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图/文 陆康冲

在陆良,说起银匠,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马街前所村,那里是闻名的银匠村。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闲聊中听说陆良县三岔河镇太平社区有一个传了五代的“银匠世家”,于是慕名前往去探究。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 太平社区一组70岁的老人杨家发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亲自抡起小锤敲打,锤锤铿锵有力,英雄不减当年,一锤、一招、一式都有岁月的年轮和沧桑,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工匠。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 说起当年的往事,杨家发老人苦涩而又动情地说,我的爷爷杨丙元,从小七岁就跟着马街的王三、仕五家当学徒,偷偷地跟着学手艺,被东家发现后严厉斥责,还要罚了劈柴、烧火做饭。那时的人非常保守,自家的手艺一般不外传,更不允许别人偷学自己家的独门绝技。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1. 杨家发的爷爷偷学了这门敲打银器的手艺后,又传授给了杨家发的父亲杨锡庆,或许是杨丙元老人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所以在把儿子名字中间起了一个“锡”字,锡也就是银的意思,可见杨家发的爷爷用心良苦。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 迫于生活,杨锡庆老人1959年开始晚上在家偷偷地敲打银器,换点油盐和米,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但那个时代不允许个人从事手工业,一旦发现,就视为“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没收一切家当,还要作为典型批斗,杨锡庆老人先后两次被“市管会”没收敲打银器的家当和银材料。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 杨家发一直牢记父亲说的那句话:“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从小有空就拿通通钱敲打练锤,久而久之,就练就了敲打银器的绝技。改革开放,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杨家发手把手地教大儿子杨利坤、小儿子杨林坤学习银器这门技艺,两个儿子天资聪颖,不仅传承了父亲的技艺,还发扬光大。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不变的是骨子里的热爱。对于杨利坤、杨林坤俩兄弟来说,他们每一锤的雕琢与敲打,都有银文化的神韵。

在小锤与银器的反复敲打声中,时间悄然流逝,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在我们看来多少有些枯燥乏味,但对于银匠们来说,乐在其中。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悠久的锻银历史,蕴育了滇银文化里独具特色手工技艺。杨利坤、杨林坤哥俩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银器加工方式,以纯银为主料,保留了古老的铜走银,银走金,炸珠,镂空,鎏金,拉丝等传统工艺,一直沿袭着最初纯手工打造的特点。如今,无论从化银浇筑、锻打淬火、拉丝画样、錾花抛光,所有环节都已经笑傲江湖。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他们靠着手里的一把小锤和若干支錾子,像画家运笔一样,心手相应,刻画出一组组生动有致的图案。一遍一遍地推敲细节,小锤叮叮当当敲出的纯银手工制品,彰显浓郁的民族风格,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形象栩栩如生。一件件手造之物,在小锤敲打出来的精致里,都融着艺人那一刻的心情,还有那时光悄悄流逝的痕迹,永不褪色。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手手相传的手艺,于历史长河中淘洗漂白,于悠悠岁月里沉淀累积。

——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工匠精神,让银饰文化灿烂在指尖,璀璨于万千世界,绵延千年,泽被后代……

陆良:小锤世家 火树银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