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麻婆豆腐裡放什麼肉呢?

奕心@奕意


麻婆豆腐相傳最開始是子啊清朝的同治年間,那時候有個叫做“陳興盛飯鋪”的店,這個小飯店一直都是由老闆娘經營,老闆娘的臉上有些麻子,所以被叫做“陳麻婆”陳麻婆在做豆腐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做得一手好豆腐,非常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把他做的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於是這道菜呢,被流傳的各地,也有了不同的改變,最開始是用牛肉做的,後來為了不吃牛肉的人也能嚐嚐味道,改成了豬肉,所以這道菜放豬肉也可以,放牛肉也可以,全憑喜好。

麻婆豆腐

首先準備材料:豆腐,牛肉,青蒜葉碎,花椒粉,豆豉,郫縣豆瓣醬,鹽,姜,蒜,白砂糖,水澱粉,油,雞精,準備好後將姜切成末,蒜切成末,將牛肉切成末備用,豆腐洗乾淨,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塊,準備炒鍋加水燒熱,放入鹽,放入豆腐,水煮沸後撈出豆腐過涼水備用,另起炒鍋加油燒熱,放入肉末,開小火炒變色後盛出備用,在倒油,放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蒜末,和剁好的豆豉炒勻後倒入水,放入白砂糖,雞精攪勻後煮至湯汁沸騰,將切好的豆腐和牛肉末放到鍋裡煮一分鐘,放入水澱粉勾芡,等到湯汁煮至濃稠後盛盤出鍋就可以了。

麻婆豆腐

首先準備材料:豆腐,豬肉餡,郫縣豆瓣醬,花椒,蔥,蒜,澱粉,麻椒,準備好後將豆腐切成大約一釐米左右的小塊,豬肉剁成肉餡,蒜切成末,蔥切成蔥花準備炒鍋加油燒熱,放入花椒和麻椒,炒出香味後撈出,放入蒜末和郫縣豆瓣醬,小火翻炒大約一到兩分鐘,再放入肉末翻炒至肉末變熟後倒入一小碗開水煮大約3分鐘,放入切好的豆腐塊,煮至入味,倒入水澱粉後出鍋盛盤揚上蔥花後就可以了。


王大廚的美食日記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這個問題,麻婆豆腐可以算是川菜裡的經典菜餚了,川菜之所以如此火爆就是因為它接地氣兒,簡單的食材被添加了麻、辣、口味之後就能煥發出與眾不同的絕妙口感,最早的麻婆豆腐裡面用的肉是黃牛肉剁成的小碎末,可以說放牛肉才是最正宗的。豆腐則採用滷水豆腐切成方塊烹製,這道菜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成都萬福橋邊,有一家原名“陳興盛飯鋪”的店面。老闆娘被人稱為"陳麻婆"。這個老闆娘對烹製豆腐有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麻婆豆腐就是她獨創的菜餚

我第一次接觸這道菜是在烹飪學校裡,那時我們必修的熱菜課程裡就有這道菜餚,豆腐軟嫩、麻辣可口,一直是我們學員們非常喜歡的一道菜,直到今天我還會經常在家裡製作這道菜餚,下面我就將做法一起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好了話不多說上菜譜

所需原料:豆腐半斤、牛肉末一兩、青蒜一顆、小蔥一顆、姜

所需調料:豆瓣醬、花椒粉、料酒、鹽、味精、豌花生油(記住一定要用花生油才夠香)

具體做法:首先將豆腐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鍋中加入冷水燒到七成將豆腐下鍋加入少許鹽將豆腐焯水撈出(這樣做第一能去除豆腥味,第二能使菜品更好吃)青蒜、小蔥切碎備用姜切末備用

第二,炒鍋上火燒熱加入花生油,放入牛肉餡炒成金黃色,接著放入豆瓣醬、薑末炒出紅油加入適量的高湯,最後加入豆腐、加醬油、糖,用鹽調味燒兩分鐘左右勾芡盛出裝盤撒花椒麵、青蒜、小蔥即可。


麵點師耿彪


麻婆豆腐,金典川菜之一,歷史悠久。清同治年初成都北郊萬福橋一小店店主陳富春之妻劉所創!

那麼到底該用什麼肉呢?從創造麻婆豆腐之初是選用牛肉顆粒的


一碗正宗麻婆豆腐講究麻、辣、鮮、香、燙、酥六味一體!(現在有說八味一體的)這裡“酥”就和牛肉有關了。“酥”是指煉好的牛肉顆粒,色澤金黃,紅酥不板,顆顆粒粒入口沾牙即化!

後來隨著川菜在中國遍地開花,麻婆豆腐也隨之傳的越來越廣,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奸商)也許為了利益把牛肉顆粒換成了豬肉顆粒。到了現在,甚至好多小館子連豬肉顆粒也沒了,麻婆豆腐變成了一道純素豆腐了。反而為了買個好價格,演變出了麻婆豆腐燒牛腩這道菜。

無奸不成商呀!


食經


正宗的麻婆豆腐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那時是放牛肉末。

隨著時代的變遷放牛肉末的麻婆豆腐價格會高一點,畢竟成本在那裡。所以一般的大眾菜館,現在都是放豬肉末,減少成本,賣出更多銷量。同時也能讓不喜歡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嚐到麻婆豆腐風味。

菜的口味、樣式都是隨著時代不斷的改進,現在用豬肉末已經被很多家庭、廚師應用。


糕糕麵點


正宗的麻婆豆腐在做的時候,要將牛肉炒的香酥,所以一定是要用牛肉,而非豬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