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那些曾经璀璨的城郭,在时间的流淌下失去了踪迹;文明肇端及其嬗变的轨迹,是后世人们久已淡忘了的记忆。

通过文字,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些已经失落的文明。「消失的文明系列」带您慢慢打开这幅历史的长卷,一段段远古的文明在回望中,逐渐展露出她神秘的笑靥·······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选自:《消失的文明》

千百年来,藏族人民繁衍生息的青藏高原一直是一块令人向往的神秘的热土。历史长河悄然流逝,在这片最接近天空的土地上,一个个成就非凡的文明和绚烂多姿的文化纵横演绎。

强大的吐蕃王朝之后,在西藏西部地区,有一个名为古格的王国在此雄霸了600余年。史书记载中,古格王弘扬佛教,文化发达,抵御外侮,不屈不挠,在中华文明和西藏历史文化传承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在今天,我们仍能看到古格王国遗留下的艺术作品,带有强烈阿里色彩的壁画、灿烂的佛像造像,影响了日后藏传佛教的发展。近日,我们能在上海中心大厦宝库艺术中心·珐琅厅举办的「丝路匠心壁画展」中,感受古格王国曾经的辉煌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然而,这个神秘的王国很少为外界所知道了解,在辉煌一时之后,在距今约30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巍巍高原与茫茫沙海之间。繁华的城市和宏伟的寺庙一夜消失,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曾经历了辉煌的遗址。古格,从此成为西藏神奇地域的谜中之谜。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古格王朝的前世今生

在西藏古老悠久的文明史上,有一个叫做古格的王国曾经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为后人带来了无数的神往和遐想。

古格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其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空前强大的吐蕃王朝统—了西藏,末代赞普郎达玛统洽时期,灭佛毁寺,不少僧人为了避难远遁西部边境地区,进入阿里。阿里临近南亚、中亚诸地,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成为当时各种力量、各种思潮的汇集之地。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843年,末代赞普朗达玛被一位僧人所杀,统治阶级内战纷争四起。不久,西藏各地平民起义,吐蕃王朝迅速瓦解,西藏先后出现大小7个王国,进入多个藩王割据的时期。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便带着3个大臣和部分随从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人首领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这样,从血统上来讲,古格是吐蕃政权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统治的延续,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这也就是古格王朝的沿革由来了。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到17世纪结束,古格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在这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古格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古格人的生活也趋于温饱小康。而在文化方面,古格更是得到了长足的休养和发展。特别是在佛教文化方面,古格王朝十分崇尚佛教,曾经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达100多部。

与此同时,与佛教相关的塑造、绘画、雕刻等艺术文化也发展迅速,成为了西藏土地上的一个重要的闪光点。

在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流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邻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

古格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的象泉河南岸,其都城附近西面的多香,北面的东嘎、香孜、香巴、皮央遗址,南面的玛那、达巴、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从这个大规模的城市来看,也可以想象在数百年前在西藏那个离天堂最近的土地上,这个名字叫做古格的王朝的繁荣和美好了。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此处还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西藏的特产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各种药材,金矿银矿等出产的贵重金属原料,以及这些金属原料所加工的佛像、饰品等都源源不断地走向了中原乃至是世界的各个角落。

同时,中原以及世界上的商品也得以这个商埠流通到西藏的各个地区。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古格王朝长达百余年的稳定富有。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可是,这稳定的生活终于被—场夺权之战打乱了。17世纪中叶,古格王朝因为统治阶级内部夺权,发生内乱,国王的弟弟请拉达克(今克什米尔)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一夜之间消亡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经济富足、文化灿烂的王国却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地消失不见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的侵袭?是一次惨烈战争的洗劫?抑或是一场瘟疫的肆虐?古格王朝的消亡,给无数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猜测。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有人认为,古格国王在内外忧患的形势下,被迫率众投降。据《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和《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两部专著记载,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克什米尔人带回国内,关进了监狱。据此,国王投降的说法更为可信。

在古格遗址干尸洞里,可以看到堆满的无头干尸。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由于气候干燥,尸体没有完全腐烂。据悉,当年古格兵败,克什米尔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尸骨就抛弃在洞中。

克什米尔人在古格王国的废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驻守在西藏的厄鲁特蒙古人出兵把克什米尔人逐出西藏。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还有一种传说,当年的古国王朝中有两个势均力敌的组织,一方是以古格国王为代表的政治集团,另一方是以古格的宗教领袖为代表的宗教集团。这两个集团的矛盾日益加深,双方为了争夺政治权势和宗教地位关系不断恶化。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想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来削弱佛教的影响。此一想法正合想在古格传教的西方传教士的意。

由于古格王国的居民都是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葡萄牙传教士从印度果阿来到古格王国后,首先说服了王后,接着说服国王改信天主教。

国王改变信仰,令宗教上层人士非常不满。后来,人们在古格王国遗址的的藏经洞里,发现一个纸糊的面具,糊面具的纸上竟然是用葡萄牙文写成的《圣经》经文。想当初,喇嘛们对西方传教士多么憎恨,由此可见一斑。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古格王国

后来,就有寺院的喇嘛偷偷和克什米尔人取得联系,僧侣们发动叛乱,克什米尔人趁机入侵,与喇嘛们里应外合,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古格王国的都城建立在山上,十分雄伟,而王宫是其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其他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克什米尔人想出了一个攻城办法,他们强迫古格的百姓,在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碉楼,意图透过这座和山顶一楼高的建筑,攻下古格王宫。

然而,克什米尔人把古城把古格的百姓当做奴隶、牲口一样使用。山下的百姓非常凄苦,不停的唱悲歌,古格国王听到后,不忍心百姓受苦,于是跳崖而死。

这两种说法到底谁是谁非,抑或是都不正确,还有待人们去考证发现。

查看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