄鑑④,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⑤?天門開闔⑥,能為雌乎⑦?明白四達,能無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⑩。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閱眾甫⑾。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⑿。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①。故飄風②不終朝,驟雨③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④;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⑤。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為天下溪③。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④。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⑤,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復歸於無極⑦。知其榮⑧,守其辱⑨,為天下谷⑩。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⑾。樸散則為器⑿,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⒀,故大制不割⒁。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⑾,不居其薄⑿;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②。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質真若渝⑤。大方無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⑦。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①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③;養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⑥。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善劍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②。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③;修之於邦④,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⑤,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①,莫若嗇②。夫唯嗇,是謂早服③;早服謂之重積德④;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⑤,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⑥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①民,將以愚之②。民之難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國,國之賊④;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①,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②,而不責③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④。天道無親⑤,常與善人。

德是什麼,其實道德經第一章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道是陰德是陽,兩者只是異名同謂嗎。我們以名入道可以見德。

現在正式回答,問主的題目。老子道德經為什麼,70章提出道,而只有11章提到德!都說德是陽,大家眼睛都能看得見的嗎!用了70章來解釋道,還不主要,因為大家看不見道嗎!德可德,非常德!你如果還看不見的話。你就以名入道。自然可以見到德!道之德所生,萬物複道而報德,德如行,德如狀,德如名……


在海前面說注意


我認為`德`為事物之性,事物的`圓心`,道`為事物的`能力`,事物的`圓周`!道的變幻(無常道)皆是`德`(性)的變化所影響決定!如,柔為水之性(德),`洗浣、滋養`就是水的`能力`(道);一旦水變成了堅硬的冰,丟失了水的德性,也就丟失了`水`的能力和作用(道)!道就是命,由事物的`德性`所決定!是循環事物變化的軌跡


荒原牧雲


答:老子《道德經》通篇八十一章,無一不是在論“道”,也無一不是在以“道”論人——鄙人以為,老子《道德經》是一部“隨筆集”,其從頭至尾所採用的修辭手法都是“以物喻人”。亦即,“道”即是“德”,“德”亦是“道”。但凡“幾同於道者”(聖人、君子),均系“道德(最)高尚”的人!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均“幾同於道”……由此可知,說“道”即是論“德”。二者不可分矣!


拙筆淡靜



並不是只論道而不談德,道為體,德為用。什麼是道?道無形無象,無有方所,無有名字,體你怎麼論?眾人討論也討論不到體上去,所以道不可言說,一毫也夾雜不上,唯有默契而已。

什麼是德?從直從心,直心奉行就是德,也就是用。道你看不到,摸不著,不可把捉,我們如何見道呢?從德上見,從用處見,體雖然不可見,但有作用,我們就從這個作用處,見道。

見道後,體用合一,高了道,你的這個德沒有根,普通人就這樣,“百姓日用而不知”,久之,你的德就失去色彩,就會枯死,失其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求道,那是根本呀。同樣,離了德,你光有道也不行,道不會動呀,就不會起作用,禪法有云:死水不藏龍,你的龍沒有角,不會作用,不活潑,有什麼用!道德雙運,尊道貴德,體用合一,本末兼賅,從容中道,必成大道!


十八員外


道要比德高級。掌握道的人必定有德。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德你只要願意修就會有。當道無法得到。人只能退而求德。道是可以論道的。德擺不上臺面去論。一論德就變成了炫耀自己的德行。以上行為就變成了失道失德。


朱鶴雲zack


(一)何為"道"?

(1)“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

(2)道可道,大道,天道,人道,道法自然。道是很抽象的,世間一切都在道中,道蘊含了我們生活的一切規則,你只需要知道你的一舉一動都在道中。

(二)何為"德"?

(1)“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2)德,也可以理解成你的內心,你的一切行為舉止都來自你的心靈,來自本我,自我。行善則德高,行惡則德寡。德,也可說是心中的道!

(三)"道"和"德"之間關係是什麼?

(1)《老子》中沒有對“德”的直接定義,要想了解什麼是德,只能從道與德的關係入手。《老子》第二十一章和第五十一章分別描述了這樣的關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2)第二十一章中的“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在前面引用過,它所表達的含義也很簡單:“大‘德’的樣子,只能通過‘道’來解釋”。換一句更為簡單的話就是:大的“德”就是“道”。看來德有大小之分,當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是道了。

(3)基於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與"德"的差異在於是否有意識,那麼道的實踐部分(修道為道)顯然屬"德"的層面了。


喜歡我的話請加關注,點贊也是另一種讚賞

智慧錦囊


“道德”一詞,《道德經》、《論語》等等諸子百家的年代所講的意思,和現在我們所理解的“道德”,不是一模一樣的。

現在的語境,純粹的就是一個詞,用來描述人的一種精神層面的社會約束力。

但是在歷史上,“道”和“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德”所指的意思,要比現在所謂的“道德”複雜的多。畢竟那時候是竹簡上刻字,一個字最好能表達很多的意思是最好的!

如果做個很簡單的歸納,就我粗俗的理解:

“道”是規律,是主宰萬物,但是你看不見的那個東西。《道德經》第25章“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寂 兮! 寥 兮! 獨 立 而 不 改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為 天 下 母 ,吾 不 知 其 名 , 強 字 之 曰 道 ,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反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人,效法“地”——包容萬物,依四時而行;

地,效法“天”——籠罩四野,包容萬物;

天,效法“道”——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道,效法“自然”——當然如此,自然而然。

“德”,通“得”,就是道在現實生活中的一種體現。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得到”。我們依從道,能得到什麼?

當然,“德”很重要的一個意思還是“德行”。

諸子百家,都是針對當時的社會亂象,提出了自己對於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道家以老子為代表,提出了“無為”,也就是不去標榜、不去刻意的追求,讓統治階層用厚朴的思想來統治社會。“以德服人”!

儒家認為道、德是不行的,於是提出了“仁、義、禮”。

總之不管哪家,都認為社會不行了,道、德、仁、義、禮、刑。一代不如一代嘍!物質社會越進步,精神世界越混亂!


新風堂堂主


佛教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屬於小藏經,翻譯出來就是成佛之路。“色即空,空即色”就是其中內容,這是小成;《金剛經》是大藏經,中心是說諸相非相的佛教更高級層次。印度佛教的“佛”梵文原意是開悟的人。

道德經又稱老子,後世儒釋道三家爭論,最終三家一通。道德經不僅是道家經典,也被奉為道教經典。

道德經不僅說了通過感悟得失利害順勢而為而得道,也就是小成,更說了大道唏噓,大道陰陽一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可為陽,陽可為陰的轉化的度的問題。這是所說的大成。

道德經翻譯出來,是通過對利害得失的修煉,達到認識大道的辦法。跟現在意義的德有多大關係呢?現在的德是儒家單方面意義的。

道德經中的德,通得。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處理好得失,也就是修道,修得。道德經可以是得道經,修煉道德的經。

按現在意義的德,從道德經中,你無法解釋,老子給的是思考方法,處理態度,這是名詞的道,不是名詞的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