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誰花錢建了張家口蔚縣八百古堡?

到蔚縣,工作之餘,關注最多的是古堡,以前曾對為何會在蔚縣有“八百古堡”的原因進行分析;這次過來,工作之外思考的最多的問題是:這些古堡是誰建設的?

蔚縣的古堡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軍堡,這是屯兵用的,自然而然,這是由朝廷出錢出糧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草原少數名族南侵,比如位於蔚縣山上的西大坪堡。

另一類則是民堡,數量佔蔚縣古堡絕大多數的。蔚縣屬於盆地,壺流河從中穿過,在歷史上被稱為“米糧川”,為居民生存、生活和居提供了最基礎的條件,這也為民堡的建立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有人聚居。

與張家口其他縣區相比,蔚縣的古堡顯然更為密集;與河北省其他地方相比,很多地方沒有古堡存在;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一個縣裡存在八百古堡也極為罕見。

古堡不是毫不費事地建起來的。一個村莊四面都建起防禦的城牆,這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錢由誰出,這成了蔚縣八百古堡建設的最大疑問。普通老百姓多是種田養家,不會有太多時間和精力成為“建築師”,古代的建築師也不能餓著肚子建設城牆,將一座村莊圍在其中。所以如果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那麼沒有人願意花冤枉錢做這件事情,也沒有人願意做這件事情。

如果家徒四壁,平常的勞作僅夠一家的口糧,那肯定沒有動力修建古堡的,這是很簡單的問題。

讓我們從修建古堡動機角度來看,這些古堡多修建於明清事情,我們從這一時期追溯。

明清時期,蔚縣一帶受到最大的威脅來自於蒙古草原南侵的少數民族和亂世中的土匪(蔚縣南部即是太行山)。窮人自然是不怕的,最怕的人們應該是擁有大量財富或者糧食的人,因為錢財是草原少數民族和土匪最關注的東西。所以,我們很自然會想到修建古堡的錢主要是由村裡的或者這一帶的財主出。

那麼古代蔚縣一帶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呢?

蔚縣一帶還是很幸運的。明朝時這裡屬於山西管轄範圍,同時這裡也是晉商走東口必經之路。所謂東口就是現在由張家口進入蒙古草原;另一路是從朔州右玉縣殺虎口進入蒙古草原,這裡被稱為西口。

另外蔚縣南部飛狐峪(飛狐陘)是草原進入華北平原最重要也是最近的交通要道,是明清時期一條著名的商道,蔚縣是從太行山出來第一座城鎮,也是當時一座商業重鎮,所以蔚縣由經商而致富的人很多,以前的董家、王家、韓家都是如此。太行八陘是說太行山從北到南有八個古通道,飛狐陘是第二個,北部軍都陘是第一個,軍都陘位於現在的居庸關一帶,商人從這裡走會很繞遠;從飛狐陘南下即到第三陘,第四陘為井陘,距離很遠,所以從草原進入平原地區最近的路線是飛狐陘。明清時期,蔚縣成為山西晉商和由華北平原往來草原的商人兩條路線的交匯處,自然也是財富的交匯處。

蔚縣西古堡曾有董家,其先祖董汝翠是晉商。董汝翠曾是個乞丐,15歲時流落到暖泉鎮,被一家人收留,這家的老人教導董汝翠持家、經商。之後,董汝翠的經商天賦得以發揮,沒過多少年,暖泉鎮周邊五個縣五分之一的良田都歸了董家;西古堡內共有宅院180所,董家一度就佔到了半數之多。

蔚縣宋家莊堡有韓家,韓家一位後人介紹,韓家大院有三百七十多年的歷史,整個大院呈“卍”字形,其先人先是經商,後來佔有附近的田地1200多畝,為了修建院落曾僱傭二十多個工人連續工作三年多,三年多要承擔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和工錢;儘管如今家道沒落,但是以前的雕樑畫棟的建築依然存在。

由於本地屬於商業重鎮,不少人靠經商或多或少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進而擁有足夠多的耕地,擁有足夠多的糧食,大富可富甲一方,比如湧泉莊的王家,據說用銀元能夠從蔚縣鋪到張家口甚至京城,雖然誇張,但也顯示商人的財富;小富自然可以在本地嶄露頭角。清朝入關後不久,山西發生了災荒,蔚縣本地也有災荒,董汝翠收留了大量的難民、乞討人員。據記載,當時到達蔚縣的難民隊伍有二十多萬人,董汝翠憑他一家之力收留了七八萬人,當時驚動了朝野。

在萬惡的舊社會,有錢了,自然擔心被別人惦記著,特別是擔心一些強權勢力劫掠。蔚縣南的飛狐陘是草原到平原最近的商道,自然最近的商道也可以轉換成戰道,這裡是最近的南下路線。加上蔚縣南部即為大南山,也就是太行山,難免會有一些人落草為寇,侵擾鄉里。那麼如何能夠保證錢物的安全,特別是古代運輸能力不發達情況下,在沒有銀行系統的情況下,除了自保別無更好的辦法。

那就拿出一部分錢搞建設吧。比如將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建起城牆,將房產的大部分都圍在城牆內,只留下幾個出口,甚至還可以建設甕城;一些大戶人家往往有上百間房子,這就佔據了村中大部分的房產;如果村民願意,還可以將他們的房屋也囊括進來,這樣一個個堡就建起了。

有人出錢建設堡,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朝廷是否允許建設呢?

設想,沒有朝廷允許,建設一些準城池,這不就成了國中之國嗎?不過建設古堡也很容易被默許或者支持,因為朝廷也需要以一些民堡作為基礎,來抗擊草原少數民族的入侵。而且這種情況並不需要朝廷出錢初物,這與封建王朝的利益並不相悖,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講,朝廷不僅允許建設,還會從某些方面予以支持,比如免除當地的賦稅。

有史料記載,董汝翠收留了大量災民後,朝廷對董汝翠的義舉表示認可,清朝特准董家在西古堡擴建南北兩個甕城,一則彰顯殊榮,二則護衛董家如山的財富,兩個堅若堡壘的甕城歷經了十多年才宣告建成。這一方面也說明朝廷對古堡建設的支持和認可,另一方面也說明修建古堡的確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需要很長的時間,非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家不為之,非關鍵地段的人不為之。

這樣,有了出錢的,有了出力的,有了默許和支持的,古堡自然也就建立起來了。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家產萬貫的家庭逐漸沒落,古堡也缺少來自經濟上的支撐,隨著風吹日曬,漸漸殘破,也就漸漸隨之沒落;走進新時代,古堡中的人們不再需要古堡的庇護,國家強大到可以禦敵於國門之外時,古堡在軍事上存在的意義也就喪失了。

如今古堡反而成為村民生活限制,所以很多年輕人開始到外面闖蕩,一些人家也將房屋建設在古堡之外,古堡中的房屋也開始殘損甚至倒塌乃至荒草叢生。在時間的長河裡,古堡從無到有,再從有至無,咀嚼起來,內心五味雜陳,感情上在挽留,可誰能抵得過時間呢?

上蘇莊村古堡有座三義廟,三義廟臺階起始處有座功德碑,功德碑上記錄了清朝嘉慶十三年十二月重修三義廟的募集情況,站在碑前,閱讀被歲月漫滅的文字,記載了多位為修此廟而捐助的人和錢數。一位中年男性詢問:一千文是多少錢呢?我不能作答。

而當初修建這座古堡時又花了多少錢呢?遠去的古堡與這些被歷史的風沙逐漸掩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