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5月17日浙江合眾進入工信部頒佈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及產品公告》名單中,截止5月23日公示期結束,不出意外浙江合眾將成為第七家獲得工信部頒發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車企,也是第七家得到了發改委批覆和工信部許可的車企。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在當下正火的新能源市場中,工信部和發改委可以說是新能源車企的兩大準生機構,讓不少新勢力車企對其趨之若鶩。時隔一年,發改委在批覆了15家車企生產許可後,暫停了對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審批,也讓蔚來、威馬等一眾野心勃勃的新勢力車企大感無奈。

鯰魚效應未達預期計劃發改委資質“冷凍”一年

從2016年開始,新能源成為焦點產業,不論政策的扶持還是補貼的力度都較為可觀。本著扶持一部分有潛力的車企加速發展,拉動後續新能源車企進步的想法,國家發改委從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短短15個月的時間就批覆了15家車企的生產資質。其中包含了最早獲得資質的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等,從傳統車企到上游企業再到當時較少的造車新勢力。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家車企獲得發改委批覆生產,其效率不可謂不高,而這一現狀一直到去年5月16日,江淮大眾項目獲批後才停止,自此以後國家發改委再沒有批准過新能源車企生產資質。

作為高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發改委一反常態的凍結了生產資質的審批,引起了車企和行業方面的關注,對此工信部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鬆,審批速度過快,進入的玩家也是參差不齊。”

細數此前獲得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除了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這些我們常見的車企之外,大部分車企並沒有產品投放。金康新能源、河南速達這些獲得生產資質至今已經一年多的企業仍未有產品上市,也沒有在新能源市場中做出任何動作,和國家原定的扶持部分車企帶動其他車企加速發展的宗旨截然相反,生產資質的審批並沒有帶來應有的效果,這也是發改委自2017年6月之後暫停了項目批覆的原因之一。

工信部成市場把控第二道關卡

工信部和發改委作為把控新能源市場的哼哈二將,對車企產品能否上市銷售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除了獲得發改委生產資質批准之外,想要上市銷售還需要獲得工信部的生產銷售許可,進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才行。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目前獲得發改委批准生產資質的15家企業中,只有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以及前途汽車和剛剛獲批的浙江合眾等七家車企,進入目錄獲得了工信部的生產銷售許可。而剩下的8家未獲得工信部許可的車企依然只能生產新能源汽車,卻無法進行上市售賣。

而這些獲得了發改委批准生產卻沒有獲得工信部許可的車企有部分在拿到資質後並沒有任何動作,相比之下在5月17日獲得工信部生產銷售許可,進入目錄的浙江合眾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也讓不少業內人士好奇,合眾汽車到底憑藉什麼繼搭上發改委的順風車後又獲得了工信部的青睞。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成立於2014年10月的合眾汽車,最早註冊資金為6.26億人民幣,目前已經超過25億人民幣,作為擁有創新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等綜合實力的浙江合眾也成了最早被髮改委看好的新能源車企之一。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工信部作為造車的第二道門檻,對企業有沒有生產經營能力更為看重,特別是作為獨立獲得生產資質的企業而言,擁有完備的生產工廠和設施是硬性條件。浙江合眾此前一直在建立的新能源智能製造基地在前不久剛剛宣佈全面竣工,第一期建設投資11.56億,年產能可達8萬輛。除此之外工廠可以實現衝壓、焊裝、塗裝、總裝等四大工藝,讓浙江合眾有了獨立生產的能力,也是獲得工信部許可的關鍵原因之一。

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啟

作為同樣看好新能源市場的造車新勢力,小鵬、蔚來也都從最初的“代工”模式開始紛紛投資建廠,除了代工受限制較多、產品質量無法保證之外,可能也存在著更利於獲得工信部審批的想法。

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拿不到發改委生產資質就無法進入工信部目錄,產品就不能生產、上市銷售,對企業的運營和投資人的信心都會帶來很大影響。在去年打掉了部分騙補車企和不具備生產能力的企業之後,不少車企都期望發改委重開資質審核,讓有意投身新能源市場造車的企業可以順利獲得生產、銷售資質。

合眾成第七家獲得準生企業,牌照審核大門是否應該重新開啟?

此前,國家發改委負責人曾表示,和其他有資質的車企合作生產銷售的方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成熟車企穩定的產能和造車工藝在保證順利量產的同時也可以忽略生產資質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更多注意力放到研發中。當企業成熟後,在市場收穫不錯的反響有了品質的保障後拿到生產資質只是時間問題。

在兩會期間發改委也就重啟新能源汽車許可審批建議回:“目前正在清理規範新能源汽車投資,使行業有進有出,避免過熱;與此同時,也正在修訂《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待重新發布之後會盡快辦理。”

因此,發改委重啟新能源生產資質審批可能還需要一段時日,即使審批機制再度開啟。不難想象,在審批要求上也將更加嚴苛,獲得生產資質的車企也將是真正在“造車”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