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執筆作劍 書寫生活 揮灑豪情


在這裡,告訴你最真實的軍人生活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已是第二次,早在2013年就隨第十一批維和部隊踏上了這片紅土地。第一次維和更多的是用新鮮好奇的眼光觀察駐地風土人情,而這次卻是懷著對比分析的思維探索當地人文社會。靜下心來,反思三個月的所見所聞,頗有些感悟。

和平托起的是發展更是幸福。

2013年初見瓦烏,對於這個南蘇丹第二大城市的印象可以歸納為兩個字——“小”和“破”,說“小”,因其規模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鎮;說“破”,城市內只有一條損壞嚴重的柏油路,其餘全是土路,居民住房多是泥土和茅草堆砌。時隔4年,再次際會瓦烏,驚奇的發現除多增兩幢二層小樓外,市場商品的種類和數量、市民的購買力比以前都下降了很多,瓦烏不但沒有變富而是更窮了。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相比之下,中國的這4年,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一條條高鐵由線連網,一艘艘飛船遨遊太空……。兩個國家的差別為何如此之大,根本的緣由,就在於有沒有和平的環境。南蘇丹於2011年建國,是個多難的國家,建國前為實行自治進行了多年的獨立戰爭,建國後又陷入與反對派的內部鬥爭,年年的戰火洗禮讓這個國家民不聊生、滿目瘡痍。

而我們中國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靠著偉大復興的目標牽引,國家綜合實力、人民幸福指數逐年提升,可見,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沒有和平就沒有幸福。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保衛國家和平是我們神聖的職責,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練精武藝、強化本領,有能力有信心抵制一切破壞祖國和平的反動勢力,始終讓國家安康發展,讓人民安居樂業。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勤勞連著的是品質更是命運。

客觀的講,華夏民族是勤勞奮進的,善於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創造積累財富,逐步繁榮昌盛,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就是有力佐證。而南蘇丹人民卻是這般光景:戰火熄滅,形勢緩和,難民營人數不減反增;瓦烏市區,很多青年逛街閒聊,部分市民坐在街道邊聽音樂、邊吸水煙。一次偶然的機會,與當地市民聊天,當問到老百姓為何不從事生產、自給自足的問題時,他給出了這樣的解釋——種莊稼太苦太累,不如吃聯合國救濟糧,既省事又安逸!

聽到他的回答,我驚愕沉思了,這是南蘇丹人民對待生活的態度,也反映了這個民族固有的品質。相比之下,反觀我國抗日戰爭時期,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抗日軍民不懼生死建立根據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感人場景;新中國成立後,廣大人民夜以繼日、勞耕不輟,走向富裕的拼搏精神,正是靠著勇於付出奉獻的勤勞品質,中國人民在世界舞臺上亮出了堅韌不拔的錚錚鐵骨,展示了比肩強國的生產力製造力,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和文明。不求立身,何求立國!南蘇丹人民小食則安的“苟活”哲學,即使戰爭遠去,他們真的能立於非洲、立於世界嗎?我不敢否定,也難以肯定!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外交考量的是實力更是智慧。

外交,對於兵種工化旅的官兵來講似乎遙不可及,卻是維和官兵每日都要面對的現實課題。以前,在對外交往上,聽人講得最多的是“外交,交的是實力”。第一次維和時也深有體會:一次,我和一名蒙古戰士走在一起,對面走來三名肯尼亞戰士,見我們後,三人同時向我問好,旁邊的蒙古戰士臉色就有點不好看,說了句“現在的中國很強大”。

從這件事中,讓我感受到——在聯合國大舞臺上,只有國力強大,國民才有尊嚴。這次維和,除與UN城的聯合國人員正確處理關係,展示我國良好形象外,最需關注的就屬與營區一牆之隔的難民。每天晚上,幾乎都有難民營的小黑孩妄圖潛入營區偷竊食物,如何與他們鬥智鬥勇,最令我們頭痛!心繫憐憫,予以施捨,也會引來更多的小黑孩子前來討食,更不好處理;抓住他們,痛打一頓,會影響與難民的關係,引發騷暴動,麻煩就大了!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穩妥的辦法莫過於“隔離、驅趕”四字方針,建好阻絕牆、拉設鐵絲網、裝上攝像頭、成立應急班,發現有小黑孩靠近營院圍牆,執勤哨兵立馬報告值班室,值班室呼叫應急班迅即到位,採取喊話、吹哨子、扔石子等辦法將小黑孩驅離,一個晚上往往都會有兩三個回合的較量。一個月下來,小黑孩或許因徒勞無功、費力不討好,偷竊的次數逐漸少了,從第一個月的每晚兩三次到第二個月的一兩次,現在是兩三個晚上來一次,再過一段時間,也許會變成一兩個星期來一次,最終歸於平靜。

可以看到,在外交上要想掌握主動權,就要放開眼界、開動腦筋,以智取勝乃為上上之策!

兩次維和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和平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