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欺詐消費者被罰,這家國企跨境購加盟母嬰店以“假代購”手段賣奶粉!旗下擁有1500家“寶媽時光”母嬰店!

頂著國企光環誕生的重慶渝歐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國家食藥監總局一則通報中被提及。5月3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攀枝花市查處嬰幼兒配方乳粉“假代購”案

》通告顯示,該跨境購平臺的加盟商,打著“跨境代購”的旗號銷售無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是一起以“假代購”手段欺詐消費者的典型案件。

1.國有控股跨境購平臺加盟商以“假代購”欺詐消費者

根據通報,2018年2月9日,攀枝花市東區市場監管局現場檢查發現,東區寶貝時光商貿經營部涉嫌銷售無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立案調查。

欺诈消费者被罚,这家国企跨境购加盟母婴店以“假代购”手段卖奶粉!旗下拥有1500家“宝妈时光”母婴店!

經查證,該經營部加盟了重慶渝歐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西港全球購”網購平臺的線下展示店。當事人從2017年1月起,通過網絡平臺購進“Hipp”“Hero Baby”“Aptamil”等無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在門店展示,聲稱“代購”,實際向消費者銷售。其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的規定,東區局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對已購進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作退貨處理,並處罰款114264元。

通告稱,本案當事人打著“跨境代購”的旗號銷售無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是一起以“假代購”手段欺詐消費者的典型案件。

2.鑽政策空子,奶粉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根據通告,該起案件違法手段翻新,最終能夠被查清也是頗費周折。

首先是違法手段翻新。

本案涉及跨境保稅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及跨境電子商務線下展示等新型經營模式。當事人利用當前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的相關法規政策不健全的現狀,國家允許跨境電商企業在線下開設展示店的相關政策,以個人的名義在跨境電商平臺購進無中文標籤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現場銷售。

二是違法行為隱蔽。本案現場取證較難,經營場所陳列展示的商品與待銷售的商品區分認定十分困難,當事人百般推託,聲稱是跨境電商的線下展示店,只“代購”,不銷售,符合國家相關文件的要求,案件調查一度陷入僵局。執法人員提取了商家的銷售記錄、商戶存根等材料,調取了商家與消費者的微信聊天記錄、微信支付記錄,廣泛調查了消費者,並跨省調查取證,通過順藤摸瓜、深挖細查,最終鎖定了當事人的違法事實。

三是嚴懲違法行為。嬰幼兒配方乳粉是風險最高的食品,是監管最嚴的食品,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食品。這種以“代購”的名義,鑽國家政策的“空子”,向消費者銷售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情況,在實際監管中越來越突出,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本案對當事人“假代購”的欺詐行為依法從重打擊,有力地懲戒了違法者,有效地教育和保護了廣大消費者,同時也為查辦類似案件、確保“代購”食品安全積累了工作經驗。

3.此前“寶媽時光”也有類似投訴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渝歐跨境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國有資本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有限公司控股48%的企業。

其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其旗下西港全球購成立於2014年,其自稱“是中國成長最快、最受矚目的時尚類及母嬰類電子商務平臺之一”,是重慶外經貿(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電商企業,是為數不多的重慶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司。

據公開信息,目前該跨境平臺旗下實體門店有1500家“寶媽時光”,其中不乏加盟門店,目前其還在對外招加盟商。

欺诈消费者被罚,这家国企跨境购加盟母婴店以“假代购”手段卖奶粉!旗下拥有1500家“宝妈时光”母婴店!

然而,此前,有媒體報道,廈門就一家店招牌寫著“寶媽時光”的母嬰店也被執法部門查處,原因也是銷售無中文標識的嬰幼兒奶粉,而店主自稱是跨境電商實體店。不過報道中並未披露這家跨境電商的名稱。

欺诈消费者被罚,这家国企跨境购加盟母婴店以“假代购”手段卖奶粉!旗下拥有1500家“宝妈时光”母婴店!

其實,關於寶媽時光銷售無中文標籤的進口奶粉的事情,此前有不少消費者投訴,並通過當地商務委、外經貿委等部門投訴反映,不過當地相關部門給出的回覆基本表示沒有問題。

欺诈消费者被罚,这家国企跨境购加盟母婴店以“假代购”手段卖奶粉!旗下拥有1500家“宝妈时光”母婴店!欺诈消费者被罚,这家国企跨境购加盟母婴店以“假代购”手段卖奶粉!旗下拥有1500家“宝妈时光”母婴店!

4.購買嬰幼兒奶粉儘量別跨境購海淘方式

其實,正規渠道進入中國的跨境購、海淘奶粉的確沒有中文標籤,但是這種奶粉即便是正品,但也存在不符合中國國標的風險。此前,胡說有理曾多次報道,

就在今年4月,西班牙警方破獲一起假冒知名國際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案件,涉案奶粉重達8噸、多達1.3萬盒。據悉,這些假冒奶粉未添加寶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且將全部發往中國,可想而知,一旦進入中國消費者手中,將有多少寶寶受害。

乳業專家王丁棉、宋亮就表示,這種假冒奶粉不可能通過一般貿易渠道進入中國市場(即產品標籤為中文且經過中國國家檢驗檢疫進入中國市場銷售),而主要就是通過跨境購、海淘方式進入中國,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走私進入一些母嬰店以非常隱秘的方式銷售。

那麼消費者到底該怎麼辦?這裡胡說有理不再贅述,可以查看4月份胡說有理的報道《最危險的奶粉來自海淘,8噸假冒國際大牌奶粉準備賣給中國消費者》

(也可點擊左邊藍字標題查看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