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教育縱橫探——敬畏大自然,是生命教育的底線

李維東原創‖人是什麼?大自然是什麼?這個基本問題在面對重大疫情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理性回答這些問題!

人是大自然的孩子,人是高級動物,人是地球上各種生命種類中的一類。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是人類的保護神,是人類的家園,是人類生存的前提條件。

離開大自然,人類就不存在。人類必須感恩大自然,敬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大自然就是包括各類生物組成的一個天然生物圈,人類與各種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等必須和諧相處。

但是有些人確是大自然的敵人,因為他們肆意殺戮、虐待、餐食那些無辜的野生動物,從而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也因此連累了自己的妻子、兒女、父母、朋友、同事等。他們把自己對大自然犯下的罪惡當成一種樂趣,醜態畢露、大快朵頤、殘忍無道,全然不顧那些弱小的生命也是大自然的孩子,是人類生物圈裡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弱小的生命也有大自然賦予的、對付自己天敵的致命武器——各類病毒!

一句話,一個人對大自然沒有敬畏,沒有底線,最終必將首先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而且必定同時傷害到自己的家人,危及親朋好友及社會!

這再次提醒我們,生命教育必須從生態教育開始,必須從愛護、敬畏大自然開始,從愛護、敬畏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命開始。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不同途徑,立足生命教育,開展生態教育,強化敬畏意識和底線意識。

學校要將生命教育放在學科核心素養的首位。學校的地理課、生物課、化學課、物理課、語文課、歷史課、安全課、人生規劃課、勞動實踐課等課程,都要將生命教育自覺納入各學科核心素養中,並突出體現出來,以此教育學生了解自然萬物及其規律特點,要通過組織學生遠足、研學、生物實驗等活動引導學生科學認識、親身體驗大自然及生物界的微秒與魅力。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這其中的愛,不僅僅是喜歡大自然、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還包括敬畏自然萬物、遵循自然規律。

家庭要將生命教育納入日常的各類活動中。作為父母,必須自覺對孩子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生態教育,而且必須將敬畏意識貫穿始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僅僅是施教者,而首先是示範者,教育孩子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自己首先要做到有敬畏意識!利用假期領著孩子外出旅遊,品嚐美味,包括約束自我慾望,愛護自然萬物,不亂虐待、殺害野外動物,不能傷害綠色植物,更不談野蠻人一樣,貪婪虐待、吃掉野生動物。

社會要完善立法和嚴格執法,切實保護野生動物。嚴禁虐待、殘害、餐食野生動物,要明確種類,對極少數販賣、虐待、殺害烹食野生動物的要嚴懲不貸,對監管不力、狼狽為奸、貪得無厭的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也要嚴懲不貸,不能默許,不能放縱!要做好野生動物的科普工作和敬畏自然的宣傳工作,要當成公益事業來做,堅決懲罰唯利是圖。要通過教育和懲罰兩個手段警示人們,殘害野生動物就是破壞大自然,就是摧殘人類自己賴以生存的條件、環境和家園。在大自然的懲罰面前,生命是脆弱無力的!

每個人都是與大自然萬物相依相存的、和睦共生的。這個地球上,不僅人要生存,各種動物、植物也要生存。沒有了這些動植物的生存,人類就無法單獨生存。這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底線。文明,首先是科學、理性,而不是不知敬畏,沒有底線。人類對自然萬物的每一個殺戮,都會遭到條件反射式的報應。

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才能庇護人類、養育人類,人類才有幸福感、安全感。人把其他動物的生存之路都堵死了,人類自己也將無路可走,也將失去存在意義和生存價值。

為了自己,為了家人,請敬畏大自然!敬畏天道!敬畏萬物!敬畏野生動物!守住底線!守住天道!

教育縱橫探——敬畏大自然,是生命教育的底線

教育縱橫探——敬畏大自然,是生命教育的底線

教育縱橫探——敬畏大自然,是生命教育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