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縣官要將轎子掀翻,狀元亮出一盞燈籠,縣官連連磕頭求饒

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狀元,乃湖南衡山人氏彭浚。彭浚中狀元的時候,已是三十有六的壯年人。由於他是嘉慶皇帝欽點的狀元,又給道光皇帝做過老師,故有“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之說。意思是說,他既是嘉慶皇帝的學生,又是道光皇帝的老師。彭浚的官職做得不是太大,擔任過內閣侍讀學士、順天府丞兼學政等職務,算是個正廳級幹部。他曾多次擔任過科舉考試考官,取士公正客觀,名聲頗佳。

縣官要將轎子掀翻,狀元亮出一盞燈籠,縣官連連磕頭求饒

彭浚是個嫉惡如仇,眼裡不容沙子的人。有一回他到衡州府巡視,瞭解到一家綢緞莊老闆掛羊頭賣狗肉,名為開綢緞莊,實際上暗地裡縱容賣淫嫖娼、開設賭場抽頭,什麼來錢快就幹什麼,可謂壞事做盡。於是,彭浚就撰寫了一副“人情盡在兩條腿,衣食全靠一口田”的對聯,送給了綢緞莊老闆,暗諷他涉黃涉賭,揭了他的老底。這樣一來,使這個黑心老闆的鋪子難以為繼,很快就在眾人的唾罵聲中破產倒閉。

彭浚還整治過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縣官。話說有一年他到湖南郴州巡視,聽說郴州下轄宜章縣長(知縣)魚肉百姓,貪得無厭,就打算找機會修理修理他。有一回,兩人在一條小道上相逢,那縣長坐著豪華大轎,帶著一大幫隨從,耀武揚威、派頭十足,低調的彭浚坐著一乘不起眼的小轎迎面而來。

縣官要將轎子掀翻,狀元亮出一盞燈籠,縣官連連磕頭求饒

兩轎相會時,彭浚讓轎伕故意把轎子停在了路中間。縣長見有人竟敢擋路,不由大怒,破口大罵不說,還喝令手下要將彭浚的轎子掀翻。此時,彭浚方才不慌不忙地走出轎子,手提一盞寫有“天子門生,門生天子”字樣的燈籠,巧妙地亮明瞭自己的身份,並語帶譏諷地說:“縣長大人夠威風,派頭很不小嘛。”那縣長一見這場面,當場就嚇傻了眼,渾身顫抖哆嗦地連連磕頭求饒。因為他很明白,彭浚官職雖然不是太高,卻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收拾他一個小小的縣官,那還是綽綽有餘的。見他嚇成這副熊樣,彭浚接著說:“你不是嫌這條路太窄,有人擋你的路嗎?那你來出錢把它修整一下好了。”縣長哪敢不依,只能乖乖忍痛割肉,自掏腰包把這條九十里長的山道拓寬修好。

縣官要將轎子掀翻,狀元亮出一盞燈籠,縣官連連磕頭求饒

彭浚具有健康的生活情趣,日子過得儉樸低碳,“自奉節儉,一絲一粟,備深顧惜,非宴賓客,食無兼味”。也就是說,除非接待重要客人,他們家吃飯通常是不上第二道菜的,“食無兼味”嘛。彭浚曾親筆題寫“勤、儉、忠、恕、忍、讓、公、和”八個大字,製成匾額懸掛在客廳裡,作為家訓教育子孫後人。六十四歲那年,彭浚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