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越資本:中國買買買,助以「代購」爲主營的澳買客市值飆升八倍

澳交所(ASX)唯一一家以“代購”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澳賣客(AuMake)於2017年10月5日在掛牌上市,至今僅過了兩個半月,卻已“華麗轉身”,不僅市值飛躍,且已開始收穫向上遊併購的“碩果”。

澳賣客(ASX:AU8)曾於本月早些時候發佈公告稱,將募集2000萬澳元用於擴張實體店。為配合這一融資計劃,澳賣客近期展開了投資者宣講活動,並在今日公告“投資者說明”裡小秀了一把上市兩月有餘的成績單。

根據澳賣客公佈信息,自上市以來市值已由2000萬澳元升到目前的1.6億澳元。

秉越資本:中國買買買,助以“代購”為主營的澳買客市值飆升八倍

收購上游,完成自身業務轉型

2017年11月初,澳賣客宣告收購“Health Essence”品牌及所有相關商標。Health Essence於 2012年開始向本土的零售店供應產品,主要是魚油等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保健品類別,毛利潤率39%。

收購完成後,Health Essence品牌產品只在澳賣客店鋪獨家銷售。在宣佈收購時澳賣客稱,“這標誌著我們將擁有高利潤的營養保健品類別下的品牌產品”。

11月8日訊 有“華人代購第一股”之稱的澳賣客(ASX:AU8)今日再向市場拋出重磅,將收購澳洲羊毛產品製造企業Jumbuck Australia,包括其全部相關工廠與設備。

這是本月內公司宣告的第二起收購計劃,而近七天澳賣客澳交所股價出現了近乎80%的上漲,吸引遊資強烈湧入,一舉衝破上市後的沉悶態勢。

澳賣客稱繼保健品、護膚品與嬰兒配方奶粉之後,引入羊毛產品作為第四大業務支柱。收購Junmbuck能讓投資者“直接”受益於代購渠道及中國遊客對澳羊毛製品的巨大需求。

Junmbuck將很快啟動純澳洲羊毛鞋靴、圍巾、大衣、毛毯的生產,以迎合中國冬季的到來,並使用100%自有品牌“UGG AUS”。

根據公告,Junmbuck上兩個財年未審計銷售額分別是285,589元與754,624元,平均毛利潤率32%,銷售額同比增幅260%。澳洲羊毛製品市場需求旺盛,澳賣客稱17財年並無多少營銷支持的情況下,公司的羊毛產品銷售額達411,371元,毛利潤率26%。

營銷無極限,多途徑運用新時代營銷

澳賣客現有銷售額的50%來自客戶的微信訂單,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為澳買客營銷的主要手段,營銷上,除店內營銷還將產品推廣到微信平臺,介紹給澳賣客微信群的9000位用戶。“我們的註冊用戶大多數是代購者或導遊,他們平均有500-1000位微信好友可宣傳銷售澳洲產品”。也就是說,通過微信的一次性的傳播,同一款產品可以在900萬人的朋友圈中展示,龐大的微信朋友圈宣傳,也就成了澳買客的實時廣告平臺。

秉越資本:中國買買買,助以“代購”為主營的澳買客市值飆升八倍

中國觀光團

將總部遷到Auburn則是澳賣客“中國代表/觀光團”策略的關鍵一步,遊客將可在批發倉庫中看到產品,大批量訂購,“用他們選定的運輸方式”購買產品。Auburn的相關設施正處在中國旅遊團必遊線路悉尼藍山Blue Mountains上。

為何如此看重觀光團?澳賣客將之定位為中國遊客市場極具價值的一部分,主要由於以下特點:他們受到陪團導遊行程安排與推薦建議的極大影響;並且這類遊客對於購買新產品有很大熱情,希望回國後向親友展示此行收穫的澳洲“真品”。

質量與獨特性成為觀光團遊客選擇商品的主要動力,而非價格,實際接觸到產品會給其留下更深刻印象。並且“他們通常會大批量購買,消費水平更高,因為許多中國遊客通常終生到澳洲僅來遊玩一兩次”,所以尤其會把握機會。

以澳賣客Pitt街的Haymarket零售店為例,17財年有近260萬澳元的銷售額,毛利潤率20%。根據公告,該店鋪的優良業績正是觀光團類顧客佔比較高的結果,他們大量購買高利潤類、新品牌產品。

通過與悉尼中國旅遊導遊協會戰略聯盟,澳賣客向悉尼地區的導遊會員及其顧客提供折扣、讓價、新產品推介、便利支付、郵寄等服務。

直播圈

同時,直播圈也成了澳買客的一 傳播渠道

秉越資本:中國買買買,助以“代購”為主營的澳買客市值飆升八倍

根調查,悉尼有不少公司招聘專職直播,主要直播範圍為產品介紹和採購,通過直播,也為有興趣而到不了澳洲的中國買家提供了便利,他們可以在直播平臺上和主播進行互動和交流,主播在此充當的角色,也就更像是個導購員,通過這一途徑,也為代購公司提供了不少的客源。

快銷產品升溫,多家上市公司佈局快消行業

澳洲上市公司JAT向市場發佈季度報告,2017年7-9月份公司的營業收入是79.9萬澳元(合人民幣近400萬元),快消品貿易貢獻了其中的91.2%,毛利潤是7萬澳元。公司高管稱,主要是由於所售產品的利潤率提高,“凸顯出快速變化的中國出口市場展現出的彈性”。JAT正在打造一個新的利潤抓手:從產品買賣轉向品牌經營,尤其是自有品牌開發。昨日季報中JAT再度重申了品牌戰略:將通過子公司Cobbitty 專注於品牌的開發、營銷與分銷。

“我們初步的目標市場是奶製品與保健品”。

秉越資本:中國買買買,助以“代購”為主營的澳買客市值飆升八倍

同樣從事快消品對華出口,在中國市場深耕的JAT與新近上市的澳賣客都打起了品牌戰略旗幟,誰更勝一籌?

JAT的雄心更大。從難度來講,打造自有品牌與直接品牌收購顯然前者更耗費精力與資源。不過,由於把控了供應鏈源頭,利潤空間也更大。

目前市場上透露樹立自營品牌的消費品公司不在少數,來自中國國內的企業或擁有中國市場資源的企業似乎更青睞這種取向,對它們而言,市場不是個大問題。

2017年9月底發佈的年報中,JAT管理層的視線聚焦在渠道拓展上,當前在線直銷與澳洲代購間接銷售是JAT快消品貿易的重要渠道。同時公司正在持續開拓線下銷售平臺,因為中期內“量更大,利潤潛力也更大”。

公司表示,“成功地將澳洲產品放到中國超市貨架需要與中國進口監管部門有著良好合作關係,並且具有在中國市場的敏銳品牌意識。而JAT在這兩個領域擁有大量經驗”。

說到大量經驗,或許不得不提JAT的“中國服務”。公司宣稱向澳洲生產商提供產品入華的全套服務,包括確定最佳銷售平臺、產品重新定位、通過包括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CIQ)及中國食藥監(CFDA)在內的監管審批,取得商標及進行註冊、進行全渠道宣傳、撬動澳本地代購網絡,乃至定價問題、倉儲與物流。JAT自己也擁有CIQ認證編號。

澳賣客的戰略舉措則代表另一股風潮,即對現有品牌的收購。昨日本網報道,因奶茶妹領投而出名的奶粉股Bubs(ASX:BUB)也拋出了收購計劃,據稱準備收購一家山羊奶品牌公司。

在對中國快消品市場的爭奪中,到底是據守澳洲的代購股能夠勝出,還是擁有中國市場資源的買辦股發展更快?賽跑才剛開始,所以不好評判。

但至少突出一點,他們都把握著中澳快消品供應鏈上的關鍵一環,為澳洲的生產商所依賴,擁有強勢話語權。JAT的年報提到了與天貓Woolworths店鋪的合作。Woolworths是澳洲最大的超市連鎖,本土品牌商卻想要通過JAT的協助進入其天貓網店。

而在澳賣客此次對Health Essence的收購中並沒有提到交易對價,公司將“立即擁有”其50%股權。如果未來要行使期權,股權價值主要根據未來產品銷售狀況來確定。澳洲品牌商對於中國市場的急切期待可見一斑。

籠罩在中國資本的運作下的澳洲快消品品牌或許不久都會變成中國品牌

JAT公司大股東包括中國企業家FENG Zhouxuan,及河南盛潤置業。

若要關注更多澳洲上市及中概股內容,也可關注我們公眾號,每週都有最新的消息推送,希望能和讀者有個更為深入的溝通

秉越資本:中國買買買,助以“代購”為主營的澳買客市值飆升八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