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废都》:一部荒诞社会的文化反思书籍

《废都》:一部荒诞社会的文化反思书籍

说起中国的作家,我们不得不说起贾平凹,说起贾平凹我们不得不说起《废都》。《废都》是作家贾平凹1993年创作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里作家的视野由诗意的山村转到喧囂的城市。由于地域和题材的转变,作家的感情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废都》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都市生活图景。这个古老的西京古都,就像是一个大染缸,以庄之蝶为首的四大名人就是浸泡其中的人,在名誉、地位和外衣的掩护下,一次次地进行灵魂的肮脏交易,不久就变得物是人非。

其实《废都》在出版前已经引起的极大关注,小说一开始在《十月》杂志连载,各出版社派出精兵将“抢”稿,欲一“夺”为快。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书籍一出版,就占尽风光,红火得很,致使《废都》一月后印数增至120万册,另有6家出版社以“租版型”的方式同时印刷,每家印数均逾10万册以上。当时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写了评论文章,很快就结集成七八十万字的《废都大评》。

然而没有过多久,由于《废都》的性描写大胆而露骨,引起很大的非议。也是1993 年的下半年,全国都在争议《废都》,后来禁止出版、禁止拍影视,但这期间,《废都》在海外却被翻译成日文、法文、俄文、英文、韩文、越文等多个版本,现在美国又在重新翻译。贾平凹曾经坦言:“《废都》出版前,我被文坛说成是最干净的人;《废都》出版后,我又被说成文坛最流氓的一个。”

即使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围绕着贾平凹与《废都》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废都》采用的是自然主义的客观描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严肃性,但是作家这样写也是一番苦心。庄之蝶与五个女人存在情感纠纷,而其中四个和他都是赤裸裸的肉体关系。庄之蝶作为西京城的四大名人,作为一名作家,他的才情已经消耗殆尽,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但是他却在女人身上找到了快感和满足,以此来充实自己空虚的灵魂。他可以像原始人类一样,随时随地与喜欢的女人苟合。

在《废都》的世界里,人类纯洁而神圣的性,变得粗俗和下流。诚如贾平凹在《废都》后序所言“安妥我灵魂的一本书”,又说“这本书的写作,实在是上帝给我太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从《废都》里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对城市的失望和厌恶,对淳朴乡村的眷恋之情。他在《废都》里进行反思,对人的的命运和归宿深表忧虑。

人是有命运的,书也有着命运。自1993 年下半年《废都》被禁止发行,到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再版发行,历经十六年。十六年对于一本书也许微不足道,对于一个人却是个大数目!是啊,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六年呢?1952年出生的贾平凹,1993年41岁,2009年57岁了,已经从一名青年志士变成了花甲老人。贾平凹得知《废都》再版的消息时,没有笑,也没有哭,内心平静如水。他说他要向中国致敬,向对《废都》说过各种各样话的人们致敬,也向那些盗版者致敬......

不过《废都》再版是一个好的文化信号,是文化政策环境的体温计,说明了文化心理环境的进步。“一本书的命运也是一个社会前进的轨迹。现在能再版,首先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宽松,和文坛关系的回暖。对文学的评价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道德评价占主流,而是回到文学本身。这些年来,社会价值观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度提高了。”贾平凹称。《废都》事件应该在某一点上推动社会进程,这不仅仅是贾平凹个人的事情,变成中国文化、知识界的一件大事。

《废都》是作者在传统文化式微之后无可奈何的痛苦而迷茫的呻吟,是一个失去自我的当代知识分子站在现代文明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关于人类生存意义的叩问。因此,《废都》留给读者的只能是当代的知识分子精神的颓废和困惑。《废都》刻画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几乎都是道貌岸然、男盗女娟、心灵丑陋、精神空虛的批判对象。西京城有所谓四大名人,作家庄之蝶是一个精神极度空虚、玩弄女人的落寞文人:阮知非原是剧团演员,后来发了横财,生活豪奢,不幸换了狗眼;画家汪希眠靠仿制名家名画大发横财;书法家龚靖元一手好字,嗜赌成性,儿子吸毒败家。

一切都处在不可把握之中,一种来自生命本体的无奈和无助。作为具有浓郁的乡土情绪的中国文人们来说,他们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分裂与痛楚体悟更为深刻和具体。《废都》中庄之蝶的痛苦,何尝不是作者的痛苦,贾平凹生活在那个社会转型的年代,一种强烈的失落情绪和悲凉感 也油然而生。他无法适应也拒绝适应,于是就在零落彷徨中开始了旧式文人式的颓唐、沉沦,精神寄托指向本能。

同样《废都》里的都市女性也是在无奈中迷失,她们与庄之蝶的人生产生了交集。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和王希眠的老婆,这五个女人共同组成了一个以庄之蝶为中心的情感关系网。第一位是庄之蝶的妻子牛月清,是一位恪守传统道德的东方淑女。阿灿天生丽质,年轻时心比天高,成人后却命比纸薄,当她遇见庄之蝶后生命得到重生。唐宛儿皮肤白皙、身材迷人,她始终处于自我牺牲与自私自利的矛盾与冲突中,所以只有堕落。柳月是一个漂亮聪明务实的小女子,让庄之蝶流连忘返。汪希眠老婆对庄之蝶的爱只是属于心理上的理性层面,这也就决定了她的爱是无法实现而且是自我毁灭的。

或许在《废都》里所有的人都是混沌的,但是只有那个编谣老头在混沌中清醒着。老头与社会的基调是格格不入的,这表现在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嘲讽。他运用的另一种方式就是编谣辞。谣辞也是时代的社会心理的集中典型的体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在这里,老头却把它当成向社会发泄不满情绪和有力抗争的方式。塑造这个老头,何尝不是贾平凹利用老头对那个荒诞社会的无情的冷嘲热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