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橫空出世,跨境電商還在準備,「代購」已經慌了

2018年8月31日,籌備了5年、千呼萬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出臺,並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此消息一出立即在行業內引起了轟動。

每一項條文都影響著跨境電商賣家新一年的走向,賣家在細讀法律條文規定的同時,謹慎地規劃著未來的發展藍圖。而代購卻沒有充足的時間緩衝,海關大規模突擊檢查的事件也頻頻發生,“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成了眾多代購在被查之後的自嘲。

《電商法》橫空出世,跨境電商還在準備,“代購”已經慌了


海關查驗愈發嚴格,上萬罰單頻出


從去年3月份開始,福田口岸先後出動20多個海關攔截“人肉代購”;浦東機場的一架飛機也被全機攔截,尤其是代購人流量巨大的日韓航線,代購的產品更是容易當場被查、被扣,許多代購苦不堪言。

現如今恰逢《電商法》發佈不久,不知是“突擊檢查”,還是《電商法》的提前試水。有消息表示,國慶前後浦東機場需要入關的代購們“哀聲遍野”,一次罰款就可能意味著前幾次代購做了無用功。據瞭解,有人因僅三盒面膜被罰200多人民幣,上萬的稅款單更是頻頻發出,更有人因攜帶數只價值幾十萬人民幣的手錶被查,當場情緒失控跪地求饒,排隊繳罰款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電商法》橫空出世,跨境電商還在準備,“代購”已經慌了


《電商法》橫空出世,跨境電商還在準備,“代購”已經慌了


▲9月28日,在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

《電商法》橫空出世,跨境電商還在準備,“代購”已經慌了


▲消息在朋友圈被刷屏


《電商法》橫空出世,跨境電商還在準備,“代購”已經慌了


▲排隊等待審查,隊伍長的看不到盡頭

這些事件也意味著《電商法》的發佈對整個電子商務行業起到的嚴格監管和規範作用,納稅是每一位電商從業者應盡的義務,在新政策下,“常在河邊走”的心態似乎需要調整了。

《電商法》覆蓋範圍廣泛,遵守規則才是硬道理


哪些行業將受到《電商法》的監管呢?除了代購,《電商法》中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這也意味著不僅僅是代購和傳統跨境電商和平臺、自建站,包括以前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微商、在直播平臺中賣東西的博主,在從今以後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管,一旦違規,鉅額的罰款可能導致血本無歸。

代購腳步踏遍世界各地,涵蓋品類多種多樣,而消費者也能從電商法中收到保護。據瞭解,歐美代購數量種類繁多,除了護膚彩妝類便是奢侈品;日本高質量的嬰兒產品頗受國內歡迎;在澳洲,由於其乾淨的衛生環境和高標準的行業要求,以及嚴格的法律監管,奶粉成為了最熱門的類目,韓國是所有國家中護膚品代購比例最高的。

這些產品,極易催生各種假貨,在過往消費者面對假貨並無法律支撐,在今後購買的產品也受到了在《電商法》下收到保護,今後如果通過微商、代購買到劣質假冒的產品,便可有理有據地依法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