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蔡申熙,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出生於醴陵黃沙鄉湯家灣。15歲入醴陵縣立中學讀書,與左權、宋時倫等發起組織社會問題研究社,投入愛國學生運動,抵制洋貨,投身反帝、反封建軍閥鬥爭。民國13年(1924)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留軍校教導團任排長。曾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和劉震寰、楊希閔叛亂的戰鬥以及討伐軍閥陳炯明的2次東征。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營長,在攻打汀泗橋、賀勝橋戰役中立功。後升為第二十軍第二師第二團團長。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蔡申熙

大革命失敗後,蔡申熙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部隊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參謀長。隨部隊南下廣東,參加會昌、湯坑戰鬥。後參加廣州起義,任廣州市公安局局長。起義失敗,到上海中國中央軍事部工作。後任中共江西省委軍委書記,吉安東固遊擊第一路指揮。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南昌起義

民國19年(1930),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書記。在湖北陽新一帶領導遊擊戰爭,參與指揮攻打宿松、六村、廣濟、漕河、英山等戰鬥。同年1月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任軍長。率部攻打黃梅、張家坊、桐梓河、大湖等城鎮。年底到達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參加第一次反“圍剿”。次年,紅十五軍與紅一軍合編為紅四軍,任第十師師長,參與創建鄂豫皖根據地,並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軍委副主席。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位於河南省新縣縣城(新集鎮)中原路62號,舊址原是一家大地主的住宅,中間有一條長廊貫穿整個宅院,將之一分為二,整個宅院前後共五進院,有7棟中式樓房,房屋60餘間。1931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駐紮在這裡。由原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和後歸入的獨山和金寨革命舊址群組成,分別位於河南省新縣、安徽省金寨縣及六安市區。

為粉碎蔣介石對鄂豫皖根據地的“圍剿”,蔡申熙率部先後參加麻城磨角塘戰役、河南光山戰役和雙橋戰役。之後,蔡申熙任中共鄂豫皖分局委員、軍事委員會參謀長、鄂豫皖監察委員會主席、代理鄂豫皖軍委主席、彭楊軍政學校校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穿黑衣服的紅二十五軍與頭上圍著纏布的紅二方面軍

民國21年(1932)7月,蔡申熙任紅二十五軍軍長,指揮部隊粉碎敵軍第四次“圍剿”。10月8日,在湖北黃安縣河口鎮東北仙人洞戰鬥中,蔡申熙身負重傷,任指揮部隊頑強拼殺。因流血過多,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徐向前元帥在《歷史的回顧》中讚揚蔡申熙:“不僅具有戰略家的膽識和氣度,而且在歷次戰役和戰鬥中機智果斷,勇猛頑強,因而在紅四方面軍有很高的威望。” 被中央軍委審定為“軍事家”的有36人,其中就有蔡申熙。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株洲發佈 特約撰稿/牛八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28681062

醴陵人蔡申熙,36位“軍事家”之一,犧牲時年僅2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