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警惕!二维码支付有骗局

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扫码支付成为了大家熟悉和喜爱的付款方式。二维码支付虽然快捷方便,但是也存在很多的漏洞,而一些违法分子就利用这些漏洞获取非法利益,下面介绍一下违法份子常用的诈骗手段。

手段一:给共享单车二维码“加料”

违法份子会在单车上贴上自己的支付宝或者微信收款码,为了迫使使用者扫码,违法份子会把正规的二维码破坏,有的使用者捉急上班赶时间,没仔细看,可能就会损失钱财。

姜雷在一家培训机构上班,由于家离上班的地方远,每天早上都需要骑十五分钟单车。一次早上姜雷扫码的时候发现提示“二维码格式有误”之后弹出来一个页面,需要押金299元,姜雷赶时间直接支付了,然而车锁并没有开。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被骗了,再仔细观察刚才扫描的那张二维码,发现是一张贴纸,覆盖了车体本身携带的二维码。

警惕!二维码支付有骗局

真的二维码被覆盖

手段二:扫二维码即可获赠礼品

违法份子利用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受害者扫描自己提供的二维码。受害人在不知情的状态下登录预设网站自动下载木马病毒,导致个人信息、网银密码被窃取。

警惕!二维码支付有骗局

别轻易扫码

手段三:正在创业,帮忙扫个二维码刷下人气

此类骗术常见于地铁站、公交站等地方,骗子往往手里举着二维码牌子,请市民帮忙扫码,理由多为“初创企业、做活动”。这种绑定着病毒和木马的二维码,一旦扫描后,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会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

警惕!二维码支付有骗局

扫二维码拉人气

手段四:用自己的二维码覆盖掉商家二维码,就可以在家坐等收钱

温州的李某急切想发财,他在网上看个段子,说“如果用自己的二维码覆盖掉商家二维码,就可以在家坐等收钱了”。李某听后如获至宝,立刻付诸实践。仅仅一下午,他就收到了好几十笔钱,激动得睡不着觉。

然而第二天李某就落网了,这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扫码支付一定要实时确认,最好开启扫码支付语音提醒功能。

警惕!二维码支付有骗局

小心二维码被偷换

据了解,二维码支付流程分为支付指令的生成和处理两个阶段。指令处理阶段与传统的银行卡、普通互联网支付的流程相同。二维码支付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指令生成阶段的二维码生成和识别环节。公开的二维码无人监管,且支付前的二维码管理缺失,而监管缺位的原因在于缺少技术手段。二维码本身也可能携带木马病毒、钓鱼软件,二维码制作简单,但是识别难度很大,很容易上当受骗。

另外二维码犯罪隐蔽性强、传染性快,但电子证据获存困难,相关规定不健全,维权成本高。制作和发布的实施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难以明确锁定,增加了诉讼的不确定因素。

警惕!二维码支付有骗局

维权时间长成本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